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如何使人生更成功、更快乐(中文简体字版)(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

分類: 图书,励志与成功(旧类),成功学,
品牌: 卡内基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
·页码:321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807000732
·条形码:978780700073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如何使人生更成功、更快乐》(中文简体字版)自英文初版以来到现在,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了两千万册。它先后以三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在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也有盯当数量的销售。目前,海峡两岸还举办了“卡内基成功学培训班”,本书是这些培训班上必不可少的重要教材之一。本书在全国各地多有版本销售,但其中多数均“改编”“编译”而成。我们现在奉献给在大家的这一版本,是卡内基亲自授权翻译的简本字版本。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在不损害卡内基轻松活泼的文本,不随意篡改任何原意的前提下对文字进行了一些改动和润饰,相信这更加符合中国内地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戴尔·卡内基(1888-1955),美国著名演说家、作家和教育家,是国际著名的励志大师。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一个贫民家庭。中学和大学时代,他积极参加辩论俱乐部的活动。毕业后,卡内基曾从事推销员、演员等工作但未获成功。后来,他在基督教青年会教讲演术,广受听众欢迎,从此走向成功之路。他的《卡内基沟通与人际关系》、《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等著作,已经成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励志图书,曾经激励和影响了世界亿万读者,其中,《卡内基沟通与人际关系》是历史上最畅销的图书之一。
卡内基思想及卡内基精神不但在过去,在今天仍极具影响力,创办于1912年的卡内基训练如今在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它的毕业学员已超过600万人;在《财富》杂志评定的全球500强大企业中,有超过425家长期使用卡内基训练。
编辑推荐“忧虑会消耗精力,扭曲思路同,更能挫伤壮志。因此我们很难相信,真的有办法停止忧虑吗?戴尔·卡内基凭借几百万各行各业人们的实践,证明我们确实有能力克服忧虑。他提出一套实用的方程式,不但立即可行,并将终生受用。阅读这本箴言录是一种乐趣,而运用起来又很简单。你的人生可能因为阅读《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如何使人生更成功、更快乐》(中文简体字版)而有所改变。
目录
序
前言
九项建议
第一部 克服忧虑的准则
第一章活在今天的方格中
第二章克服忧虑的魔术方程式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我以为再度到处销售书籍会消除我的忧虑,没想到一个人开车、一个人吃饭简直要了我的命。有些区域几乎一套也卖不出去,我连小额的汽车分期付款也付不起了。
“1938年春天,我到密苏里州的小镇去,学校没有经费,道路又糟糕,我寂寞、挫折,甚至想到自杀。看来成功是渺不可及了。我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每天早上我都疲累不堪,无力面对生活,我担心所有的事、担心缴不出分期付款、担心付不起房租、担心养不活自己。我更担心万一生病没钱看医生。唯一使我活下去的理由是想到如果我死了,我姊姊会很伤心,还有就是我连自己的丧葬费都付不出来。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一篇文章,把我由消沉的深渊拉回来,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文中的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智者视每日为新生’,我把这句话打字在一张纸上,贴在车窗上,于是我开车的每一分钟都能看得到它。我发现一次只活一天,不会那么困难。我学着忘记昨日,也不去想明天。每天早晨我告诉自己:‘今天是全新的生命。’
“我终于克服了孤独与匮乏的恐惧。我现在相当开心与成功,而且拥有对生命的热忱及爱心。我现在知道自己再也不会恐惧生命了,我知道自己不用担心未来,我知道一次活一天就好了 ——因为‘智者视每日为新生’。”
猜猜看下面的句子是谁写的:
“能掌握今天的人,
将独饮快乐之泉;
常怀平安之心,高呼:
明天,不管多么恶劣,
我已真正活过今天。”
听起来挺现代的,不是吗?其实这是罗马诗人荷瑞斯在耶稣诞生前三十年写的呢!
我发现人性中有一种悲剧倾向,就是冀望未来。我们向往着地平线那一端的神奇玫瑰,却无法欣赏自己窗前盛开的野花。
我们为什么要作这种悲剧性的愚者呢?
李寇克写道:
“我们人生的旅程是多么奇妙啊!小孩子老是说:‘等我长 大……’长大了呢?大男孩说:‘等我成年……’成年后,他又说:‘等我结了婚……’等他真的结了婚又怎么样呢?他又想:等我退休吧!’终于,他退休了。当他回顾来处,心中不免涌上一股寒意,因为他已错过了人生中的一切,什么都没抓住。我们总是太晚才认清生命就是生活,就是每一天,每一个小时。”
底特律市有一位伊凡先生,差点因忧虑而送了命。后来他终于体会到“生命就是生活,就是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出身贫困,伊凡第一次赚钱是卖报纸,后来在杂货店当店员。因为得养活一家七口,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