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我心:一个心理学者对自我成长的回顾与分析

分類: 图书,心理学,人类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
品牌: 岳晓东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86 页
·出版日期:1997年
·ISBN:730304597X
·条形码:978730304597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少年我心》以优美的笔触、幽默的语言,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中小学时期的30段往事,展现了一个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惑,彷徨和欢乐。
通过阅读这些记事,读者不仅可以增强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理解,还可以了解六七十年代青少年的生活风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每篇记事的后面部加入了一段精辟的心理分析,深入浅出地道出了青少年时期的种种心理变化的缘由,其写作风格独特,见解独到,令人深受启迪。
更可贵的是,作者在对往事的叙述与心理分析中,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许多人生的深刻哲理,引人人胜而又发人深省。
《少年我心》是一本极具特色的心理学通俗读物。
作者简介岳晓东,生于北京,童年和少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度过。1977年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1985年赴美国塔夫兹大学(Tufts University)攻读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入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目前在香港某大学教授心理学。
编辑推荐再不走棋就要动刀子啦!
我一颗玻璃球都不欠你了!
你还用袖子擦桌子吗?
人家那么深情地望着你,你就一点感觉都没有?
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呵。
目录
自序——再回首
第l篇 自我磨砺篇
输赢玻璃球
找啊,找啊,找朋友
与“老博干”下象棋
那一架我打得很惨
做个男子汉
拾粪的苦与乐
荣辱之间
下乡学农
发动群众
第2篇 自我奋斗篇
儿时梦幻多
少年偶像
吾为何人
自学英语
私授英语
只有香如故
那一天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第3篇 男女情怀篇
男女生的“冷战”年代
莫名我就喜欢你
谁之过
替“二虎子”写情书
无言的结局
第4篇 自我困惑篇
那把无辜的二胡
妈妈,您听我说
老爷庙迷路
镜中的我
替同学担过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吃成蛋
“土豆英语”和“巴特英语”
吸烟的心理分析
结束语一一少年的我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向广大的青少年和父母们推荐这本书,它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不仅内容生动活泼,深富哲理,而且立意新颖,发人深省。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栋梁。青少年应该怎样面对自我成长中的种种困惑与挫折,培养顽强的性格与积极的人生观,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是每个青少年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面对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情绪变化,父母应该怎样增强与子女的沟通,更新亲子关系,以促使孩子健康的成长,这也是每个家长所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们在理论的层面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文学家与新闻工作者也从实践的角度加以大量的报道与描述。但如何在写作中,既突破理论上的抽象性与晦涩性,又保留情节上的可读性与戏剧性,是每个心理学科普读物作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而这正是本书之成功所在。
本书作者以平白直叙的语言,描述了他青少年时期的30段往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惑、傍徨、挫折与梦幻。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那充满艰辛与奋斗的成长历程,也可体会到一个青少年成长道路中的苦与乐。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自己成长中的许许多多的影子,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
文摘写完之后,我也未再去想它。偶尔翻看日记本,读到这一篇,只觉得当年的冲动很好笑。
10多年后,我在哈佛大学读书时,选修了一门青少年心理的课程。教授要求大家写一篇作业,讲述并分析个人青少年时期对自我的认识历程。我就将这篇日记写了进去,并就当时写作动机进行了一番心理分析。不想这篇作业竟成为那次作业的范文。教授在征得我同意后,将此篇文章印发给班上同学,并强调说,这篇分析实实在在记叙了一个青少年对自我的探索。
的确,回过头来看我当初作的那篇自我写照,其中虽不乏可笑之处,但难得可贵的是,我毕竟写了这样一篇日记。多年来,我不明白是什么因素促使自己做了这样一件事情,现在我明白了——那是青少年的自我好奇心,我将自己当时的想法记叙下来,成为那一段思索的见证。
这正是其价值之所在。
我的教授在课上说,他之所以喜欢我的作业,就是因为我当年对自我的勾画,真实地反映出一个青少年对自我的积极思考。这样,我对于未来就开始有了切合实际的设想,而不再有各种不适合于自己能力与性格特点的梦幻。
他还强调说,自我确认不仅是一个思考过程,也是一个行动过程。青少年对自我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打算之后,即可以采取积极的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计划。
这也正是我记那篇日记之后所做的事情。
教授这样推崇我的文章,固然令我十分欣喜,但回想当初,我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路时,曾经过许多痛苦的思索,也曾有过不尽的困惑。少年时代,梦幻季节,谁不对未来有几分美丽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