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的中国青少年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杨雄,苏萍主编
出 版 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90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45507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迁之中,中国青少年正处在发展机会的增长时期,这一切都为青少年研究大展宏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但是,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现实和不断出现的青少年问题又时常对原有的青少年研究理论提出了挑战。这些都为青少年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十分强劲的现实动力。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青少年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回避处于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发展所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
过去,知识主要通过书本来传递,而今日,教育方式改变了,从孩童到青年,相当多的时间都是面对着电视与电脑屏幕进行自我教育。这种教育与成长是孤独的,一方,面,龟视与电脑的教育不必要求规范的学校体制;另一方面,也使得孩童与青少年更早发现自己不必依赖周边的世界。总之,他们不必刻意保持与周遭的联系。
美国青年文化的始作俑者杰克•凯鲁亚克有一句名言:“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从此,“在路上”(On The Road)这个词风靡中国,意味着人类永远向命运挑战。本书的编者们,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同仁们,早已上路,渴望与年轻的朋友在路上相遇。每当我们抵达一个地点,却发现梦想仍然在远方,于是只有继续上路,永远“在路上”……
目录
在路上(代序)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回顾现状展望
当代青少年性健康问题
青年就业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养成教育:源起、演进、人本追求与现实定位
中国大学生信教现象研究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调适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回顾与反思
流浪儿童问题:致因、现状与政策应对
动漫文化与青少年成长
当代中国青少年偶像的建构模式:变迁与评述
青年组织中的公民社会建设——青联组织研究
书摘插图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回顾•现状•展望
一、回顾:从哪里开始
什么是“家庭教育”?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一书认为,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方面是父母教育子女。《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层次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孙俊三等主编的《家庭教育学基础》中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主要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即指家长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需要和子女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的影响,使子女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一种活动。综上所述,“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其一,家庭教育包含了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两个层面的内容。以上众多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界定或解释中,都有父母(或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施以影响”的描述,体现了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的“知”与“行”共同作用于子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