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和我

分類: 图书,传记,财经人物,
作者: (德)皮耶希著,任卫东译
出 版 社: 上海远东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2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706896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他出生于—个显赫的汽车家族,外祖父波尔舍创建了保时捷公司;他很早就已拥有家族的巨额财富,事业又在家族之外熠熠生辉;他历任奥迪董事长、大众汽车董事长,如今帷幄建立全球最大的汽车联盟;他就是费迪南德皮耶希。在本书中,被称为汽车工业领军人中“孤本”的他,第一次讲述着自己的家世、性格和事业。
内容简介
费迪南德皮耶希出生在显赫的汽车设计家族,然而,这份无形的遗产,当年对于年轻的工程师皮耶希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好处,更多的是压力。
皮耶希的汽车之路,最初是从激动人心、充满刺激的赛车开始。由于复杂的家族关系,他离开保时捷公司,来到奥迪公司,成为重塑奥迪品牌形象的主要领导者。
皮耶希迷恋汽车技术。他最重要的创新之举包括全时四轮驱动和TDI发动机,这些技术革新加快了奥迪的形象转变,使它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品牌,成为时尚的高科技汽车公司的典范。
皮耶希实现自己目标的办事风格和速度,体现出他个性中的力量。这也包括有时候他非常固执地要贯彻自己的思想——从1升油耗汽车到1000马力的布加迪。由于他出色承担了作为工程师和作为具有经营意识的管理者的双重角色,皮耶希被任命为大众汽车集团的第一把手,同时也就被推到了汽车工业中最关键的岗位上。
费迪南德皮耶希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汽车工业巨头中最灵活、最我行我素、同时也是最有意思的人物之一;人们赞扬他,有时也畏惧他。在外界对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描写和分析之后,让我们来看看这位近年来最受人关注的汽车人物如何表明对自己和汽车的看法。
作者简介
费迪南德皮耶希,1937年出生于维也纳,在斯图加特的保时捷公司开始职业生涯。1972年加入奥迪公司,1988年起担任奥迪公司董事长。从1993年到2002年,他担任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现任大众汽车集团监事会主席。
目录
第一部分
最初的记忆
老波尔舍的家族谱
农场里的孩子们
费迪南德波尔舍和大众汽车公司
对技术的热爱
在苏黎世的成长岁月
经济奇迹的先锋——大众汽车公司
皮耶希家族和波尔舍家族(Ⅰ)
海因里希诺德霍夫
保时捷年代
风冷神话
保时捷的赛车精神
兽中之王:保时捷917
皮耶希家族和波尔舍家族(Ⅱ)
第二部分
奔驰公司插曲
乔治亚罗、P夫人和皮耶希先生
路德维希克劳斯时代的奥迪公司
设计和试验
从不锈钢到铝
5缸发动机、汪克尔发动机、摩托车
Quattro四轮驱动
伟大的拉力赛年代
流线型
为了TDI的竞争
吴淑娜和费迪南德
差点离开奥迪公司
日本的诱惑
奥迪起航
第三部分
集团首脑之争
最优秀的采购员
“工地”
每周四天工作日
斯沃琪汽车
“洛佩斯事件”的结束
前景广阔的平台
3升油耗汽车
车型策略
宾利
布力口迪
为人处世
帮助保时捷渡过难关
母亲和女儿
汽车城
新方向
辉腾
汽车运动
终结篇:1升油耗汽车
书摘插图
经济奇迹的先锋——大众汽车公司
皮耶希家族和波尔舍家族之间的亲情,以及各自家族内部的亲情,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逐渐富裕的生活淡化了。其实,德国的经济奇迹早就开始出现了,而奥地利稍微滞后了一些。
最突出的奇迹就是大众汽车公司。纳粹德国崩溃以后,或许是机缘巧合,大众汽车公司又从应急的临时生产起步,逐步恢复了正常生产。由于工厂的大部分被炸毁,堆积如山的废墟,使得盟军下达的拆卸残余设备的命令无法立刻执行。设备被拆卸的危险一直持续到1946年上半年,直到英国占领军再也不愿等待。
大众汽车公司最大的幸运就在于当时具体负责的英国官员实事求是,并且有相应的决定权。对于盟军总部下达的指示,他们总是先从具体情况出发,考察实施的意义和可能性。英国在大众汽车公司设立了强有力的监督机构,能够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利益较量中,推行自己独立的路线。人品出众的伊万赫斯特(Ivan Hirst)少校,在1945年时下令以最小的批量生产甲壳虫轿车,一开始只为盟军的需求进行生产。其实原来的德国军用越野车可能更适合英国人的需要,但是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产民用汽车,从而帮助德国走上了重建的道路。必须承认,其中有一些偶然因素,例如军用越野车生产线的损坏程度比甲壳虫生产线的更严重。尽管如此,因为原料稀缺,运输时间漫长,缺少专业人员,所以民用汽车的产量提高很慢。但英国人还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初步的售后服务和销售网络,甚至还开始了出口贸易。从1948年起,可以说真正形成了“市场”。此外,当时西德实行的货币改革无疑也是一股强劲的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