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
分類: 图书,经济,区域经济 ,
作者: 邓正琦,李碧宏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41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047720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研究工作首先是夯实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学是当前中国经济学中发展十分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它最需要理论的归纳和深入。该书中的“理论篇”便集中地展示这方面的成果。作者在该篇中全面探讨了区域经济联动与经济力量整合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每一部分又分专题细致分析,其探讨分析不是建立在空洞的概念、说教之上,而是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他们曾多次深入到渝鄂湘黔交界的民族地区考察,到基层,到企业,到乡村,到群众中,到有关部门调查研究。理论篇的一些实例就来自基层。作为对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的探索,本书没有停留在狭小的范围内考量,对中国区域经济做宏观的理论阐述增添了本书的大气和恢宏,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可以说本书在区域经济理论的专业性、系统性、创新性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书不仅内容丰富,结构也严整规矩,提纲挈领,分层细密。
目录
序
导论
理论篇
第1章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理论借鉴
一区域分工理论
二区域合作理论
三区位选择理论
四区域系统理论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六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第2章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基本原理
一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及其作用
二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基本条件
三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基本特征
四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主体
五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内容
第3章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主要障碍
一行政区划的壁垒
二地方经济利益的驱使
三现行财税体制的约束
四现行金融体制的约束
五传统思维定式的桎梏
综合篇
第4章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的区域特征
一自然地理特征
二 自然资源及环境特征
三交通运输特征
四经济增长特征
五经济结构特征
六历史文化发展特征
第5章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统一大市场的要球
三消除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无序、恶性竞争的关键
四 提升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第6章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可能性
第7章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原则和对策
专题篇
第9章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第10章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第11章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
第12章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金融服务体系
第13章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技术服务体系
第14章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教育体系
第15章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劳动力自由流动市场
第16章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无障碍旅游
第17章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区
第18章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黄连产销合作区
第19章共建渝鄂湘黔锰资源“金三角”产业聚集区
第20章共建渝鄂湘黔“金三角”边贸合作区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1章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理论借鉴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问题实质上是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区域分工的形成,区域合作的开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区域分工与合作以开放的区域系统为载体,区域分工的深化和合作范围的扩大必然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伴随经济活动空间布局调整和区域经济利益变动,区际问竞争不可避免,政府宏观调控也成为必然。因此,研究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必须借鉴区域分工、区域合作、区位选择、区域系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基础理论。
一区域分工理论
(一)区域分工及其意义
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最早的分工即劳动分工,表现为部门间的分工。而部门间的分工必然落实到具体空间,从而构成区域分工。区域分工是各区域为了获取资源配置的高效益,在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区域专业化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