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览(套装全五册)
分類: 图书,文化,文化专题研究,饮食文化,
品牌: 余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页码:1750 页
·出版日期:2002年
·ISBN:9787810567367
·条形码:978781056736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5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华文化的精华,涵盖在儒释道三教中。儒教对于现世那肯定积极的态度及其与自然和谐并存的主张,道教的淡泊超逸及对现世快乐的执著追求,佛教的随顺自然及其慈悲和平的教义,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中国人的血和肉,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无论是饮食文化、茶文化,还是民俗文化均体现了这一点。茶馆是饮食体系的一部分,是茶文化的载体,是民俗文化的一个体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是由这些共同铸就而成的;同时,茶馆又反作用于这三者,构成一个互动的、共进的过程。
茶馆,是供人们休憩、娱乐、消情遣兴的场所。儒教的和合、道教的世俗、佛教的慈悲,使得以和为贵的中国人,将代表东方人情调的茶馆,塑造出迥异于西方人咖啡馆的氛围。悠闲、舒适、轻松、祥和,是中国茶馆特有的环境气氛,使身处其中的人总在一种自由、亲善、清静、无为的心态之中,体味于尘世烦嚣中难以体味到的人性美与人情美,体会其间的幽雅或热闹,享受其中的世俗之乐,听那千奇百怪的事,看那形形色色的人,品味其间弥漫的茶韵、文韵、音韵、情韵和世韵。
茶馆是时代的折射和浓缩,唐人的豪放,宋人的精细,明人的雅致,清人的闲散,都定格在了中国象形文字的无声画面中,当然还包括那个时代的世风民情。从古代的茶馆到而今的茶艺馆,现代人如何在其中展现自己的风情,如何接上这段画面,如何延续这段历史,如何装扮这个小社会,则还需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余悦,祖籍江西省新建县,1951年2月26日出生于武宁县。
现任江西发避孕药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顾问,南昌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任美国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和宋代文化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已出版著作和发表论文300万字,主编和编辑书刊1200万字,28次获得全国、华东地区和省级成果奖或著作奖,独著茶文化方面专著《问俗》、《研书》、《中国茶文化流变简史》《中国茶的外传与外国茶事》,主编《中华茶文化丛书》、《中国茶叶艺文丛书》、《中华当代茶界人辞典》等。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担任《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总主笔,主编《茶艺师》全国统一的培训鉴定教材。
应邀多次到美国、韩国、泰国和香港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并任美国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副主席,香港国际茶文化学术研讨会主持人。其论文和著作的学术观点多次被中国和日本、韩国、法国的专家学者引用,现正主持由中国和日本联合进行的茶文化研究课题。
目录
中国茶饮
总序 不老的茶文化
引言 喝好每一杯茶
第一章 千里之行茶饮路
——中国茶饮历史
一 神农初识仙灵草
二 唐宋相继煎点茶
三 明清瀹饮为朱权
第二章 茶饮之花开千树
——茶饮功能与类型
一 修身养性志趣高
二 众说纷纭话类型
三 茶艺风韵漫古今
第三章 万般之始惟有境
——品茗环境
一 境之为先古人说
二 竹雨松风山水间
三 茶馆茶室情亦浓
第四章 备茶选器细酝酿
——冲泡之前
一 六大茶类争斗妍
二 兔毫紫砂况风流
三 品水扫炉试晓烹
第五章 慢品细啜真天味
——冲泡与品茗
一 凤凰点头泡香茶
二 礼仪之邦习品茗
三 饮茶风俗总相别
第六章 奇风异俗话茶饮
——少数民族的饮茶
一 万状风情在云南
二 百法齐陈的南方
三 北方民族的豪饮
第七章 异域他乡遇故知
——中国茶饮在海外
一 茶道清雅亚细亚
二 异彩纷呈的欧洲
三 各居胜境拉美洲
结语 环球的耕
后记 天赋识灵草,寄与爱茶人
中国茶馆
总序 不老的茶文化
引言 茶馆风情漫古今
第一章 茶传千古香满楼
——中国茶馆流变
一 观澜索源 唐代茶馆
二 日升月恒 宋代茶馆
三 神秀造化 明清茶馆
四 夕照高楼 近代茶馆
第二章 芳茶溢味播九区
——中国茶馆种种
一 情采自凝素茶馆
二 洋洋大观荤茶馆
三 一片丹心施茶亭
第三章 风尘洗尽换新颜
——当代茶艺馆
一 从茶馆到茶艺馆
二 荟萃一堂茶艺馆
三 知识经营茶艺馆
四 沉鳞竞跃茶艺馆
第四章 新芽一粟叶间藏
——茶馆印映大千
一 契合灵妙 茶馆用语
二 衔华佩实 茶馆风俗
三 圆融通博 茶馆功能
四 形形色色 茶馆中人
第五章 茶烟一缕袅细香
——中国茶馆拾趣
一 宝鼎茶闲 文中茶馆
二 叶嘉吾友 茶馆轶事
三 天机云锦 茶馆茶联
四 珠辉玉映 茶馆取名
结语 归去来,随处是蓬莱
后记 初识馨香
中国茶疗
总序 不老的茶文化
引言 两腋风生 欲上蓬莱
——中国茶疗的益身之术
第一章 茶中圣物 万病之药
——中国茶疗概况
一 悠远历史的传承
二 当代科学的闪光
三 别样多姿的特点与方法
第二章 饮茶科学 点点滴滴
——茶疗与科学饮茶
一 茶与人生保健
二 科学饮茶之要求
三 饮茶注意之禁忌
第三章 茶疗药方 惠泽众生
——茶疗内外科验方
一 治内科病之茶疗方
二 治外科病之茶疗方
三 治癌症之茶疗方
第四章 疗疾茶药 与人实多
——茶疗专科验方
一 治五官、皮肤科之茶疗方
二 治妇科之茶疗方
三 治儿科之茶疗方
第五章 养生之道 岂可少茶
——茶疗养生实用方
一 茶中保健疗方
二 茶中抗老疗方
三 茶中美容疗方
第六章 茶疗食疗 强强联手
——茶之“药食同源”
一 中国食疗之原则
二 中国茶菜与茶宴
三 日常茶点与茶食
结语 怡情养性 太和之境
——中国茶疗的文化思考
后记 人生只需一杯茶
中国茶典
总序 不老的茶文化
引言 叶嘉飘香 典存人间
第一章 经史文库 浩渺无边——中国茶事典籍谫论
一、茶经传千古
二、茶史流美名
三、茶文垂后世
第二章 诗采撷英 韵味悠扬——中国茶事典籍别说
一、古朴率直的唐前茶诗
二、异彩纷呈的盛唐茶诗
三、清丽可人的宋元茶诗
四、感人情怀的明清茶诗
第三章 茶词曲赋 情趣独显——中国茶事典藏清谈
一、独领风骚 清丽茶词
二、别具一格 悠扬茶曲
三、异军突起 洋洋茶赋
第四章 民间艺术 各显其能——中国茶事典藏大观
一、一杆画笔寄茶情
二、方寸之间托茶意
三、茶事楹联高高挂
四、茶谜茶令面面观
第五章 名人百姓 与茶相约——中国茶事典故撷英
一、名人名茶趣说
二、茶人茶话笑谈
三、茶中趣事杂话
结语 上下数千年 茶典泛浩浩
后记 浮华掠影茶青青
中国茶韵
总序 不老的茶文化
引言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中国茶韵诠释
第一章 世俗风尘 真人本色——中国茶俗的历史破解
一、古代文明的升华
二、走向理智的道路
三、万古风流的组合
第二章 人伦情味 生生之证——中国茶俗的理性考察
一、生存哲学的物化
二、生活理想的抉择
三、生命意识的蕴涵
第三章 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中国茶艺的美学特质
一、由形入神的感物
二、以人合天的观悟
三、恒常之处的省思
第四章 返本开新 咏味性情——中国茶艺的传承审视
一、走向自珍的境界
二、引譬连类的体认
三、历久常新的基石
第五章 探幽揽胜 吾道自适——中国茶道的运行轨迹
一、众说纷纭释茶道
二、相承相异析交融
三、价值取向的多维
第六章 万川之月 殊途同归——中国茶道的思想内核
一、传统底蕴的“基因”
二、“人道”精神的超升
三、回归本源的契合
结语 弦外余音 生命共感——中国茶文化的新世纪走向
后记 “一壶知雅”
……[看更多目录]
序言春花秋月无情,沧海桑田巨变。
自古以来,世上只有千年树,世间难见百岁人。虽然随着科学的昌明,人们的寿命大为增长,但百岁高寿依然只占少数,为人追求。
然而,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假如从神农时代算起,已有四五千年的悠悠岁月;假如从陆羽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算起,也有一千多年的漫长时光,依然历久弥新,生生不已。
在地球上的许多国度,都发生过文明的“颠覆”;
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都发生过遗传的“断裂”。
那么,中国茶文化究竟有着怎样不老的“基因”?
文摘二、兔毫紫砂竞风流
要泡好一壶茶,使茶的固有品质能够充分地显现出来,除了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之外,还需懂得选择合适的茶具。中国茶具的出现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陋到精巧的过程。
茶具的产生与发展和饮茶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茶被人们认识到利用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茶的使用都处在药用和羹食的阶段。这种状态根本不可能产生饮茶的器具。只有在茶的功用发展到作为饮料时,茶具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所以说,茶具是“茶之为饮”的结果。
但是,在饮茶开始之初,人们对茶作为饮料或作为食物的区分并不是很清楚,再加上物资的匮乏,所以茶器与食器甚至酒器混用是十分自然的现象。当时的史料记载中并无有关饮茶器具的内容似乎说明了这一点,与食、酒的混用使茶具无法成为人们专门记述的对象。那么,古代从何时开始出现专门的饮茶器具?
后记天赋识灵草,寄与爱茶人
壬午年初,跟随余悦教授学习民俗学,才开始对中国茶文化有所接触,但也仅止于皮毛。蒙余悦教授推荐,写《中国茶饮》一书,从初识玉颜到著文20万,不过数月,如此重任,于我实在是仓促上阵,临阵磨枪,今日完稿,颇觉汗颜。
从对茶的懵懂无知到初相识的惊叹与艳羡;从一步步地深入了解到如今的喜爱。忆及写作过程之中,每写至一处前所未接触的内容与知识,在内心深处总是扬起一份激荡的感情。当我沿着中国茶饮悠久的历史一路走过时,在梦中我与茶圣陆羽一起对啜品茗;当我初涉古人对环境的要求时,在梦中我在松风竹雨之中与友共品香茗;当我学会识别六大茶类时,在梦中我成了品茶的专家;当我与兔毫盏、紫砂壶初会时,景德镇、宜兴成为我向往的地方;当我一一介绍天下宜茶之水时,遍访名山名泉品茗又是我心头挥之不去的梦想。诸如此类的感情令我思潮起伏,感慨万千。现在,终于到了完成的一天,然而,几个月来纷纷扰扰的想念与忧思又怎能轻易将之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