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权经》

分類: 图书,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管理指南,
品牌: 冯道
基本信息·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页码:26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255019X/9787802550193
·条形码:978780255019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解读》:《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作者简介冯道,字可道,瀛州(今河北河间)景城(今河北交城县东北)人。冯道遭逢乱世,历经五朝(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先后侍奉过十个君主,都高居宰相之位。冯道是权力场上真正的不倒翁,被人称为"中国古代最成功的权力大师"。
马树全,著名古籍专家,在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经典上成绩显著,代表作有《罗织经》、《荣枯鉴》、《止学》、《度心术》、《守弱学》、"予学》、《解厄学》、《势胜学》等。《罗织经》、《荣枯鉴》曾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府部门高级官员、企业总裁班的培训教材,其作品多次列入畅销书排行榜。
编辑推荐《解读》:"熟读《权经》,必有大成也。"
——(宋)寇准
"权之秘,冯道尽道也。恃之无畏,行之无蹇。"
——(明)王阳明
"冯道竟然先后为十个君主干事,他的本领自然远不止油滑。"
——余秋雨
目录
卷一 求权
●封建专制时代,拥有权力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2
●想跻身权贵,穷人要付出不懈地努力/5
●欲望是成功的原动力/8
●思想决定着一个人的努力方向 /ll
●手段不能不用,又不可滥用/14
●封建时代强调人治。无人提携。这是最大的先天不足/17
●有功不一定有权.这是封建官场的潜规则之一/20
●揣摩上司的心理,是求取权力的一项致胜技能/23
●在封建时代,小人得志,君子多难/26
●在封建官场,做违心事、说违心话是不可避免的/29
卷二 争权
●把权力视为谋利的东西,自不能保有平常心了/32
●争权是许多人的被迫行为/35
●迷信权力是封建时代的通病,也是其残酷现实的真实反映/38
●缺少智慧只能成为权力场上的牺牲品/42
●弱者要暗中积蓄力量,运用适当的方略/45
●对年轻人多些宽容。不把事情做绝/49
●权力人人凯觎.却不可明争/52
●公开说的假话不可相信,具体的作为才能反映真实的内心/55
●身为下属,无论立有多大的功劳,也不能直接要权/57
●以退为进是争权的上策/60
卷三 用权
●善于运用权力的人,能把权力运用到极处/66
●有职无权,它带给人的往往是莫名的羞辱/69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时的拥有它并不见得是件好事/72
●只有君子才可托付大任 /75
●权力并无过失。重要的是它掌握在何人手里/79
●造福百姓不能没有权力做依托/83
●为祸天下的多是拥有大权的小人/86
●拥有权力不一定拥有权威/89
●诚实坦率并不会影响当权者的形象/93
●当权者放下身架。制造祥和,这是建立功绩的前提/96
卷四 固权
●权力需要时时呵护,否则便会易手/100
●不克服人性的弱点,是无法巩固权力的/102
●治敌最忌心慈手软。没有决心/106
●权力的基础是百姓拥戴/109
●成功最能迷住人们的双眼。让人看不到种种隐患 /112
●成大事者需要历练和考验/116
●单枪匹马承受不住打击/119
●改变自己的性格不易,不妨掩饰自己的性格/123
●抓大放小是智者的抉择/126
●权力要与人分享/129
卷五 分权
●权力绝不是有益无害的/134
●不把别人的路堵死,自身才会无恙/137
●事事揽权逞强得不偿失/140
●人的因素始终是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143
●信赖善者才能无悔无恨/145
●平安无事永远是个假相,忧患始终处在潜伏之中/148
●权力是可以拆分的,也是可以换来他人的忠诚的/151
●舍不得予人荣耀,就是一种狭隘意识/154
●看不到眼前的困境。只能愈加困窘/157
●人不能孤立地坚守信条/160
卷六 夺权
●上下猜忌,上司要负主要责任/164
●小人始终是权力的最大威胁/167
●表里不一不是小毛病/170
●把功劳挂在嘴边,如此之人必是贪权之辈/173
●无止境地吹捧,背后必是包藏祸心/176
●下属一旦野心养成,第一个受害的当是上司自己/179
●在封建专制时代,拥有道德和正义的名义并不能保证夺权成功/182
●小人之间的夺权,参与其中就会厄运临头了/185
●人生不能抉择有误/188
●不能夺取人心。到手的权力终会失去/192
卷七 拒权
●热衷权力的人都难称君子/198
●拒绝权力对读书人来说也许是件幸事/201
●把权力当作交易品.牺牲定是巨大的/204
●贪恋权力往往使人丧失理智 /207
●不中小人的诡计,就要把权力看轻、看淡/210
●不可见权就抓,而置自身的危险于不顾/213
●接受虚权的人往往是他人操弄的对象,216
●侵犯上司的权力是封建官场最不能容忍的大罪/219
●让下属有权有责.这样的上司才是最有见识的/222
●不守规矩可以成为英雄.却要为封建官场所排斥/226
卷八 让权
●远虑必须表现在当下/232
●做官是有尽头的/235
●任何东西都不该束缚住人的手脚/238
●舍命不舍权是小人的性格,也是他们走向灭亡的直接原因/24l
●一味害怕失去权力,反会使自己举止失当/244
●权力场上从来就没有例外/247
●让权是最好的释疑消灾之法/250
●对权力贪婪,只能导致无情无义/253
●掌握大权的人应是最有实力的人,这是封建官场的规则之一/256
●人生重在有为,这才是赢得不朽名声的唯一倚仗,259
……[看更多目录]
序言历经五朝、先后侍奉过十个皇帝而皆居宰相高位的冯道,无疑是封建时代的一个"奇迹"。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冯道却打破了这一"定律"。成为权力场上真正的"不倒翁"。无论从任何角度.冯道都是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渴望权力和获得权力始终是两回事,"纸上谈兵"者,难以掌握其精髓。更何况,有关权力的学问向来是十分玄奥的。又是秘而不宣的,人们要一窥全貌。察其窍要。实不是件易事。
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
文摘益州刺史王溶是主战最坚决的人,他这时给武帝上书,分析说:
"吴主孙皓荒淫凶恶,吴地朝野上下无不怨声载道。这种形势对我军伐吴十分有利,机不可失啊。如果现在不及时行动,局势变化了,困难更会增加。假如孙皓突然死掉,改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那么吴国就会由弱转强,焉能图之?臣造船已有七年之久.天天都有朽烂的。不能再拖延了。"
武帝被王溶的奏书打动,于是决定伐吴。王溶统领军队,一路攻来,战无不克,直抵建业。吴主孙皓率举国皇室、臣僚投降,吴国灭亡了。
王溶立下如此大功。心中自然得意,他对手下将领说:
"如今天下一统,皆是我军将士浴血奋战所换来的,皇上一定会重重封赏我们,你们就等着升官晋爵吧!"
王溶军中一位谋士对他的这番表白感到担心,他对王溶说:
"将军虽有大功,但也不该由己口说出,这样会让皇上不悦啊!做臣子的当把功劳归于皇上,这样方保无虞。"
王溶并不在乎这个细节,他一笑道:
"功劳确是我军将士所立,如果不说将士,只说皇上,不是太虚伪了吗?我这是实话实说,皇上哪里会怪我呢?"
不久,接连发生的事让王溶震惊了。先是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他交司法部门论罪。后又诬陷他攻人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宫的珍宝。
王溶十分气愤,他面见武帝说:
"臣立有大功,虽不求封赏,但也不能遭人诬陷。我军将士九死一生,不能受此不白之冤,请陛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