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新闻与传播学博士文丛)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品牌: 蔡静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页码:12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4356190/9787504356192
·条形码:978750435619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闻与传播学博士文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以流言的产生、传播和消失为经线,以流言作为信息和意见的双重属性为纬线,描绘了流言作为社会传播过程的完整面貌,并探讨了其控制方式。作为流言研究在传播学语境中一次整合的尝试和流言的中国研究的一小步,《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将是一个长期研究的开始。
作者简介蔡静:1978年生于江城武汉。1996年入读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其间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进行策划实习;2003年获得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硕士学位,并考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12月受世界舆论研究协会邀请于香港大学参加年会,作了题为《流言:阴影中的社会舆论》的英文演讲,并获得香港"南华早报"奖学金。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研究课题《流言传播与风险社会一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考察》获得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一等奖,并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传播与文化教程》的编纂工作。
目录
序:中国流言研究的成功之作
自 序
第一章流言的认知:变形中的信息
第一节流言的界定:经典定义及其修正
第二节流言的类型:多样标准与特殊类型
第二章流言的产生:多重视角的整合
第一节功能主义视角:流言的产生公式及其补充
第二节精神分析视角:流言与集体无意识
第三节认知与记忆:流言产生的个体心理要素
第三章流言的传播:双重属性的交流
第一节流言内容变形:信息背后的意见指向
第二节流言传播渠道:人际传播中的双向互动
第三节流言的中转:信息推动和意见交流
第四章流言与大众媒介:信息竞争与渗透
第一节知情的延伸:流言传播与大众媒介间的信息竞争
第二节渠道的跨越:流言传播与大众媒介间的信息渗透
第五章流言与舆论:大多数是否沉默?
第一节 “沉默的螺旋”:舆论形成中的媒介强势
第二节流言:“螺旋”之外的声音
第三节流言与舆论的互动:被挑战的“螺旋”
第六章流言的消失与控制
第一节流言的消失与休眠
第二节流言的控制:多层次抉择与制度安排
结语流言研究对转型中国的特殊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及论文评阅意见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国流言研究的成功之作
当蔡静的博士论文即将付印并嘱我为这本新作写几个字的时候,正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生效(自2008年5月1日起)。将流言研究同信息公开放在一起思考,倒颇有几分情趣,也确实值得认认真真地思索一番。
坊间有言日:"大道不通小道通。"新闻媒介由于政治不开明而无法满足民众的知情需求,这也不能刊登,那也不许发表,是谓"大道不通"。于是乎,小道消息满天飞,传言流言四起。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在一个民主不开放的社会里,小道消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几年,实实在在正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建设阳光政府和阳光执政党,如列宁所说的那样,让政府生活在玻璃罩之下。党的十三大强调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试想,如果我们执政党果真能够做到这一条,而且做得很出色,那小道消息还会有市场吗?所以。2003年"非典"在全国蔓延时,小道消息不胫而走,于是一些学人又大声疾呼:谣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智者。
然而,止于公开,止于智者,也得有个过程,调适和改革也需要时间。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广的疆域,这么重的历史欠债,实施如此大幅度的社会转型,政府和民众都需要决心、耐心和韧劲。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需要深入地观察和探讨流言本身形成的条件、土壤和发生的机制。只有对流言发生的原因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方能对症下药,科学地面对,有效地防范,及时地化解。蔡静的博士论文,从这方面先他人而啃了这块硬骨头,初步弄懂了其中的一些规律。
文摘这样,流言的传播会有两种后果,如果流言能完全填补人们的信息空白,消除不确定性,那么它可能起到控制不安的作用;否则,如同“妖怪型”流言和敌意型流言,反而会引发新的更大的不安和恐惧,又寻求新的解释和举措,流言传播中的“滚雪球”效应,就来源于此。控制流言的难度极大,原因也在于此。最后,除非有决定性的证据或者不安心态消除,流言极难消失。
第二节 精神分析视角:流言与集体无意识
精神分析取向对流言的研究更关注流言产生背后广大的心理图景,尤其是“无意识”领域。
“无意识”这一概念来源于弗洛伊德,它是指与个人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不被人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如遗忘的记忆、不愉快的经验、潜抑的愿望与动机,等等。弗洛伊德的同事卡尔·荣格发展了这一概念,提出了另一种无意识形态,即“集体无意识”,它是指“在人类的无意识中还有一部分是超越了个人后天生活经验的不依赖于个人经验而存在的,它是带有超越个体乃至民族、种族的具有全人类的普通性与集体性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无意识”。①按照荣格的理论,这种心理活动最早是从人类的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它使得人们常常会以与自己祖先相同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对某些事物作出反应。比如它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们常常对黑暗、蛇等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而并不需要后天经验的获得,这恐怕是源于祖先的长期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对黑暗与蛇的恐惧。“集体无意识”的发现,表明人类在精神生活上具有某种一致性,人与人之间在精神深处是一体的。群体行动的一致性,其心理渊源可以由此追溯。
荣格对流言的研究就贯彻了这一视角。在他有关流言的早期论文中,他把流言分为两类:一种是普通类型的流言,它反映的是暂时的情绪感受和个人要求;而另一种,他称之为“意象型流言(visionary rumor)”,它反映的是集体的需要,②它包含着被众人分享的深层意识,其中就有集体无意识的部分。
后记以研究为业,是丰富而又寂寞的,思想-的碰撞和徘徊赋予时间以色彩,但堆积如山的资料又使人常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感。从进入博-2学习的那一天起,我就对''研究"跃跃欲试,但只有在真正接触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后,我才渐渐感觉到了"研究"的分量。那是需要全情投入的生命历程,是思维、毅力和热情的凝聚,而且,永远没有终结,每一次研究的结束都蕴含着下一次研究的开端。
对我而言,"流言"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变化多端和潜伏泛滥。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它带领我进入了一个习焉不察的领域--大众媒介之外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传播,特别是人际传播领域。在地球成为村庄的时候,当媒介融合使个体超越时空彼此联结时,重新思考个体间的信息传递的意义,以及个体与对群体乃至社会的关系,正当其时。
2006年秋进入博士后研究,我有幸更从容地来探讨中国语境下的流言传播问-题,因此在不断的探索中也对原来的研究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希望新鲜资料的进入,能有益于这一问题的拓展。
研究于我仿若山行,碧山葱茏,千岩万转,水泽清音,道阻且长,襟袖风来偶回首,月明海上烟霞生。幸而有此生涯!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停笔之际,忆及师长亲朋,岂不感怀!
我的博士导师复旦大学童兵教授,从选题之初到初稿新裁,百忙之中仍不忘监督教诲,到完稿之时,因我愚钝,更添繁难,感念于心,不敢或忘!
武汉大学的李卓钧教授、单波教授;复旦大学的胡守钧教授、刘海贵教授、孟健教授、黄旦教授、黄瑚教授、殷晓蓉教授、李双龙副教授、杨击副教授,常为教 诲,多有启发,对老师们给我的每一次帮助,我铭感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