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2009年4月)

分類: 图书,期刊杂志,文学,
品牌: 《万象》杂志社
基本信息·出版社:《万象》杂志社
·页码:15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10083766
·条形码:977100837600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万象(2009年4月)》也可说是一部回忆录,一部活生生的香港“本上文化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史。讲述的是作者的“吾乡、吾上、吾民”——香港的文化、香港的人和事。作者亲身参与香港的文化创造活动,见证了成长于七十年代的一代香港文化人的思想历程。七十年代是香港文化脱胎换骨时期。作者所亲历的香港流行文化是个“没有偏食症”的“多义词”、“多面体”,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了门类繁杂的各种“细艺”——电影、电视、电台、音乐、报纸、杂志、图书、漫画、美术、工艺、时装、设计、收藏、广告、建筑、摄影、戏剧、戏曲、舞蹈、小说、散文、诗歌、报导、评论、学术……正是这样一个难以定位的“杂种”,当经济起飞,社会转向繁荣稳定之时,修成了香港本土文化之果。
目录
唐人的春天
无端跌落珊瑚枕(春登燕)
万象笔记本
凌叔华的“义父”
“四时万象,来贶于我”
如果我是女孩
疯子诗人荷尔德林
留待他日的纪念
中国人眼中的明成皇后
狴口拾脔录·二
杭廷顿(无果园)
闲话大风堂
优雅的疯子,圣洁的愚人
二月说古典爱情
海燕其归来乎
张道藩的生前身后是是非非
百年才情——岁寒访杨绛
“老头儿”
开始血液透析(一九九八年病榻随记)
“他是近代建筑里的Bach”(一九四八年留美家书·二)
“争议人物”还是“另类”一族?
……[看更多目录]
文摘《古歌集》的读者,多半会对凌叔华“《高山》《流水》弹得最拿手”的“义父”留下深刻印象。这位“义父”不仅是琴人,还有很多传奇的经历,姑引傅光明译文:
认识他们时,我已经八岁了。一天,爸爸要带我去看他的一位朋友赵朋生和他的妻子,他们刚从南方回到北京。从爸的介绍,我很敬佩他的这位朋友。爸说他有许多方面的才华。他是袁大总统的河南老乡,最初只在军队当个小官,袁统帅“新军”时,便成了袁的私人秘书。他公文写得极好,而且涉猎广泛,书读得很多。除此而外,还弹得一手好琴,对画山水画也有高超的情趣和技巧。他是个富有魅力的人,到过许多别人想去而从未去过的地方,走遍大半个中国,少年时代在蒙古和满洲呆过……
他还到过西藏,爬过大雪山……他曾顺着金沙江向西南漂流而下……
他们沿着金沙江随着江流起伏漂泊,一天能走三百公里,一直到了云南……
他到过据说住着道士的广东罗浮山……
引文略去的,尽是让幼年的凌叔华心醉神驰的奇闻怪谈,此处倒也不必细表。这位“赵朋生”,英文原作写做“Chao Peng Sheng”,他既然是袁世凯的“河南老乡”“私人秘书”,在北洋军政机构,应该是个不难对应上的人物。但数年前写《关于凌叔华与古琴的猜想》(刊于《万象》第九卷第三期,二。。七年三月)之时,我始终没有找到“ChaO Pcng Sheng”的原型,只好回避了这一也许大有兴味的话题。
去年杂览,看到一封早已读过却不曾留意的凌叔华给周作人的书信,想起凌叔华学生时代的一段风波,忽然似有所悟。这封信见于周作人《几封信的回忆》(载《饭后随笔》,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大约写于一九二四年一月中旬底,全文如下:
周先生尊鉴:寄来《晨报》副刊投稿一份已收到,至为感激。投稿人不知为谁,不知先生可为探出否?日前偶尔高兴,乃作此篇小说,一来说说中国女子的不平而已,想不到倒引起胡猜乱想。家父名实是F·L·Ling,唐系在天津师范毕业,并曾担任《今报》著作,稿中前半事实一些不错,后半所说就有些胡造,最可恶者即言唐已出嫁又离婚一节,若论赵氏之事亦非如稿中所说者,唐幼年在日本时,家父与赵秉钧(他二人是结拜兄弟)口头上曾说及此事,但他一死之后此事已如东风过耳,久不成问题,赵氏之母人实明慧,故亦不作此无谓之提议矣。那投稿显系有心坏人名誉,女子已否出嫁,在校中实有不同待遇,且瞒人之罪亦不少,关于唐现日之名誉及幸福亦不为小也。幸《晨报》记者明察,寄此投稿征求同意,否则此三篇字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