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造论(余秋雨著)(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名家作品及研究,中国现当代,余秋雨,
品牌: 余秋雨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32098494
·条形码:9787532098491
·包装版本:2005-07-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艺术创造论》原名为《艺术创造工程》,是作者的一份课堂讲稿,完成于1987年,同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0年后又在台湾允晨文化公司先后出过两次。此次,由作者自己删削修改一遍,作为“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的第一本付印。
作者简介余秋雨,1963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7年毕业留校任教。“文革”结束后为该院讲师、教授,并曾任副院长、院长职务。主讲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戏剧理论史等课程,所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分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国家文化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奖项。散文集《文化苦旅》为他带来不虞之誉,被目为学者型散文创作,与后出的系列散文《山居笔记》同受境内外华文文学界称赏。
媒体推荐书评
此书是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中的一本。作者余秋雨从艺术的本性、艺术的眼光、人生意识等方面对艺术的创造进行了大胆剖析。此书印刷精美,喜欢余秋雨的人不妨一读。
本书原名为《艺术创造工程》,是作者的一份课堂讲稿,完成于1987年,同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0年后又在台湾允晨文化公司先后出过两次。此次,由作者自己删削修改一遍,作为“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的第一本付印。
编辑推荐《艺术创造论》是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中的一本。作者余秋雨从艺术的本性、艺术的眼光、人生意识等方面对艺术的创造进行了大胆剖析。此书印刷精美,喜欢余秋雨的人不妨一读。
目录
第一章 艺术本性
一 培根的定义
二 一种纯粹而孤立的创造
三 创造的说服力
第二章 艺术眼光
一 不是历史眼光
……[看更多目录]
文摘null
本书原名为《艺术创造工程》,是一份课堂讲稿,完成于18年前,1987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0年后又存台湾允晨文化公司先后出过两版。
一直有很多读者来信希望住大陆重版此书,我总觉得理论著作不比文学作品,容易过时,自己又抽不出时闷修改,没有答应。但是,后来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想法。那是2002年10月1日北京放长假的时候,中国现代文学馆希望我在长假期的第一天为市民。由于通知匆忙,我无法准备,临时凭记忆讲了此书第五章《未知和两难》中的部分内容。这个演讲在中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后来根据观众要求而重播的次数,破了这个栏目的记录。
这个现象有点奇怪,但我当时在讲台上已经感受到了。这么多北京市民来听我演讲,有很大一部分是想解我在这些年一波又一波诽谤浪潮前的态度,并来为我作出当面声援。但他们听我一讲艺术创造的深层奥秘,立即间惊讶而肃静,而我己也觉得这种珍贵的艺术气氛已经有点陌生。为此,我住演讲最后发了一声感慨,希望嚣阵阵的文化艺术界,能有更多的人重新回过头来做一点真正属于文化艺术的事情。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匆匆翻看了一下这本旧著,居然唤回了不少自信,便删削修改一遍,作为“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的第一本付印。
关于这本书,有以下几点需要向今天的读者交代。
本书原名为《艺术创造工程》,是一份课堂讲稿,完成于18年前,1987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0年后又存台湾允晨文化公司先后出过两版。
一直有很多读者来信希望住大陆重版此书,我总觉得理论著作不比文学作品,容易过时,自己又抽不出时闷修改,没有答应。但是,后来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想法。那是2002年10月1日北京放长假的时候,中国现代文学馆希望我在长假期的第一天为市民。由于通知匆忙,我无法准备,临时凭记忆讲了此书第五章《未知和两难》中的部分内容。这个演讲在中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后来根据观众要求而重播的次数,破了这个栏目的记录。
这个现象有点奇怪,但我当时在讲台上已经感受到了。这么多北京市民来听我演讲,有很大一部分是想解我在这些年一波又一波诽谤浪潮前的态度,并来为我作出当面声援。但他们听我一讲艺术创造的深层奥秘,立即间惊讶而肃静,而我己也觉得这种珍贵的艺术气氛已经有点陌生。为此,我住演讲最后发了一声感慨,希望嚣阵阵的文化艺术界,能有更多的人重新回过头来做一点真正属于文化艺术的事情。
正是在这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