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2009年7月)

分類: 图书,期刊杂志,综合,
品牌: 《国家历史》杂志社
基本信息·出版社:《国家历史》杂志社
·页码:1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16728181
·条形码:977167281806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国家历史(2009年7月)》讲述了:自马可波罗的奇异旅程之后,西方人就再没停止过对中国的打量。但这种打量,无论由于立场、眼界还是方式,常常是一种“测不准式”的误读。不幸的是,这种误读有时会促成双方间的误解乃至误判。
编辑推荐《国家历史(2009年7月)》是《国家历史》杂志社编写的,由《国家历史》杂志社出版。
目录
意见
旧闻·中国
旧闻·世界
新闻
温故
彰德秋操
清王朝为民国举办的阅兵式
怀念丁聪
嘻骂背后是沧桑
留影约翰·汤姆逊视角下的中国影像
家世被清洗的“哈尔滨人”
奥尼库尔家族往事
专栏为“革命”炒股的蒋介石
地方南澳:中国“金银岛”往事
城市在布拉格寻找历史
讲堂
万物朗姆酒:海军和海盗的征服者
风尚口罩的故事
收藏古典家具:让人诗意地居住
圆桌高工薪推动了工业革命
世界
美国纳粹的覆灭
捉鬼者的科学
阅读
历史影像金山的血泪与尊严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不少人以为,这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的事,其实早在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即诸子时代,这一特性就已开始形成。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恐怕非常复杂,但”政府的性质”无疑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在秦始皇之前,桀、纣等暴君便史不绝书。诸子时代,出现了孔子等古代学问的集大成者,他们可以设馆授徒、广收弟子,也可以著书立说、创立学派,却缺乏传承文明的自觉担当。迥异于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传统,和差不多同时的西方文明轴心时代即希腊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就连文学也摆脱不了政治说教的特征。屈原既是诗人,也是楚国的官员。他在流徙途中写下的“千古之绝唱”——《离骚》,鲁迅早就指出它表达的不过是“不得帮忙的不平”。屈原以美人吞草自喻,向楚怀王表达他的耿耿忠心。他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他的忠心没有被权力接纳反而遭到放逐,欲帮忙而不得。屈原的悲剧命运仿佛预示了他身后两千多年中国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屈原人格也早巳成为后世知识分子顶礼膜拜的偶像。
秦始皇在一统山河之后,钳制舆论,扼杀思想,毁灭文化,这是大一统的绝对权力的必然,任何高度
2月初,香港大学在全校开了一门叫做“香港学”的通识课。通识的意思,就是大学里普及性的基础知识。这门课的主讲人,也是香港学的创始人洪清田。
作为华人社会的一部分,香港社会并没有法治与自治的基础,它们是从西方文明移植过来的。英国人一方面,他们保留文武庙这样的华人协商、裁判的传统准司法场所;另一方面,他们去研究香港华人的生活习俗。结果发现,老百姓最敬畏的,是自家的老祖宗。于是,他们就把原来手按《圣经》起誓不作伪证的程序,改成对着祖宗牌位盟誓,及烧黄纸、杀鸡头等土方法,逐步建立起法庭的权威、法制的威信。
洪清田对英国殖民地政府的这种特殊管治方法也深有感触。
他把香港的种种独特之处,包括英国人留下的管治艺术,作为一门研究的学问。内容包括:香港生活方式及身份认同;香港管治及行政制度及结构运作:香港工商企业(华资及英资)的经济结构、盛衰与承传;香港在中西文化交流和交战中的经历;公民社会及文化发展,环保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等。
以前是英国殖民地,如今是一国两制的地方,香港聚居了南来北往的移民,特定的时间、空间养成了香港特有的气质。它有中西混杂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