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中西之争(平)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谭桂林等著
出 版 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82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42191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自从鸦片战争催逼着中国打开自己的国门以来,西方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是一个无法言说的精神症结。从拉开世纪帷幕的戊戌维新到世纪末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邓小平南巡,整个20世纪,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从西方学成归来,期望用他们所景仰的西方文化与科技来报效祖国,但是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肩荷着一份同样的沉重,他们不可避免地感觉到了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对西方文化精神的强大的排斥与同化的力量。正是这种文化的冲突,使得一直处在急剧变革的历史旋涡之中的中国,诸如激进与保守、趋新与骛旧、革命与反动、自由与约束等等各种社会思潮的矛盾,不仅在社会体制的变革中而且在人们思想观念的演变中缠结在一起,影响着20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因此,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种种矛盾以及由此而来的种种思潮论辩,看起来十分复杂、十分激烈也十分热闹,但其根源似乎都可追溯到中西文化观念这一深层次的冲突上。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要学术思想的汇要,共四卷四十册。本卷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试图从现、当代文学的各个侧面评述有关论辩的历史情况及各方观点,希望为读者搭建一个回望“世纪性”论争的小小平台。
目录
绪论
一 中西之辩与士人心态
二 中西之辩与时代主题
三 中西之辩的思维特征
第一章 文言白话论争的中西之辩
一 新旧对抗与中西比较
二 中体西用说的还魂
三 中西对比为论战带来的意义
第二章 五四文学革命性质问题的论争
一 倡导者的意见分歧
二 阶级特性的界定
三 思想解放的最初成果
四 论辩的局限与启示
第三章“整理国故”之争中新文化建设的方向选择
一 “整理国故”问题的复杂性
二 史实辨识与结论质疑
三 胡适与鲁迅:冲突的实质与重建现代文明的两种思路
第四章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论战
一 论战的三个阶段
二 论争的主要内容
三 论辩的意义
第五章 “《庄子》与《文选》”之争的二元对抗思维
一 论争的由来及其发展
二 文化背景与论争的主张
三 论争夭折的主体心理探源
第六章 语体文的“欧化”与大众语的论辩
一 五四时期关于语体文欧化的讨论
二 1930年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三 1932年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四 1934年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五 论争的意义与局限
第七章 “移植”论与“民间形式中心”论的论辩
一 “民族形式”命题的提出
二 “民族形式”论争的展开
三 “民族形式”论争的焦点
(一)对“民间形式”的评价
(二)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认识
(三)关于新文学“欧化”的问题
四 论争的影响与意义
第八章 “伪现代性”与“现代性”的论辩
一 80年代现代派文学的真伪之辩
二 90年代中后期的“近代性”与“现代性”之辩
三 双声对话:“现代性”抑或“近代性”
四 说不尽的“现代性”
第九章“人文精神重建”的论辩
一 “人文精神”出场的语境
二 “世纪末之争”:重建人文精神的论战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二)“人文精神”是否失落?
(三)如何重建“人文精神”?
三 论辩的意义与知识者的身份定位
第十章 新保守主义与新启蒙主义的论辩
一 新启蒙主义思潮的演进轨迹
二 新保守主义泛起的文化背景和基本内涵
(一)新保守主义泛起的文化背景
(二)新保守主义的内涵特征
三 激进还是保守:重评“五四”
四 “后学”与“新启蒙主义”的话语对抗
五 论争引发的思考
第十一章 新诗发展与汉语母语的关系问题论辩
一 挑起论争的主要观点
二 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编辑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文言白话论争的中西之辩
1917年1月,由陈独秀在北京创办的刊物《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了文学改良“八事”,反对文言,提倡白话,要求确立起白话在文学中的正宗地位。紧接着在第2期上,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对胡适的文章予以呼应,树立起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20世纪第一场文学革新运动就此拉开了帷幕。此后,钱玄同、刘半农、鲁迅、周作人、李大钊、高一涵等有志改革的知识分子加入进来,或者引进西方文化的经验进一步深化文学革命的主张,或者利用自己的学识研究文学革命有关的一些具体问题,或者用自己的新文学创作来为文学革命显示实绩,一时间确实在北京的文坛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毕竟是有限的,而且主要是在校园里的青年学生之间流传。而反对文学革命主张的大都是当时已经功成名就、思想保守的文学元老们,但他们或者对所谓“文学革命”不以为然,不愿意降尊纡贵公开出来加以反对,或者认为“文学革命?不过是秋虫夏草,任其自生自灭可矣,没有必要挺身而出加以驳难:所以,提倡文学革命者开始时确实深感寂寞。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扩大新文学运动的影响,文学革命提倡者采取了“惊蛇出洞”的策略,钱玄同以“王敬轩”的名义,将反对者私下中对“文学革命”主张的攻击言论加以汇集,用读者来信的方式登录在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3号上,这一期的《青年》还同时刊登了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对“王敬轩”的攻击言论逐一进行驳斥,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双簧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