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部地区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农业经济,
作者: 句芳 编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13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17690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分析我国农户劳动时间利用总量和结构特征、本质及其影响因素;对我国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进行测量和评估;探讨农户劳动时间与家庭内部分工、农户兼业行为以及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本书利用时序数据以及实地调查数据对农户农业劳动时间及非农劳动时间利用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以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的最初动机为基础,进一步探究了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的本质;测算了不同经营模式、不同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及不同劳动力人数条件下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率以及农户农业劳动时间和非农劳动时间利用总量及结构的利用效率;探讨了不同经营模式下,农户男性与女性劳动力的农业劳动时间、非农劳动时间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调查农户兼业的基本状况及未来经营意向,对中部地区农户兼业情况予以评价;分析了农户剩余劳动时间配置下的劳动供给及其对农户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第2章 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的变化特征与本质
2.1 农户劳动时间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2.2 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的本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的基本模型与分析框架
3.1 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经典理论模型回顾
3.2 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的基本分析框架
3.3 风险与农户劳动时间利用~个讨论
第4章 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的实证研究
4.1 样本描述及数据结构
4.2 劳动力个人特征及家庭特征对劳动时间的影响
4.3 实证模型及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劳动时间利用效果分析
5.1 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率分析
5.2 农户劳动时间利用效率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家庭内部分工与剩余劳动时间控制权
6.1 男女比较优势及分工
6.2 中部农户家庭内男女劳动力劳动时间利用现状及相互关系
6.3 农户剩余劳动时间控制权与家务劳动时间配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户兼业行为与农户劳动时间分配
7.1 农户兼业的本质与发展
7.2 农户兼业与农户劳动时间分配机理
7.3 中部农户兼业情况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户劳动供给与农户剩余劳动力转移
8.1 农户劳动供给与家庭内部分工
8.2 农户劳动分工与农户剩余劳动力转移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基本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说明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部地区六省①包括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山西六省。从整体上说,中部地区在我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但同时却又非常重要的位置。尴尬的是中国最早的几次大的改革战略,比如东部沿海的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重工业基地的重建等,都未涵盖中部地区;虽然目前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但是在国家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显然并不突出。值得一提的是,中部地区土地面积为102.8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0.7%。人口多达3.6亿,占全国人口的28.1%,其中,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可以说是中国的农业大区,国家的三农政策在这里都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对国家的战略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承接东西、南北的重要桥梁,其区位优势和人文特点使其不得不重要。
2006年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0%左右。其中第一产业6 614.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6.7%;第二产业20 958.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l8.1%;第三产业15 645.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l7.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 269元。地方财政收入2 950.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l6.1%;地方财政支出6 103.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0.1%。粮食产量l5 714.9万t,占全国的比重为31.6%;棉花产量2 148.4万t,占全国的比重为31.8%;油料产量l 268万t,占全国的比重为41.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 90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3 28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