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8中国优秀散文(1978-2008中国优秀作品选系列)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综合,
品牌: 孙郁
基本信息·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页码:35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2443954/9787802443952
·条形码:978780244395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1978-2008中国优秀作品选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1978-2008中国优秀散文》是一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优秀散文的选编之作,由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先生担任主编。1978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拉开了中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也全面唤醒了文学界。一批新人新作喷涌而出,一批老作家也枯木逢春结出新果,焕发出了强劲的文学生命力,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风靡一时且能传之久远的散文精品。
作者简介孙郁,1957年生于大连市。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记者、研究员。现为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主要著作有《鲁迅与周作人》《鲁迅与胡适》《百年苦梦》《在民国》《鲁迅与陈独秀》《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张中行传》等。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当代文学评论。
编辑推荐时值改革开放30年,回头对这一时期的散文佳作进行梳理,不仅是对30年来散文作品的重新回顾和评价,更是对30年来散文发展趋势及发展脉络的厘清、把握和思考,有助于《1978-2008中国优秀散文》读者在微观层面细细品味文学之美的同时,亦能从宏观层面上对30年来中国散文的发展有个笼统的把握。
目录
序近三十年的散文
怀念萧珊
幽径悲剧
酒旗风暖少年狂——忆陈独秀先生
谈梁遇春
鞋的故事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诸暨
晨光
“爱”的悲剧——忆萧红
我心目中的丁玲
冒险记幸
心灵独白
遗狂篇
没有地址的信
三松堂断忆
何期执手成长别
我已经死过三次
游狮子山记
未完成的人与乐——说舒伯特.
有情的顽石:保罗·安格尔的诗
哦,你是我的父亲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人生几度秋凉
南乡问画记
乡土
一个王朝的背影
清洁的精神
成年礼
听风楼记——怀念冯亦代伯伯
草戒指
明暗之间
戊戌年的铡刀
沉默的大多数
夜行者梦语
我跳舞,因为我悲伤
我与地坛
商州又录
笑谈大先生
乡村电影
太阳底下的事
简朴生活片断
一个人的村庄
安吉,哦,安吉
大地上的事情
二十六个字母
……[看更多目录]
序言1
时光倒回到三十年前,我还是一个懵懂的青年。那时眼里的好文章,现在看来不免文艺腔的盘旋,也曾激动过自己的心,想起来有许多可感念的地方。历史是人的心绪的组合,以文字的方式存活着。这些文字深浅不一,每个时段都仿佛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现在,在与这些记忆相逢时,就感到了不同的灵魂的闪现,好像那个驶去的时代飘然而至了。
汉语言在二十世纪遭遇了不同的命运,从文言到白话,从平民语到文人笔墨,从党八股到小布尔乔亚之文,它实际已拥有了多种可能。实用主义一直是汉语身上的重负,以致其审美的功能日趋
文摘怀念萧珊
一
今天是萧珊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六年前的光景还非常鲜明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一天我从火葬场回到家中,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过了两三天我渐渐地安静下来了,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我痛苦地想,难道给关了几年的“牛棚”,真的就变成“牛”了?头上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思想好像冻结了一样。我索性放下笔,什么也不写了。
六年过去了。林彪、“四人帮”及其爪牙们的确把我搞得很“狼狈”,但我还是活下来了,而且偏偏活得比较健康,脑子也并不糊涂,有时还可以写一两篇文章。最近我经常去火葬场,参加老朋友们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大厅里,我想起许多事情。同样地奏着哀乐,我的思想却从挤满了人的大厅转到只有二三十个人的中厅里去了,我们正在用哭声向萧珊的遗体告别。我记起了《家》里面觉新说过的一句话:“好像珏死了,也是一个不祥的鬼。”四十七年前我写这句话的时候,怎么想得到我是在写自己!我没有流眼泪,可是我觉得有无数锋利的指甲在搔我的心。我站在死者遗体旁边,望着那张惨白色的脸,那两片咽下千言万语的嘴唇,我咬紧牙齿,在心里唤着死者的名字。我想,我比她大十三岁,为什么不让我先死?我想,这是多么不公平!她究竟犯了什么罪?她也给关进“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小纸牌,还扫过马路。究竟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她是我的妻子。她患了病,得不到治疗,也因为她是我的妻子。想尽办法一直到逝世前三个星期,靠开后门她才住进医院。但是癌细胞已经扩散,肠癌变成了肝癌。
她不想死,她要活,她愿意改造思想,她愿意看到社会主义建成。这个愿望总不能说是痴心妄想吧。她本来可以活下去,倘使她不是“黑老K”的“臭婆娘”。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
在我靠边的几年中间,我所受到的精神折磨她也同样受到。但是我并未挨过打,她却挨了“北京来的红卫兵”的铜头皮带,留在她左眼上的黑圈好几天以后才褪尽。她挨打只是为了保护我,她看见那些年轻人深夜闯进来,害怕他们把我揪走,便溜出大门,到对面派出所去,请民警同志出来干预。那里只有一个人值班,不敢管。当着民警的面,她被他们用铜头皮带狠狠抽了一下,给押了回来,同我一起关在马桶间里。
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在“四害”横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