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中小学教师教学智慧”丛书)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小学,综合,
品牌: 刘加霞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1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3092536/9787303092536
·条形码:978730309253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小学教师教学智慧”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以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故事为载体,阐述了数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技能有哪些、怎么教?小学阶段能够渗透的数学的思想方法有哪些、怎么教?学生研究的切入点是什么?怎样研究学生?每个故事都有其特定的主题、细节,还有多角度的分析和诠释。它们都是真实的,都是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思考。它们可能不是灵丹妙药,但给予我们思考问题的视角,给予我们对“问题”深入追问下去的勇气和方法。
编辑推荐《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给孩子留下什么?毋庸质疑,留下的是数学的思考方式、数学的思想方法,浸润的是对数学学习的热爱以及对数学的积极态度。数学教师需要怎样的底蕴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把握数学本质+研究学生=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坚定的信念。
目录
引言把握数学本质+研究生=有效数学
第一章 自然数的意义与“十进位值制”
第二章 对“分数”的多维多元理解
第三章 方程的初步认识与代数思维
第四章 一样的“圆”,多样的“演绎”
第二编 技能的背后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第一章 加法的意义与加法模型
第二章 乘法的意义与各种乘法模型
第三章 角的度量与度量结构
第四章 估算的教与学
第三编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打造厚重的小学数学课堂
第一章 模式化与函数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第二章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第三章 “转化”策略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第四编 研究生,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第一章 关注学生的“原始问题”与困惑
第二章 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发展水平
第三章 课前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第四章 尊重学牛的背后是对数学本质的追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赖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和开发,无论我们是将课程视为“预成的学科”“预期的计划…‘行动的目标”,还是理解为“应获得的经验”“法定文化”以及“师生间的对话”,若缺少了有自觉性的、有理想的教师,所有的课程定义都将毫无意义。
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太多的任务,从课程的实施者、操作者、控制者到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指导者,从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到如今关心学生的健全发展,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遇到的难题和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应该说,此次课程改革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创新平台,而且还为教师创设了诸多的发展途径。“改变”成了课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对课程、目标、教材、教授、学习、评价和资源的认识,对设计、过程、方法、手段和生成的理解,一切都在三改”中变化。虽然我们还有诸多的理论问题要解决,也有诸多的实验困惑,但是有一个事实不能否认:我们已在“改变”之中,并且教师在其中正在积蓄自信力,学生在其中正在活跃精气神,课堂在其中正在复发生命力。我们看到,教师们开始亲近教与学的理论,学生越来越习惯自主的学习,课堂也向民主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是啊,既然要“改变”,就不能求一瞬间的完美,“改变”是课程改革无休止的努力!已然在“改变”,就不是无望中的权宜之计,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无限追求!
文摘插图:

后记什么是“数学”?什么是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什么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数学学习结束后留给学生的又是什么?
教学中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与追问:学生能够背诵出“两个数相除,就叫这两个数的比,被除数相当于比的前项,除数相当于比的后项……”就理解“比”了吗?能够背诵出“像2x+5=9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就是认识了方程?认识“三角形”就一定要让学生背诵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再运用这个定义来判断很多图形(即使不学习这个“定义”学生也能判断)是否是三角形的教学价值是什么?……这是有效的教学吗?
弗罗登塔尔曾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因此他说:教材是“教学法的颠倒”。
教材所呈现的是形式化的、冰冷的结果,教学如果从这些“冰冷”的形式(概括性的话语、抽象的符号、各内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始,学生就不可能经历“火热”的数学思考过程:猜想--验证,类比、迁移,归纳概括,从特殊到一般……这些充满了无穷魅力的探究历程。
如何实现从“冰冷的美丽”到“火热的思考”?这正是我和一线教师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思考的结果便有了本书的出版。
新课程改革倡导“做数学”,在“做”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体验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并学会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感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与应用价值等,即是“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整体落实,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直在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