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位巨人看未来

60位巨人看未来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科学研究,
  品牌: 迈克·华莱士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码:26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0686064/9787500686064

·条形码:978750068606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关于未来50年将要发生的那些事儿,你当然要知道!

因为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看得比别人远,因此动作比别人快!不要说你不想成功,即使你不想,也不要阻止你的子孙后代这么想。

这《60位巨人看未来》将会使你看清未来,从而做好今天的准备。

60位当今最有思想的人物,给出了他们对于未来的构想,一个人就是一个未来,60个拼图构成了未来50年后的全新世界。这60位巨人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元首以及国际性组织的领袖等。

了解趋势、预知未来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这是一本关于未来世界最为权威、最为详尽的说明书,未来很近,就在书中。

作者简介迈克·华莱士,美国王牌新闻访谈节目《60分钟》的主持人,被称为“电视记者界的巨人”、“新闻怪杰”。从事记者工作长达60多年。华莱土善于处理最具争议性、危险性的题材,他采访过的名人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卡特、福特、尼克松,伊朗领袖霍梅尼,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约旦国王侯赛因以及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等等。在他68岁对邓小平进行采访时,还曾向邓小平讨烟抽。

作为世界上最为知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曾采访过无数的名人,包括全球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而此次,他对在各个领域里引领世界发展方向的巨人进行采访,让他们回答一个共同的问题:“未来50年,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从而,结集成此书。

媒体推荐本书并非对未来进行一般意义上的预测,书中的预言者也和你我一样,关注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因新知识、新技能的应用而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未来的50年是良辰美景还是恶劣残酷。不同的学者给出了或积极乐观、或消极严峻的结论。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透过此书,我们将找到那些促成良性变革的动力。

——北京奥运主场馆工程设计者奥雅纳(北京)公司总经理萧锡才

追求完美是人类的永恒宿命。我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完美就是人们面对优秀事物时发自内心最深处的精神反应。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

“中国+印度”(Chindia)或者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以及中国)有可能担当起领导国际社会的重任。

——200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韩国前总统金大中

在千年的头20年里,那些设法开拓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国家和企业将茁壮成长,新一代跨国公司的基地将在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

——全球最大的环保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瓦利·穆萨

在2050年,全球粮食和饲料需求可能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75%;如果大量的粮食和饲料被用来生产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这一数字还可能更高。

——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绿色革命之父”诺曼·布劳格

未来50年后,人类寿命有望突破100岁,健康护理工作将从现在的医师办公室转移到病患者家中进行,并辅以“PM”(即个性化药品)以资服用。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

编辑推荐关于未来最权威、最详尽的60个预言,

有些已经应验,而更多的正在或即将发生。

关于未来,你不可不知的一切。

面对急剧变化的未来,你必须更有远见!我们今天该怎么做,才能在下一个50年的竞争中胜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元首、未来学家透露将来世界之种种玄机!《60位巨人看未来》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全球企业战略布局和个人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目录

推荐序I世界的未来在于中国提姆·马克011

推荐序Ⅱ你,就是未来的创造者林永青013

前言017

大未来第一象限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人脑的未来

1未来的生活方式温顿·瑟夫020

2来自未来的博客克雷格·纽马克023

3指数级加速度的技术进步雷·库兹维尔025

4写于2058年的日记钱德拉塞卡尔·斯柏克·纳拉延031

5纳米技术:脑科学发展的助推器理查德·瑞斯塔克034

6科学将如何改造人类社会杰拉德斯·图夫特038

7机器人都到哪里去了广濑茂男042

8警示、忧虑及对领袖人物的召唤道格拉斯·奥谢罗夫046

9人类知识如何增长莱曼·佩奇050

10人类探索永无止境约翰·C·马瑟053

11人类进步突飞猛进,何物能始终如一艾哈迈德·泽维尔056

大未来第二象限之——生物学、医疗及人类基因的突破

12医药革命弗朗西斯·柯林斯062

13前方有什么:“数字不会说谎”克里斯汀·德迪夫065

14不再有心脏病刘易斯·伊格纳罗069

15精神疾病的末日埃德温·富勒·托里073

16西蒙·卡普兰未来的一天阿瑟·卡普兰075

17成为人类意味着什么理查德·A·克拉克077

18在波丽安娜(盲目乐观)国的风力农场彼得·多赫蒂083

19医疗模式变革伊莱亚斯·瑞尔霍尼087

20一个没有乳腺癌的世界南希·布林克尔092

21脑疾病患者的希望史坦利·布鲁希纳097

22一名医生眼中的未来维克托·西德尔101

23我滑过时的风景约瑟夫·布莱恩特105

24澳大利亚的一个星期二巴里·马歇尔108

25梦想照进现实格雷戈里·A-博兰112

26未来传染病扫描:前景未必一片光明厄尔·G·布朗116

27未来灵魂理查德·道金斯123

大未来之第三象限之——能源、人口与地球环境的趋势

28宇宙一瞬问,人类大飞跃乔治·F·斯穆特130

29未来的气象学家所无法预知的约翰·R·克里斯蒂135

30今后50年:今天的孩子将迈人中年旺达·琼斯138

31粮食的未来诺曼·布劳格143

32与地球水循环和谐共存桑德拉·波斯特尔148

33给我的孙子和曾孙们的信斯图亚特·皮姆152

34未来的汽车马尔科姆·布鲁克林157

35字宙中的地球史蒂文·贝克卫斯160

36新加利福尼亚国印象提姆·马克163

37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玛利亚·赖特·爱德曼167

38地表与生活环境瓦利·穆萨171

39重视海洋才能使地球再生列昂·帕雷塔与詹姆斯·沃特金斯175

40未来的清洁能源克劳德·芒迪180

41二氧化碳并非一无是处南茜·郝185

42全球变暖,警钟长鸣卡尔·蒲柏、丹尼尔·贝克、阿里森·福布斯188

43人类不断吸取教训的50年卡罗尔·M·布朗纳192

44鸟瞰50年后的地球彼得·马拉194

45全球变暖和我们的孩子尼瑟都·欧波特·威瑟斯蓬198

46重返自然状态比尔·密德斯201

大未来第四象限之——人类的安全、和平与未来世界格局

47经济学家的预测托马斯·C·谢林208

48解读大趋势詹姆斯·E·卡特赖特212

49今后50年,我们将会怎样乔迪·威廉姆斯217

50时代巨变即将来临金大中221

51未来的犯罪罗纳德·诺布尔223

52没有国界的世界阿卜杜拉·萨勒姆·艾尔一巴德里228

53未来50年的技术、安全与自由李·汉密尔顿230

54悖论亚伦·西查诺瓦233

55将世界开放给所有人迈克尔·舍默236

56未来一瞥:50年后的世界基斯·B·瑞克伯格241

57“国际公民”时代卡罗尔·贝拉米244

58“未来先生”寄语詹姆士·坎顿247

59未来世界:缺点、优点及丑陋点劳伦斯·M·克劳斯252

60 50年后的地球:救赎……还是毁灭罗斯·格尔布斯潘257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很高兴能就这本开创性著作的中文版谈点什么,这不仅是因为我认识且敬重本书的不少作者,还在于我相信中国是一个思考世界未来的理想场所;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未来都在一日日的苏醒当中。

我一直都深感荣幸,因为在过去这些年里,我能够与来自中国的创造者、改革者和未来学家们共事,我还得以参与中国在教育、科学和其他领域的许多极具创新性的项目。我去过亚洲的许多地方,也亲自感受到中国在经济发展、创新与问题解决等方面令其他近邻无法匹敌的影响力。

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它所涵盖的主题范围极为广阔。当然,你可能会认为我有些先入为主,毕竟我是其中一篇文章的作者,或许真是这样。然而,未来正被各种动态因素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趋势推动着不断演变;因此,要想全方位探索未来的可能性,有必要采取这种广义的办法。

而且,本书的相当一部分内容都由故事情节构成,这种手法在中国也被称为“说故事”,它也是一种有效的的分享思想的良好文化传统。一般说来,那些探讨未来的书籍往往显得枯燥而复杂,但这里所呈现的有关未来之可能性的故事,不仅吸引人,还很具有说服力。

正如我所讲过的,中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非常生动的缩影,因为它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富饶和多样性,各种气候、资源、文化以及人性复杂性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本书的任何一章,都可或多或少在中国找到相应情形。

诸如粮食、交通、能源或卫生的未来,在本书中都有被一一阐释到,它们无一不与中国的命运休戚相关。全世界一如既往地指望中国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方式,对未来的研究将变得日益重要和引人注目。

文摘温顿·瑟夫

未来的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到了2058年地球北半球的春天。地球已经繁衍生息了超过110亿的总人口,人类已经在火星建立了新兴聚居地,并在土卫六建立了科学前哨基地,当然,前边的110亿人口暂不包括这些基地所承载的人口。全球变暖局势已经给沿海地区造成毁灭性打击,人们不得不搬迁到内陆地区。许多地标性建筑已经——或几乎已经——淹没于茫茫大海,全球海陆地图也跟着做出调整,甚至有些地区的海岸线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全球许多地方都发生了淡水危机,海水淡化产业遂成为至关重要的工业门类。在石油管道曾经纵横交错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淡水输送管道;在运油巨轮曾经乘风破浪的地方,取而代之的则是运水巨轮。我们已经充分利用太阳能、自然风能及核能,如此方可满足我们的能源需求。全球电网已经完成一体化,通过这张电网,电力过剩地区可以向电力紧张地区送电,从而在全球范围内统筹安排不同的能源需求。白炽灯具已被淘汰,仅仅在博物馆有所展出,人们使用高科技固体发光设备取而代之,这些设备内置微处理器,由程序驱动,发出的光五颜六色,并能射出不同图案——有些设备甚至还可以随着音乐或其他参数的变化发出摇曳生姿、幻化万千的光芒。地球上所有的建筑物、交通工具、机械器具以及人类个体都已交织在网络空间上,感应系统能洞察一切,像x光照射一样捕捉任何信息。世界处在全球一体化计算机网络监测、设定并控制的模型下,信息共享和信息挖掘能使人们感知世界的任何动态变化。

远程呈现技术已经炉火纯青,搜寻跟踪机制以及远程呈现机制已经久经考验,人们可以在约定的虚拟世界中“见面聚会”。以前相当.原始的虚拟交流模式已被淘汰,现在,人们可以在虚拟网络中实时看到对方的所作所为,十分逼真。人类已经实现了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融合贯通。学生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上探求所有知识,因为这些虚拟空间提供的信息已经和真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们做虚拟实验时,他们可以从远程端的真实实验中获得数据。

纳米技术使许多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从人造肌肉到治愈眼球、脊柱疾病所需要的微型组织。纺织品能根据不同环境而不断进行适应调整。日常用品,如厨房用品或餐具器皿,使用后将被分解,待其中的食物残渣被过滤干净后,它们将被重新组装成日常用品,因此,洗碗机已沦为博物馆展品。人们使用建筑物时,它们将会感知环境条件的变化,并自动做出相应调整。当然,人类现在还无法做到心电感应,但是只要把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输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