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大夏书系)

分類: 图书,教育,教师与学生,
品牌: 高万祥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6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61764618/9787561764619
·条形码:978756176461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大夏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是著名特级教师高万祥积数十年教育思考与教育经验,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读书修身、自我反思、教育科研、大爱厚生、积极写作、锻炼口才、注重细节、家校沟通、追寻快乐等九个方面的积极建议。
作者简介高万祥,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中语会副会长,苏州市首届名校长。先后任张家港一中、张家港高级中学、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和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现任职于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督导室。发表文章二百五十余篇,出版专著《语文的诗意》、《相约星期一》、《我的教育苦旅》、《高万祥与人文教育》等。
编辑推荐《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针对当前教师专业修养的典型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或策略。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指导,也是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参考。
目录
自序:做一个快乐的优秀教师
1.读书是教育之母
2.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
3.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
4.教育就是爱
5.我写故我在
6.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
7.细节就是力量
8.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9.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
后记:讲真实的教育
……[看更多目录]
序言做一个快乐的优秀教师
我高中毕业以后,先劳动后做代课教师。3年内站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一各年级的讲台。大学毕业后做教师,工作15年后评上“特级教师”。尽管读大学以前岁月黯淡.苦闷彷徨,但总觉得和许许多多教师同行比,我还是十分幸运和幸福的。尤其是有不少机会,通过作讲座,与全国各地的教育界朋友交流、对话,相互学习、激励。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我的心愿都是一样的:愿普天之下的教师都能“优秀”起来,并且都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快乐”。
正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样,优秀的教师
文摘1.读书是教育之母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江南图书馆。这一年刚从欧洲考察回国的端方给清廷呈递的奏折里开头就说:“窃维强国利民,莫先于教育,而图书实为教育之母。”
图书是教育之母,读书是教育之母。我们在座的中小学教师朋友,也许你可以说,我是语文老师,我是数学老师,我是英语老师,我是物理老师,化学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但我说,在“教师”这一称号之外,我们还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就是“读书人”。教书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的人,而且最好如台湾的严家淦先生那样,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这次我来绍兴作讲座,很高兴也很激动,因为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名人伟人。今天早上起来,我就回忆,并且把绍兴的古今名人作了分类,主要有政治家勾践、徐锡麟、秋瑾、周恩来、邵力子等,艺术家王羲之、王献之、徐渭、任伯年、谢晋等,文学家陆游、鲁迅等,教育家和思想家王阳明、蔡元培、马一浮、经亨颐、马寅初、竺可桢、夏丐尊、陈鹤琴、胡愈之等,当然还有绝代美女西施。我说这些人可以称得上什么什么“家”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就是:读书人。
做一个古色古香的现代教师,第一项修炼就是:做读书人。
这几年中,我为我们学校教师统一发放的图书有:《班主任工作漫谈》、《中学生实用学习方法》、《发现母亲》、《走进心灵》、《爱心与教育》、《爱的教育》、《重塑生命》、《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仁爱一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和教师的谈话》、《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在日记中成长》等。许多教师说,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教师读书最多,听学术报告最多,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教师工作最辛苦,但收获最大,进步最快。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教师收入待遇不高,但精神待遇和精神享受最好。
一位中年女教师说,我们的校长像一位严厉的父亲,硬逼着他的儿女读书进步成材。一位青年教师在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时说:“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和李镇西的书,想想过去的教育行为,和大师们相比,我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弱智儿童。”我对他说,你有如此认识,就一定不是一个
“弱智儿童”,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我常觉得,教师很可能一辈子平庸,但若能努力追求,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成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魏书生初中毕业,但成就了很大的事业。培养魏书生的便是书籍。
……[看更多书摘]
后记讲真实的教育
在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和擅长讲话的人,但从小学开始,往往有机会在正式场合发言。这首先要感谢教我小学五、六年级语文同时也是班主任的程丽华老师。正是她的赏识鼓励,我有了很多锻炼和出风头的机会。中学和大学岁月,往事依依,一言难尽。难忘的是,1982年我从江苏师范学院(今天的苏州大学)毕业,不知道是老师还是领导的安排,居然代表中文系学生在全校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喊得最响也是至今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响应党的号召,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西藏去!”大学毕业,我回到家乡的张家港梁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