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语文阅读,
作者: (英)培根 著,张春阳 编译
出 版 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2页数: 17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041247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版本经典,课程指定,名师精解,读练结合。
令人受益匪浅的格言警句,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
内容简介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的推荐书目。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不仅在文学、哲学方面成就显赫,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作者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1561年-1626年),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培根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小聪明伶俐,深得伊丽莎白女王的喜爱。12岁即入剑桥大学,23岁就任议员,开始显示自己的政治潜能。不过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伊丽莎白在位时,他并没有受到赏识。直至詹姆士一世即位,他成为新授勋的爵士之一,接着又先后出任副检察长、首席检察官、枢密顾问和大法官等职,并被授予圣阿尔班子爵。后因受贿而遭弹劾并被革职罚金,郁郁终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使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培根随笔集》、《学术的进展》、《新工具论》。以及《亨利七世史》和《新大西岛》等。
目录
一 论真理
二 论死亡
三 论宗教信仰
四 论复仇
五 论逆境
六 论韬晦
七 论家庭
八 论婚姻
九 论嫉妒
十 论爱情
十一 论权位
十二 论勇敢
十三 论善良
十四 论贵族
十五 论叛乱
十六 论无神论
十七 论迷信
十八 论旅行
十九 论帝王
二十 论忠告
二十一 论拖延
二十二 论狡猾
二十三 论自私
二十四 论革新
二十五 论迅速
二十六 论小聪明
二十七 论友谊
二十八 论消费
二十九 论强国之道
三十 论养生之道
三十一 论猜疑
三十二 论言谈
三十三 论殖民事业
三十四 论财富
三十五 论预言
三十六 论野心
三十七 论宫廷化装舞会
三十八 论天性
三十九 论习惯
四十 论幸运
四十一 论贷款
四十二 论青年与老年
四十三 论美
四十四 论残疾人
四十五 论建筑
四十六 论园艺
四十七 论谈判
四十八 论仆侍
四十九 论律师
五十 论读书
五十一 论党派
五十二 论礼貌
五十三 论称赞
五十四 论虚荣
五十五 论荣誉
五十六 论法律
五十七 论愤怒
五十八 论变迁
附录
书摘插图
一 论真理
“什么是真理?”彼拉多当年提这个问题时,是不指望得到答案的。世人多数心随境变,他们认为坚持一种信念就等于自戴一种枷锁.会使思想和行为受到束缚。作为一种学派,虽然怀疑论早已消逝,但持这种观点者却仍大有人在——尽管他们的观念并不像古人那样清晰而透彻。
人们宁愿追随诡言,也不去追求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真理会约束人的幻想,而且是由于诡言更能迎合人性中的那些恶习。后期希腊有一位哲学家曾探讨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些欺世诡言能如此迷人,尽管它们既不像诗歌那样优美,又不像经商那样能使人致富。我也不懂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人们仅仅是为了爱好虚假而追求虚伪吗?也许因为真理好像阳光,在它的照耀下,人世间所上演的那种种假面舞会,远不如在半明半暗的烛光下显得华丽。
对世人来说,真理犹如珍珠,它要在阳光的照耀下才变得明亮。真理不是那种红玉或钻石,需要借助摇曳不定的烛光而幻化出五彩缤纷的色彩。
真真假假的诡言会给人带来愉快。假如把人们内心中那种种虚荣心、虚妄的自我估计、各种异想天开的揣想都清除掉,许多人的内心将会显露出许多渺小、空虚、丑陋,以至连自己都感到厌恶。对这一点,难道有谁会怀疑吗?
曾有先哲责备“诗”,诬之为“魔鬼的迷幻药酒”,因为诗不仅出自幻想,而且其中总有着虚幻的成分。而实际上诗又怎么会比谬误更诱惑人呢?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尽管人世腐败,但只要人接触到真理,还是不能不被真理所征服。因为真理既是衡量谬误的尺度,又是衡量自身的尺度。
神圣的教义是——追求真理而与之同在,认识真理而敢于面对,信赖真理而对之皈依,这才是人性的崇高境界。
在上帝创世的最初日子里,他首先创造了光——第一是知觉,其次是理智,最后赐给人类以良知的心智之光。上帝把光明赐予混沌的物质世界,又在安息日用光明照亮了人类的心灵,并且至今还把神圣的光辉赐予他所恩宠的选民。
有一派感性主义哲学,它在许多方面都是肤浅的,但其中一位诗人却由于向往真理而流芳于世。他曾说过:“居高临下遥看颠簸于大海中的航船是愉快的,站在堡垒中遥看激战中的战场也是愉快的,但是没有能比攀登于真理的高峰之上而俯视尘世中的种种谬误与迷障、烟雾和曲折更愉快了!”
——只要俯看者不自傲自满,那么这些话的确说得好极了!
是啊,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上也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真理而转动,那么他虽生在人间,也就等于步人天堂了。
以上谈了神学和哲学方面的真理,还要再谈谈实践的真理。甚至那些根本不相信真理存在的人,也不能不承认光明正大是一种崇高的美德。伪善正如假币,也许可以骗取到货物,但它毕竟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欺诈的行为像蛇,它无法用足站立,而只能靠肚皮爬行。
没有任何罪恶比虚伪和背叛更可耻了!所以蒙田在研究“骗子”这个词为何如此时说得好:“深思一下吧!说谎者是这样一类人,他敢狂妄地面对上帝,却不敢勇敢地面对世人!”
事实正是如此!曾经有一个预言说,基督返回人间的时刻。就是在大地上找不到诚实者的时刻——因为谎言就是请求上帝来执行末日审判的丧钟。对于虚伪和欺诈者们,这可是一个严肃的警告啊!
二 论死亡(精读)
就像儿童畏惧黑暗一样,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也由于听信了太多的鬼怪传说而增大。
其实,与其视死亡为恐怖,倒不如采取一种宗教性的虔诚,从而冷静地看待死亡——将其视为人生必不可免的归宿,以及对尘世罪孽的赎还。
如果将死亡看作是人对自然的被迫献祭,那么当然会对死亡心怀恐惧。不过,在虔诚的沉思中,也会掺杂有虚妄与迷信。在一些修道士的苦行录中,可以读到这样的说法:试想一下,一指受伤就极其痛苦!那当死亡侵损人的全身时,其痛苦就更不知要大多少倍了。实际上,死亡的痛苦未必比手指的伤痛重——因为人身上致命的器官,也并非是感觉最灵敏的器官啊!所以,塞涅卡(以一个智者和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讲的是对的:“伴随死亡而来的一切,甚至比死亡本身更可怕。”这是指人在面临死亡前的呻吟与痉挛,惨白的肤色,亲友的悲号,丧服与葬礼,如此种种都把死亡的过程衬托得十分可怖。
然而,人类的心灵并非真的如此软弱,以至不能抵御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人类可以召唤许多伙伴,帮助自己克服对死的恐惧——复仇之心可以压倒死亡,爱情之心能够蔑视死亡,荣誉感可以使人献身死亡,哀痛之心可以使人奔赴死亡……而怯懦软弱却会使人在死亡尚未到之前心灵就先死了。
我们在历史中曾看到,当奥托大帝伏剑自杀后,他的臣仆们只是出自忠诚和同情(一种软弱的感情),而甘愿毅然随之殉身。而塞涅卡说过:“厌倦和无聊会使人自杀,乏味与空虚也能致人于死命,尽管一个人既不英勇又不悲惨。”
但有一点应当指出,那就是死亡无法征服那种伟大的灵魂。这种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始终如一,不失其本色。
奥古斯都大帝在弥留之际,他唯一关注的就是爱情:“永别了,丽维亚,不要忘记我们的过去!”
而提比留斯大帝根本不理会死亡的逼近,正如塔西佗所说:“他虽然体力日衰,智慧却犹存。”
菲斯帕斯幽默地迎候死亡的降临,他坐在椅子上说:“难道我就将这样成为神吗?”
卡尔巴是死于意外,但他却勇敢地对那些刺客说:“你们杀吧,只要这对罗马人民有利!”随后就从容地引颈就戮。
塞纳留斯临死前所惦念的还是工作,他的遗言是:“假如还需要我办点什么,就快点拿来。”诸如此类,视死如归者,大有人在。
从上文可以看出,斯多葛学者们未免把死亡看得过于严重了。以至他们不厌其烦地讨论对于死亡的种种精神准备。
而朱维诺却说得好:“死亡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种恩惠。”死亡与生命都是自然的产物,一个婴儿的降生也许与死亡同样痛苦。在炽烈如火的激情中受伤的人,是感觉不到痛楚的。
而一个坚定执著、有信念的心灵也不会因对死亡的畏惧而陷人恐怖。
人生最美好的挽歌,无过于当你在一种有价值的事业中度过了一生后能够说:“主啊,如今请让你的仆人离去。”
死亡还具有一种作用,它能够消歇尘世的种种困扰,打开赞美和名誉的大门——那些生前受到妒恨的人,死后将为人类所敬仰!
三 论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支柱之一。如果宗教信仰是统一的,那么人类将是幸福的。
对于异教徒来说,他们似乎从来不曾为信仰和见解的不同而陷于纷争。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宗教虽有典仪却缺乏理论吧。只要想想他们的教长都是浪漫的诗人,你就可以理解他们的宗教到底是什么了。但是我们的上帝却是一位“忌妒”之神,因此他既不允许有不纯的信念,也不允许奉祀异教的神灵。但是,究竟如何才能使信仰保持一致,这个问题值得深究一下。
保持信仰一致的意义有两方面,一是与教会内部的人有关,一是与教会外部的人有关。对前者来说,异教与其信徒是玷污圣灵的,是一切道德败坏中最恶者。正如由人体伤口进入的异物导致腐烂一样,精神上的腐败也会由此而来。
所以,散布对于信仰的各种不同见解,更能导致宗教的分裂。这犹如有人呼唤一一看哪,基督正在旷野之中!而另一些人也在呼唤——看哪,基督正在圣坛之上!那么让我们究竟追随谁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的办法恐怕只有一个,这就是基督自身说过的那句名言:“你们既不要出去,也都不要相信!”
圣保罗(他的使命是要感召那些无信仰者)曾说:“如果一个异教徒听到你们这些各说各话的教义,他恐怕只会认为这里有一群疯子。”对于本来就无信仰的无神论者,看到宗教之中的这种矛盾冲突,更会使他们远离圣殿,而高踞于“亵渎者”的座位之上了。
从前有一位幽默家虚拟了一套丛书,其中有一本叫“异端教派的摩尔舞”。
也许有读者会认为,在谈论如此重大问题时援引此例未免不恭。然而它所嘲弄的却正是异端攻讦者的可笑嘴脸。
信仰的一致会给教徒带来和平。而和平就是幸福,和平树立信仰,和平培养博爱。这样,以前浪费于写争论文章的精力,现在就可以转移到写信仰和诚实忏悔的论文上了。
至于如何使信仰一致,这也很重要。有两种极端的看法。对某些激烈分子而言,所有的调和与妥协都是可憎的。正如《旧约》中所说:“和平不和平与你何干?使者你转回身去吧!”这一派人是只要宗派不要和平的。与此相反的做法是,有些教派一味追求妥协折中,甚至不顾信仰的基本原则。这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应当避免的。协调信仰的最好原则就是:
——“凡是不帮助我们的,就是反对我们。”(凡不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
换句话说,只要在信仰的大前提上没有分歧,那些观点、教义和解释上的差别,就可以求大同存小异,而不应为之煽动分裂。
在这里我还略有一点小小的见解。
大家应注意,使宗教信仰分裂的原因,往往是两种性质的争论。
一种是所争论的论点本来分歧不大,只是由于争论的态度激发了仇恨。圣奥古斯汀曾这样说过:“基督的服装是天衣无缝的,但是教会的衣服却有许多种颜色。”因此他又说:
“可以让衣袍有多种色彩,但是却不能将它撕裂。”这就是说,和谐统一与专制划一并非一回事。
另一种争论本来是关于本质问题的,但愈争到后来,却愈陷于诡辩。一个有学识的人,时常会遇到一些无知浅学之辈提出某种表面的异议。他理解他们,因为他们的意思在实质上和他并无分歧,虽然他们由于误解和浅见而在攻讦他。
人对人尚能如此,那么全知全能的上帝,难道还不能超越世俗教徒那些表面的纷争,而洞悉他们信仰的实质吗?所以对此类争论,圣保罗曾这样警告我们:
“不要滥用新奇的名词,制造似是而非的新学问。”
但事实却是,某些人专喜欢那些新鲜的名词术语,不是让意义支配词藻,而是让词藻支配意义。
信仰的一致,还有两种虚假的情况。
一种是以盲从的愚昧为基础,比如在黑暗之中,所有的猫看起来都是灰色的。
另一种是全盘吸收本质上互相矛盾的一切观念和理论。
结果将真理与谬误搅在一起,就像听任铜像的盔甲上沾满污泥一样。
我们要注意真正的信仰一致,应当有利于巩固人类之间的博爱和社会的组织。基督徒手中握着两柄剑——一柄用于灵魂问题,一柄用于尘世问题。这两柄剑应该各有其用。但是,千万不要操起那另一把剑——这就是穆罕默德的剑。我讲话的意思,就是绝不能以武力、流血的屠杀来强制地推行一种信仰。当然,这并不包括诸如用宗教信仰煽动武装叛乱那样的情况。
若试图以武力统一信仰,那是违背天意的,这是用上帝的一种训谕去否定另一种训谕。要知道,上帝认为人类不仅是基督徒,而且首先应该是人。所以当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看到阿伽门农王用亲生女儿向女神献祭时,他叹息说:“宗教信仰竟能使人犯下如此的罪恶!”
但如果他能看到法兰西1572年8月23日巴托罗缪节之夜的异教徒大屠杀,以及1605年11月5日信徒福克斯谋杀英王和议员的阴谋,他就会更有理由发出这种感叹,并且更坚决地反对宗教和主张无神论了!
所以尘世之剑,最好不要为宗教信仰问题而挥舞!而如果把宗教之剑交给庸众去操持,就更荒谬可怕了!这种做法只有魔鬼和那些“再受洗派”的狂热迷信分子才会采用。
魔鬼说:“我要升临天堂与上帝并驾齐驱。”这固然是肆无忌惮的渎神言论,但是,如果让上帝化为人身,并让他说“我将降临人间与魔鬼一样可怖”,那不是更肆无忌惮的渎神之举吗?但是,如果以宗教的名义谋杀君王、屠宰人民,颠覆国家和政府,把圣灵的徽识由鸽子变成兀鹰和乌鸦,把普度众生的慈航变做凶残的海盗之船,其所作所为不正是这种渎神之举吗?
因此,对于一切以宗教和信仰名义进行煽动的暴力行为,以及一切为这种行为辩护的邪说,君王们都应当用他们的法律和剑,学者们也都应当以他们的笔——犹如天使挥动夺魂的金杖,最无情地将其投畀豺虎,投诸地狱!在一切关于宗教的理论中,最高明者无过于使徒圣雅各的这句话:
“愤怒的情感并不能体现上帝的正义!”
还有一位古代神学家也说过同样坦率的话:
“凡施压强制别人信仰的人,肯定具有本身的目的和私利!”
这些话实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