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朋友(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外国小说,欧洲,法国,
品牌: 莫泊桑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308 页
·出版日期:1989年
·ISBN:7020071570/9787020071579
·条形码:978702007157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漂亮朋友》通过对一个寡廉鲜耻的恶棍杜洛华飞黄腾达的经历的描写,揭露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新闻界的黑幕。深刻揭示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复杂现象和殖民主义战争政策,堪称十九世纪末法国社会的一幅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出生于诺曼底一个破落贵族之家,曾攻读法律、入伍当兵、做小职员,后师从福楼拜学习写作。1880年发表短篇小说《羊脂球》,产生了轰动效应。从此一发不可收,短短十年内发表了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三部游记,还有若干戏剧和相当数量的评论文章。不幸多年折磨他的疾病恶性发作,1891年不得不告别文坛,1893年7月去世。
《漂亮朋友》是莫泊桑作品中现实性、批判性最强,艺术手法最丰富的一部长篇小说。书中主人公杜洛阿已成为野心勃勃的机会主义者的标准文学形象。
张冠尧(1933-2002),北京大学法语系一级教授。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译著有《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合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司汤达的《红与黑》,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莫泊桑的《漂亮朋友》等。
编辑推荐《漂亮朋友》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典型的野心家和冒险家形象,开创了法国文学中"漂亮朋友"系列的先河。
序言十九世纪末叶,法国的一位作家曾经半开玩笑地说:“我像流星一样进入文坛”,不幸的是,他的创作生涯也如流星般一闪而过。但这道闪光是如此耀眼,不仅使法国人惊叹不置,而且为全世界所瞩目。
这位作家,就是被法朗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
莫泊桑在进入文坛之前,是巴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一八八。年,他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著名的《梅塘夜话》小说集中发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篇小说巧妙的构思,圆熟的技巧和对现实的深刻剖析,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还有他那清新、优美而又准确、简练的文体,即使最挑剔的文体家也认为无懈可击。法国公众只道发现了一位天才,却不知这位天才已在高人的指导下,刻苦奋斗了十余年;更不会想到,这位天才是在无法逃脱的遗传性精神病的威胁下,以顽强的毅力与自己的命运作斗争。
莫泊桑的母亲,是诗人兼小说家勒普瓦特万(1816一1848)的妹妹,本人也酷爱文学。莫泊桑自幼受母亲熏陶,十三岁开始写诗。在中学阶段,巴拉斯派诗人路易·布耶曾经热情地关怀这个年轻人的成长。从一八七三年起,他在母亲的老友福楼拜的悉心指导下,接受了极严格的写作训练。福楼拜培养他对生活的感受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培养他严谨的写作态度和对文体美的执著追求。这位老师对弟子的关心和爱护是十分感人的,每当莫泊桑丧失勇气,老师总是以热情的鼓励和督促使他振奋起来。福楼拜强调“才能就是持久的耐性”,他要求莫泊桑以长期不懈的努力,去获得自己的独创性。这位勤奋而听话的学生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他孜孜不倦,所写习作数以百计,终于写出了使老师拍案叫绝的《羊脂球》。
文摘杜洛华红着脸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地摇着坐在他腿上的小姑娘。
福雷斯蒂埃夫人走过来,见此情形,不禁惊叫了一声:
“瞧,洛琳被驯服了,真是奇迹!”
雅克·里瓦尔嘴上叼着雪茄也走了过来。杜洛华站起身想走,因为他担心说错句什么话,弄得前功尽弃,断送了刚刚才开了个头的大好前程。
他鞠了一躬,握了握女人们伸过来的纤手,然后又热烈地和男人们握手。里瓦尔也诚恳地回握他,他发现里瓦尔的手又干又热;诺尔贝·德·瓦兰纳的手则又湿又凉,总想从他的指缝里溜走;瓦尔特老头的手又凉又软,既不使劲,也没有任何表示;福雷斯蒂埃的手则丰腴而温暖,他低声对杜洛华说:
“明天三点,别忘了。”
“噢,忘不了!你放心好了。”
他高兴极了,走到楼梯的时候,他真想一口气跑下去。于是三步并做两步往下走,但突然间,在三楼那面大镜子里,看见一位神色匆忙的先生,一蹦一跳地迎面向他跑来。他猛地停下脚步,仿佛做了什么错事,被人当场发现,感到很不好意思。
接着,他久久打量自己,觉得自己真不愧是个美男子,不由得心花怒放,对着镜子高兴地笑了起来。然后,他向自己的身影告别,彬彬有礼地深深一躬,像对大人物告辞一样。
到了大街上,杜洛华又踌躇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好。
他真想痛痛快快地跑,尽情地去想象。他一面信步向前走,一面憧憬着未来,呼吸着夏夜清凉的空气,但是脑子里总摆脱不掉瓦尔特老头要他写文章这件事。于是,他决心立刻回家投人工作。
他大踏步往回走,沿着环城大街,一直向自己住的布尔索街走去。他住的那幢楼一共有七层,二十户,都是工人和普通市民。楼梯很黑,他只好划火柴照明。楼梯上到处都是纸屑、烟头和菜帮子,脏极了。看见这种景象,他不由得一阵恶心,真想赶快迁出,搬到有钱人住的、铺地毯的干净房子里去。现在他住的这幢楼,上上下下,弥漫着一股重浊的气味,里面有饭菜味,厕所味,永远不散的油味和陈旧的墙壁发出的霉味,任何穿堂风也驱之不散。
杜洛华的房间在六楼,对面是西城铁路宽宽的壕沟,正好在巴蒂廖尔车站附近的隧道口上面,俯首下望,如临深渊。此刻他打开窗子,靠在生锈的铁栏杆上。
黑魃魃的隧道深处,有三盏红色的信号灯,一动不动,像野兽的三只大眼。稍远又有几盏,再过去又有几盏。时长时短的汽笛声,划破黑暗,不断从阿斯尼埃尔方向传来,有的很近,有的又几乎听不见。汽笛声颇有些抑扬顿挫,类似人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