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大学堂)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经济学基础理论,
品牌: 保罗•海恩 等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
·页码:45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6293056/9787506293051
·条形码:978750629305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大学堂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大学堂)》是风靡国际的一部另类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与当今流行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不同,本书绕开繁复的公式、函数、运算,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和饶有趣味的图画告诉读者:经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中的各种决策息息相关。正如书名所揭示的,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本书的目的正是引导读者学会经济学推理方式,从而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作为为非经济学专业学生撰写的一部“一学期学会经济学”的教材,本书被认为是经济学教材领域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不仅在英语世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同时被翻译成日文、俄文、保加利亚文、匈牙利文等多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堪称经济学教育领域一部标尺性著作。
作者简介保罗•海恩(Paul Heyne,1931-2000),美国芝加哥大学伦理学与社会学博士、华盛顿大学经济系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史和经济系统伦理学批评。作为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改革者,海恩终生致力于改变僵化刻板的经济学教学方式,被誉为美国“近25年来最优秀的经济学教育工作者”之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海恩的代表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彼得•勃特克(Peter Boettke),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该校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詹姆斯•布坎南政治经济中心副主任,美国市场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著有《计算和调试:社会主义和转型政治经济学》《新思维为何失败:社会主义改造的政治和经济》等。
大卫•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北密歇根大学经济学教授。编著有《市场过程理论》(与彼得•勃特克合作)、《为何经济学家不同意:经济学思想流派概论》等。
编辑推荐经典著作——《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大学堂)》是一部国际知名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不仅在英语世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同时被翻译成日文、俄文、保加利亚文、匈牙利文等多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在经济转型国家引起巨大反响,堪称经济学教育领域一部标尺性著作。
定位明确——为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做。本书通过实例和实际应用向学生介绍经济学家的技能,既富于探索性,又富于启发性,其在编排上主要是为一学期的经济学概论课设计的,也可以用作份量较轻的经济学原理教材。
思路新颖——同现行的曼昆、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主流经济学家所写的教材相比,本书堪称是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它摒弃了传统经济学教材中关于公式、函数、运算的枯燥论述方式,而是从经济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入手,旨在教会读者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从而更加深入理性地认识现实生活。
内容独特——兼具精深性与通俗性,作者一方面讨论了基本的微观以及宏观经济分析原理,并将其严格作为工具使用,而不是浅尝辄止。另一方面又将这些原理,并将其严格作为工具使用,而不是浅尝辄止。另一方面又将这些原理与现实相结合,从你熟悉的事情出发,介绍了各种经济学知识,这种独特的切入点和组织与写作的方法,加上轻松活泼的语言,佐以丰富的图片、习题集和精辟的边注,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也有助于帮助读者消化和理解。
目录
道格拉斯•C•诺斯序经济学教材的革命
张维迎序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
梁小民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前言
第一章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二章 效率、交换与比较优势
第三章 无处不在的替代:需求的概念
第四章 机会成本与商品供给
第五章 供给与需求(上)
第六章 供给与需求(下)
第七章 利润与亏损
第八章 竞争与垄断
第九章 觅价
第十章 竞争与政府政策
第十一章 收入分配
第十二章 外部性与权利冲突
第十三章 市场与政府
第十四章 经济系统的整体绩效
第十五章 就业与失业
第十六章 货币供给
第十七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第十八章 经济绩效与政治经济学
第十九章 国家政策与国际贸易
第二十章 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十一章 经济学的局限
重要词汇
译后记
出版后记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