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这些人1:刘邦卷(历史软阅读书系)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综合,
品牌: 墨香满楼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2227046/9787802227040
·条形码:978780222704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历史软阅读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汉朝这些人1:刘邦卷》一书运用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手法,用幽默的语言演绎汉朝历史,调侃的风格解析汉朝史实,希望能"深入浅出"地将这段历史讲述给大家。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撼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何谓刘邦,何谓项羽,如果项羽不是个英雄,他就会当上皇帝;如果刘邦没当上皇帝,他就会继续当他的流氓;如果流氓没遇到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一批猛人,《汉朝这些人》就不会这么带劲——原来,历史小说也可以写得这么好看!
媒体推荐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汉朝这些人》是历史白话文普及的一篇佳作,感觉这本书又成了我对白话历史认识的一个里程碑,原来不仅明朝的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汉朝的历史也可以写得毫不逊色,谁是英雄,谁是草莽,汉朝人物的磅礴与大气尽在书中展现。
——文学硕士张雪蓉
如果项羽不是个英雄,他就会当上皇帝;如果刘邦没当上皇帝,他就会继续当他的流氓;如果流氓没遇到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一批猛人。《汉朝这些人》就不会这么带劲——原来,历史小说也可以写得这么好看!
——著名畅销书作者郭珂
文章以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小说方式为我们讲述了200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我发现作者很注重从人的深层心理来分析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人物的性格描写也很有意思。作者以现代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去无限地接近古人,想给人们展示一个很现实的历史。普及汉朝历史的话,此为首选之读物!
——首师大历史系研究生赵树龙
编辑推荐历史原来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更精彩新浪网首页连载推荐。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汉朝这些人1:刘邦卷》2008年史书卖场将爆出最大亮点,墨香满楼PK当年明月。
目录
第一章浪荡少年
出生
几个重要的朋友
第二章终于有点儿正事干了
亭长之职
终于娶上了媳妇
第三章奄奄一息的帝国
秦末纪事
嬴政死了
致命诱惑
第四章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陈胜
6个月的富贵梦
第五章大家都来造反吧
把造反进行到底
名门之后:项梁、项羽
刘邦也造反
第六章帝国反击战
章邯VS项梁(一)
章邯VS项梁(二)
宋义挂帅
兵分两路
第七章大决战
决战前的序幕
巨鹿:一切都在这儿解决吧!
鼓起勇气前进吧,士兵!
第八章秦帝国灭亡
刘邦西进
大秦之死
第九章无冕皇帝项羽
刘邦在关中
坑杀事件
就请吃顿饭而已
火烧咸阳
项羽大封天下
第十章争霸前的准备
想跑的都跑吧
韩信
再一次进军关中
最先扯起反楚的大旗
陈平
第十一章楚汉争霸
第一架:彭城会战
韩信平中原
离间
成皋争夺战
广武山下的对峙
韩信突然成了第三者
刘邦的最后总动员
项羽的末路:垓下会战
古典理想主义的失败
第十二章建国
封赏
做皇帝还是蛮威风的
刘邦的面子工程
第十三章诛杀异性诸侯王
韩信之死
彭越之死
英布之死
同性诸侯王
第十四章征伐匈奴
匈奴
白登之围
第十五章刘邦最后的那些日子
废立太子的争斗
英雄的归宿
……[看更多目录]
序言历史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过去,它像一座厚厚的坐基一样承载着我们的今天以及未来,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任何人类的活动,都在历史中记载。
但是可悲的是现在的不少人对历史知识的缺乏到了令人可笑的地步,年轻人中能把周朝到清朝的顺序排清的人不是太多,如果谈到一个朝代具体的事情,能插上嘴的人就更寥寥无几了。
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而又不得不出现这样的情况。
大部分人认为历史是死的,是过去的事情,事实上了解历史的人恰恰不是这么认为的,历史是过去的事情,但它却不是一潭死水,那些过去的事情和过去的人都在历史的石头上画出各种各样的记号,而这些记号更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决定,他们的功过成败至今依然在上演。社会在进步,但人的本性发展得却很慢,那些历史上的经验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那些历史上的教训依然值得我们去回避。这是不该出现漠视历史的原因。
但是人们不了解历史,不能把责任都推给群众,大部分人都出了问题那肯定是别的地方出了问题,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史学家出了问题,他们记载历史的手法过于老套,我们的文化发展了,从古文发展成了白话文,而大段大段的古文记载着实没有多少群众看得明白,这也是人们愿意看电视了解历史而不愿意看书的原因之一,而历史剧往往不够准确。现代的历史学家更喜欢用“非常”具有学术味道的语言来记载或者“翻译”之前的历史,他们从不考虑读者能否真正读懂这些学术语言背后的故事,那么有没有一种全新的写法既能让读者了解那段历史而又不觉得枯燥无味呢?
本书的作者给了我们答案,历史是可以写得很精彩的。
80后的作者,用80后的眼光和语言写出了适合大多数读者阅读的历史,这是第一本用白话文演绎汉朝的历史著作,其中幽默的语言和现代的笔法让我感觉原来历史可以和我们如此的接近。
文摘第一章、浪荡少年
出生
一切故事还是让我们回到那个遥远的公元前,回到这个故事的起点,回到开创这个故事的那个人——刘邦吧!
时间:公元前256年的某一天;
地点:秦泗水郡沛县(今天的江苏省沛县)。
有那么一户叫刘太公的人家生了个男婴,不错,这个男婴就是刘邦。不过,此时他还只叫刘季。在《史记》或班固的《汉书》中,都没有刘邦名“邦”的记载,我们分析可知,刘邦当时应该是认为刘季这个名字不够气派,所以才将其名改为“邦”。“邦”是“国”的意思,多气派。但这个名字究竟是在当汉王的时候起的还是即帝位以后起的,就无法考证了。
通过这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父母给的名字并不重要,自己起的名字才重要。如果他继续叫刘季,充其量这一生也就是“四把手”,做不了一把手,而“邦”这个字,有“国家”的意思,或许名字和他一生的成就有一定的关系。这也许就是大多名人都改名字的原因吧。
似乎已经成了中国古人人物传记的通病,每个大人物出生时总是要和其他人要不一样!这位后来的刘老大也是如此。据传说,其实也就是据他父亲刘太公说,刘邦是他娘一次在沼泽边上睡觉时和一条蛟龙所生!这可不得了,刘邦直接从人子奔到了神子,那地位上升了可不是一两个级别!神的儿子做皇帝当然是理所当然了!
估摸着这位刘老太爷写过什么类似《我的伟大儿子》之类的回忆录。就算没写过,肯定也说过,而且是逢人就吹、遇人就侃当年我儿子出生时如何如何……最后,不管是出于什么政治因素,反正在高层的默许之下,进入了官方史料,之后又进入了《史记》之中,一直流传到后世,流传到现在。
《史记》是这么记载的,我们转载如下,供各位看官欣赏: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通,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这段记载有拍马溜须的嫌疑,在后面的书里会详解介绍司马迁写史记时候的历史背景。理解那段背景,就不难理解如此“野史”能进入《史记》的原因了。
好了,书归正传。不管史书上怎样描述,刘邦就这样出世了!
童年时期的刘邦是在比较悠闲的时光中度过的,而且一直持续到35时他当上了一个所谓的基层小官——泗水亭长。
在这整整35年中,他的老小地位帮助了他。在农家,老大、老二之类都是要陪老爹下田工作的,而且平常家里杂活之类的,也轮不到家里的老小刘邦。然后再让我们打开地图,找找江苏这块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