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侦探/推理/悬疑小说,外国,欧洲,
品牌: 阿兰·罗伯-格里耶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页码:25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544702898
·条形码:9787544702898
·包装版本:2007年7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橡皮》:一个恐怖组织计划把对国家政治经济起重大影响的集团成员一一杀死,其中的一个成员杜邦第一次幸免于难;内务部立即派员前去调查,本以为恐怖分子会刺杀前来取走杜邦保存的重要文件的大商人马尔萨,不料马尔萨临阵逃脱,被迫亲自去取文件的杜邦死于非命。乍一看,这似是一部侦探小说,其实作者是故意借侦探故事以揶揄传统现实主义善于制造的“真实幻觉”。在小说结构上,作者打破了按时间顺序发展情节的格式。
作者简介阿兰·罗伯-格里耶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之一。
1922年生于法国布勒斯特,1945年毕业于法国国立农艺学院,获得农艺工程师证书,在国家统计院及殖民地热带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从事水果研究。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53年发表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发表《窥视者》获当年法国评论家奖。之后,他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同时从事写作及摄制电影。他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由法国新浪潮电影著名导演阿兰·雷奈摄制成电影,获得同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他认为电影艺术比小说更适于客观地记录事物的世界,因此从六十年代起创作并导演《欧洲快车》、《撒谎的人》、《欲念浮动》、《使人疯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获路易·德吕克电影奖。
编辑推荐《橡皮》涉及一个明确、具体而重要的事件:
一个男人之死。
这是个具有侦探性质的事件,
就是说有一个凶手、一个侦探、一个受害者,
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此简单,
因为本书是讲一个发生于24小时之内的、枪击与死亡之间的故事,
子弹的射程仅四五米,24小时太长了。
1953年问世,阿兰·罗伯-格里耶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出版后一时问津者寥寥。到六十年代,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册。1968年拍成电影,片名是《撒谎的人》。
文摘译序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法国小说界涌现一股创新浪潮。以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比托尔、克洛德·西蒙等为代表的一批新作家,公开宣告与19世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决裂,探索新的小说领域,创造新的小说表现手法和语言,描绘出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展示出一个前人所未发现的世界。法国文学评论界称他们为“新小说派”或“反传统小说派”。这一派在刚出现时不为人们所理解,被认为是“荒诞、古怪”。但到了60年代后期,新小说派不仅为人们所接受,而且被承认为战后法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1985年克洛德·西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新小说派得到世界文坛的普遍承认。
新小说派的作家在创作方法上虽然千差万别,有时甚至背道而驰,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特点。首先他们认为小说艺术从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墨守统治小说的现实主义的成规,已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果不进行彻底的改革,那就无法解决20世纪以来已出现的小说危机;小说艺术,在现代电影和电视的冲击下,如果不开拓新的领域,小说的存在将成为问题。他们认为,每个时代的小说都应有自己的表现方式,19世纪盛行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已不适于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何况,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并不能反映生活“深层的真实”,甚至像巴尔扎克这样大师级作家的作品,在新小说派看来,也只不过是描绘了生活的表面而已。新小说派还反对小说把人物作为世界的中心,使一切事物都带上人的主观感情色彩。他们认为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中,读者只能通过小说中的人物的眼睛去看外在的世界,看不到客观事物本来的面貌,结果脱离了现实。因此,他们主张放弃以塑造人物为小说创作的主要任务,以免一切从人物出发,歪曲了对客观世界真实的描写。新小说派的首领罗伯-格里耶提出:小说家的主要任务是运用“非人格化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客观地、冷静地、准确地描绘事物世界。在他看来,“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他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应由作家通过人物来赋予意义,作家的任务是写眼前看见的事物,所以有的文学评论家称其为“视觉派”。至于人物,在新小说派看来,只是表现某种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的“临时道具”,因此在这一派的小说中,人物往往既没有典型的性格也没有清晰的特征,有时连姓名也没有,仅用第一人称的“我”或第二人称的“你”来称谓,甚至使读者处于小说主人公的地位,如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