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学强 著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1字数:版次: 1页数: 29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30166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该书作者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采取客观、中立的学术立场,真实地再现了老区土地改革的原始面貌。作者指出了土地改革运动对于中共与国民党军事对抗中起到了巨大的社会动员作用,也揭示了此种社会动员所激发的某些暴力行为和落后的农民心态。本书纠正了过去长期以来土地改革研究中图解政策,美化革命的错误倾向,把历史研究中对唯物主义的坚持提到了新的水平。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良玉
本书根据大量的历史实证材料,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对以前颇为学界所忽视的区域土地改革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微观探索,提出了颇有新意的观点和结论,一改该研究领域“革命化史学”和“概念化史学”的旧风。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海林
本书选题虽不大,然作者深加开掘,选择典型个案,小中见大,从芥子而见须弥,有深度地复原出历史的一个重要侧面。这种写法颇为规范且有意义。作者不以先决判断界定历史现象,而是大量引用档案,以求留下真史,这种研究方法是应该大加肯定的。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仲丹
土地改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影响,但历来的研究多局限于党史、革命史范围之内,并且多为大而化之的宏观研究,该书选取山东老区莒南县的土地改革为研究对象,实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作者通过大量史料使人们对中国农村、中国农民有了更本质的认识。
——《安徽大学学报》主编、历史系教授 汤奇学
内容简介
土地改革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经历的一场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本书力图以价值中立思想为指导,以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为主要依据,以山东老区莒南县土地改革为典型个案,以社会史的底层视角和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实现“再现土地改革历史”的最高目的。本书在详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真实再现了老区土地改革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揭示了揭示了土地改革在满足农村贫民阶层的经济和政治要求,适应战争和政治形势需要的同时,也对农村的富农经营方式、传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展现了传统土地改革研究中被人们有意无意忽略的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
作者简介
张学强,男,1971年生,甘肃会宁人,先后在西北师范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史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1999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系主任,教育史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获得者。主要从事教育史及民族教育的教学及研究,已经完成或正在承担数项国家、教育部及学校课题,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三十余篇学术论文,数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两部,科研成果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目录
序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绪论
第一章莒南县的历史和地理
一莒国属地:莒南县的地理与建县前的历史沿革
二抗战烽火:莒南县抗日根据地的形成
第二章莒南县土地改革前的社会经济关系
一土地占有和使用关系的主要特点
二盛行的封建租佃制度
三雇佣关系
四莒南县农村的借贷关系
第三章减租减息运动
一“五一减租”
二“二五减租”与拔地和增资斗争
三查减斗争114四减租减息运动与莒南县农村土地占有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第四章和平土改
一以土改为中心?
二“推平土地”、“取消剥削”
三“以生产为中心结合贯彻土地改革”
第五章从反特入手的土改复查
一“国民党来了”
二拔去“剿鳖窝”的绊脚石
三反特的扩大化及其原因
第六章纠正“富农倾向”的反蒋当家公平团结运动
一打通思想:“争取在全国当大家”
二解决问题:“天下穷人是一家”
第七章翻天覆地的大复查
一“一切由农民做主,领导上大胆放手”
二农民的政治狂欢:“大复仇”
三管制地主:“让地主向农民低头跪门”
四停止土改
第八章纠偏与结束土改
一大复查后:再也没有人愿意搞生产
二纠偏和结束土改方针的确定
三有条不紊的纠偏
四和平结改
五莒南县土地改革的完成
第九章大众记忆中的莒南土地改革
一个案调查之一:洙边环河崖村
二个案调查之二:相坻何崖头村
三个案调查之三:路镇曲流河村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七章翻天覆地的大复查
一 “一切由农民做主,领导上大胆放手”
1947年6月24日,华东局为了检讨一年来的山东土改工作,专门召开扩大会议。7月7日,发出《关于山东土改复查的新指示》即“七七指示”。指示严厉批评了华东局去年发出的“九一指示”“采取了与党中央完全相反的方针路线作为土改的指导原则”,“存在三点原则上的错误”,即“土改方针上的非阶级路线,执行方法上的非群众路线,领导上的自满自足,放松土改。”具体表现是:不是首先照顾雇贫农,而是首先去照顾地主富农;不是集中注意去满足雇贫农的土地要求,而是用各种方式去使地主多留土地;不是采取放手发动群众,由群众自己动手来解决土地问题,不是拥护群众用斗争清算办法直接从地主手中去获得土地,而是限制群众斗争,强调地主献田与由政府颁布法令征购地主超额土地的和平办法;对土地问题做了盲目乐观的估计,放松了对土改中心环节的把握等。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改变九一指示的错误规定,停止省府土改法令之执行”,立即实行“中间不动两头平”的土地分配方法,即“中农及勤劳起家的新富农土地财产不动,而使雇贫农与地主旧富农平分土地。”为了使雇贫农得到足够的土地,除了分配地主和旧富农的土地外,指示还规定,各地“除复员田以外,其余一切公地及部队机关留作生产之土地一律归农会分配,不得再用任何方式保留公地。”在实施方式上,指示强调“必须经过严重的阶级斗争,必须依靠雇贫农为中心团结中农的群众路线”,“应根据百分之九十的农民意见行事,如果党的规定与百分之九十的农民要求不符合时,则应修改党的规定。”“在土改中一切清算调查、分配复查、调整或重分,均需先经过贫农小组讨论,再经农会讨论通过,即可执行,不需再经任何机关核准”,“必须在土改过程中完成改造党、改造干部、改造作风、改造党的其他组织的艰巨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