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父与子(名著名译:精华版)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作品集,外国,
品牌: 屠格涅夫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374 页
·出版日期:1979年
·ISBN:7020071538/9787020071531
·条形码:978702007153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著名译:精华版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前夜》(1860)《父与子》(1862)在屠格涅夫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前一部描写贵族出身的叶琳娜嫁给贫寒的保加利亚革命者,决心同他一起为保加利亚的民族解放共同战斗的故事。后一部描写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夕新旧思想的斗争,塑造了新一代人的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扎罗夫的鲜明形象。
作者简介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心理分析和风景描写大师,对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和随笔集《猎人笔记》、中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
《前夜》(1860)《父与子》(1862)在屠格涅夫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前一部描写贵族出身的叶琳娜嫁给贫寒的保加利亚革命者,决心同他一起为保加利亚的民族解放共同战斗的故事。后一部描写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夕新旧思想的斗争,塑造了新一代人的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扎罗夫的鲜明形象。
译者简介
丽尼(1909-1968),原名郭安仁,湖北孝感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担任报社编辑、英文教员。定居上海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事创作和文学翻译工作。1935年与巴金等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后在福建、四川等地担任大学教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从事编辑工作。1956年调广州暨南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译著有契诃夫戏剧《万尼亚舅舅》《海鸥》和屠格涅夫的《前夜》等。巴金(1904-2005),原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工作。解放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译著有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屠格涅夫的《处女地》《父与子》和中短篇小说等。
目录
前夜
父与子
……[看更多目录]
文摘父与子
。“喂,彼得,还看不见?”问话的是一位年纪不过四十出头的绅士,在一八五九年五月二十日那天,他穿一件带尘土的外衣,下面露出一条方格纹的裤子,光着头,从某某公路上一家客店里出来,站在低台阶上。他正在跟他的听差讲话,那是一个脸蛋滚圆的小伙子,下巴上长了些淡白色的柔毛,一对小眼睛没有一点儿眼神。这个听差,他向丰的一切——他耳朵上的那只蓝色宝石耳环,他的产颜色不匀的、擦油的头发,以及他的文雅的举止——总之,这一切都显出来他这个人属于时髦的、进步的一代,他敷衍地朝路上望了望,回答道:“老爷,看不见,一点儿也看不见。”“看不见吗?”绅士再问一句。“看不见,”听差又回答一遍。绅士叹了一口气,就在一条小凳上坐下来。我们现在趁绅士弯着腿坐在那儿、带着沉思的样子朝四周望的时候,把他向读者们介绍一下。他的姓名是尼可拉·彼得罗维奇·基尔诺夫。他的产业就在离这个客店十五里的地方,这是一片有两百个农奴的上好的田产,或者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把地分给农民,创办了所谓“农庄”以后的廉洁——二千亩的田地。他的父亲,一个参加过一八一二年战役的将军,是一个识字不多的粗人,不过人并不坏;这是一个道地的俄国人,他的一生都消磨在军队里面,起初做旅长,后来升任师长,经常驻扎在外省,他在那些地方靠了他的官职成了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尼可拉·彼得罗维奇跟他的哥哥巴威尔一样,生在俄国南部(我们以后再谈巴威尔的事情),十四岁以前他一直在家里念书,接触的尽是此平庸的家庭教师、不拘礼节却又会奉承的副官和其他的联队的和司令部的军官。他的母亲是柯利津家的小姐,出嫁以前闺名叫做Agathe,可是做了将军夫人以后便改称阿嘉浮克列亚·库慈敏尼西娜·基尔沙诺娃,完全是所谓“官派十足的将军夫人”一类的女人。她戴的是十分讲究的帽子,穿的是窸窣作响的绸衣,在教学里总是她抢先走到十字架跟前;她讲起话来声音很高,而且讲个不停,她还要她的孩子每天早晨吻她的手,晚上她照例要他们祝福——总而言之,她过得十分快乐如意。尼可拉·彼得罗维奇虽然并没有丝毫勇武的表现,而且还得到了“胆小鬼”的绰号,可是他因为是一位将军的儿子,便不得不学他的哥哥巴威尔的榜样,也去报名入伍;可是就在他得到任命消息的那一天,他跌坏了一只腿,在床上躺了两个月,好起来他却成了一个“瘸子”,那是一辈子医治不好的了。他的父亲只好从此断念,让他去做文官。等到他有了十八岁,父亲便带他到彼得堡去进大学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