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农业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农学(农艺学),
作者: 罗志成主编
出 版 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0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043030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地域辽阔,区域资源千差万别,农业的区域性特点不仅决定了因地制宜开发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而且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佳选择。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产业特色、开发特色产品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创造新的食物消费市场和轻工原料市场的重要条件。我国加入WTO后,发展我国的特色农业,也是增强农副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_有效举措。
“特色农业丛书”从不同的产业视角,探索如何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着力于特色开发,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规范了许多新农业概念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原理,又突出宏观发展战略及其具体实际应用的技术方法,对各类特色农业开发既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也有现实的实践价值和很强的可操作性。
“特色农业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将宏观的发展思路与微观操作的具体技术紧密结合,从而把农业项目开发的决策咨询与技术实施两种指导作用融为一体。
“特色农业丛书”的作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农情,瞄准国内外农业市场,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战略思路。是世纪之初实施“科教兴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部战略意义深远、理论价值丰厚、实践应用有效,适合于农业主管部门、农业干部和技术农民阅读的好书。
目录
一、旱地农业概述
(一)旱地农业及其主要特点
(二)我国旱地农业区的范围及类型分区
二、旱地农业区生态环境现状与建设
(一)旱地农业区生态环境现状
(二)旱地农业区生态建设
三、旱地蓄水、集水与保墒
(一)旱地农田水分状况及蓄水保墒机制
(二)旱地蓄水集水保墒技术
四、旱地节水灌溉
(一)地面节水灌溉技术
(二)低压管道灌溉技术
(三)喷灌技术
(四)微灌技术
(五)渠道防渗技术
(六)种苗增墒技术
(七)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水预报技术
五、旱地土壤耕作与培肥
(一)旱地土壤耕作
(二)旱地土壤培肥
六、旱农地区主要作物的选用与栽培
(一)作物品种选用及栽培技术原则
(二)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栽培技术
(三)旱地经济作物栽培技术
(四)旱地几种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
七、旱地种草种树
(一)旱地种草
(二)旱地植树造林
八、旱地农业机械
(一)旱地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农艺指标与技术规范
(二)机械化旱地耕作机具
九、北方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书摘插图
一、旱地农业概述
我国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很大的国家,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52.5%。我国的旱地农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一直在全国的农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和能源等显得更为紧缺,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而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所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全面促进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科技开发,对于实现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和宏伟目标,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旱地农业及其主要特点
旱地农业一般是指在降水量偏少、有水分胁迫而无充分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的耕地上所从事的农业生产。
以上对旱地农业的认识,涵盖了我国农业科研、管理及生产工作者,根据国内外旱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提出的一些新的见解:一是把旱地农业区的范围由半干旱地区扩大到半湿润偏旱地区,这些地区夏季多雨、冬春干旱,年降水量虽然可达600毫米左右,但多集中于6~9月,其他月份降水很少而蒸发强烈,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必须用旱农措施保蓄降水,提高降利用率;二是主要依靠天燃降水,担在特殊干旱条件下还要采用补墒措施;三是除了作物生产之外,还包括牧业、林业等,以形成完整的旱生态经济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