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的殿堂(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外国小说,欧洲,英国,
品牌: 阿加莎·克里斯蒂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24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020066208/9787020066209
·条形码:978702006620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死人的殿堂》讲述著名犯罪小说家阿里亚德妮•奥利弗在为乔治爵士、斯塔布斯夫人主办的节庆活动策划“追寻谋杀游戏”的时候,产生了一种极其可怕的感觉。尽管可以称为直觉,但却令她挥之不去,百思不解。情急之下,她请来了自己的老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而且她的直觉不久便变成现实,“装扮”的受害者居然在游戏现场成了“真实”的受害者,一根绳索紧紧套着她的脖子。人员都或真或假地扮演着某个角色。
作者简介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格,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根据阿加莎同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第三座奥斯卡奖杯。阿加莎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戴高乐。
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
编辑推荐《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之《死人的殿堂》:著名犯罪小说家阿里亚德妮·奥利弗在为乔治爵士、斯塔布斯夫人主办的节庆活动策划“追寻谋杀游戏”的时候,产生了一种极其可怕的感觉。尽管可以称为直觉,但却令她挥之不去,百思不解……
结构精巧,扑朔迷离。
序言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随着克里斯蒂笔下创造出的文学史上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侦探形象波洛,和以女性直觉、人性关怀见长的马普尔小姐的面世,如今克里斯蒂这个名字的象征意义几近等同于“侦探推理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他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经过数次退稿后,最终于1920年由博得利·黑德出版公司出版。
之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推理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平均每年创作一部小说。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这是她第一部由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的小说,开创了作为作家的她与出版商的合作关系,并一直持续了50年,共出版70余部著作。《罗杰疑案》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一部被改编成剧本的小说,以Alibi的剧名在伦敦西区成功上演。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获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此后,又有她的许多著作出版,其中包括畅销小说《沉睡的谋杀案》(又译《神秘的别墅》、《死灰复燃》)。之后,她的自传和短篇故事集《马普尔小姐探案》、《神秘的第三者》、《灯光依旧》相继出版。1998年,她的剧本《黑咖啡》被查尔斯·奥斯本改编为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推理小说,上世纪末在国内曾陆续有过部分出版,但并不完整且目前市面上已难寻踪迹。鉴于这种状况,我们将于近期陆续推出最新版本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以下两个特点使其显著区别于以往旧译本,其一:收录相对完整,包括经全球评选公认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小说代表作品;其二: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原有译文全部重新整理,使之更加贴近于读者的阅读习惯。愿我们的这些努力,能使这套“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成为喜爱她的读者们所追寻的珍藏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摘波洛盯着她愣了一会儿。之后,他大声问:“什么地方出了岔子?具体经过怎样?”
“不知道……这正是我需要您寻找的。但是,我觉得--越来越觉得--我正在被人--怎么说呢--操纵……蒙骗……您简直可以把我称作傻瓜,不过,我只能说,假如明天真有一场谋杀,而不是一场游戏,我不会感到吃惊!”
波洛目不转睛地望着她,而她也凝眸回视,没有丝毫胆怯。
“太有意思了。”波洛说。
“看来您真的把我当成十足的傻瓜了。”奥利弗太太自辩地说。
“我从来不认为您是傻瓜。”波洛回答。
“那么您是不是像往常那样怀疑--或者嘲笑--我的直觉?”
“各人行事有各人的门道。”波洛说。“我几乎完全相信,有些事,您已经看到了,听到了,而且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您的焦虑。但这些事究竟是什么,也许连您本人都不知道,我想这是可能的。因为您仅仅是意识到了结果。换句话说,您并不知道您知道了什么。也许这就是您经常说的直觉。”
“这是一种令人无法确定的犯傻的直觉。”奥利弗太太懊悔地说。
“问题会弄清楚的。”波洛安抚地说。“您说有种--刚才怎么说的--被人蒙骗的感觉。能不能详细描述这种感觉?”
“唔,这很难……要知道,这是我的谋杀,可以这么说。我构思,我策划,一切都很吻合--恰到好处。但凡了解作家的人都知道,他们是无法接受别人的建议的。假如有人说‘很不错,但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岂不更好’,或者说‘要是受害者由A换成B,或者杀人犯由D换成E,那将更精彩’,想必他们会这样回答:‘那么好吧,你要是想那样,就自己去写呗!”’
波洛点点头。
“这就是目前发生的情况?”
“不完全是……先是有这类愚蠢的建议提出,然后我发怒,他们屈从,但我也放过了一些十分琐细的建议。由于我已经拒绝了别的建议,对于这些十分琐细的建议,也就没有过多考虑,接受了。”
“我明白了。”波洛说。“不错--这不失一个办法……提出十分粗糙、荒谬的东西一旦其实这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细微的改动。您说对吗?”
“正是这样。”奥利弗太太回答。“当然,我可以拒绝改动,但实际没有那样做--反正好像都不重要。不过,让我担心的是--一种--呃--气氛。”
“那些改动是谁向您提出的?”
“各种人都有。”奥利弗太太回答。“要是只有一个人,我就不会这样心里没底了。但是,不仅仅是一个人--虽说我认为其实是一个人。我是说,有一个人正在通过其他相当可疑的人起作用。” “您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奥利弗太太摇摇头。 “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