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半夏(《匆匆那年》作者九夜茴最新力著)(《匆匆那年》作者最新力作,《古惑仔》监制力荐,经典黑帮故事,罪恶中感人至深的纯美姐弟恋)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校园青春小说,叛逆小说,
品牌: 九夜茴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6033593/9787506033596
·条形码:978750603359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花开半夏》通过精美的镜头式写作手法和冷艳的文笔,在荡气回肠的故事中,以悲伤的触觉探讨了少年犯罪、上游犯罪和社会伦理价值。小说既有错综复杂的案件侦破,也有缠绵悱恻的姐弟恋情;既有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也有法律与社会的灰色地带;既有真挚情感的纯洁唯美,也有泯灭人性的残酷背叛。在跌宕的人物命运和精彩的故事情节中,作者挑战情法理的人性极限,刻画了一段颇具真实脚本、引发最深感动的故事。
身世扑朔迷离、被收养的弟弟和清纯善良、命运坎坷的姐姐,本是生如夏花的两个年轻生命却在走私贩毒的“儒商”手中花开半夏;当相依为命的亲情遇到纯洁朦胧的爱情,当少年无知挑战情法极限,困苦无知的姐弟两人竞走向了黑暗凶险的不归路………
故事从意见涉黑大案引出,刑侦警察叶向荣派遣卧底1149深入调查海平市内隐藏的最大的走私贩程豪,在与程豪的危险对决中,叶向荣却意外发现了掩埋在罪恶行径中的一段纯爱救赎。
孤儿魏如风被夏奶奶领养,和姐姐夏如画青梅竹马。命运的波折使魏如风无意中的成为了走私贩程豪收下的一名“古惑仔”,他与夏如画的命运在程豪的操纵下就此转变,虽然有着至死不渝的爱,却还是一步步走向黑暗的前路。然而就在那年夏天,他们真的幸福过……
作者简介九夜茴,80后于北京,九夜茴是一种魔花,每九夜绽放一次,颜色瑰丽,香气袭人。如果你曾背叛过别人,那么你见到它就会受到惩戒;如果你曾被别人背叛,那么你见到它就会得到抚慰。然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曾背叛过别人也被别人背叛,于是九夜茴变成了一朵有着无限魔力却充满更多无奈的花。
主要作品:
《匆匆那年》
2008年最畅销的青春文学,匆匆那年四个字成为80后共同记忆的代名词。
同名电影、电视剧由九夜茴亲自编剧,凭借此书九夜茴一举成为80后首位文学、影视双栖作家。
《花开半夏》
原名《弟弟,再爱我一次》,网络点击累计超过一亿,感动千万友,被称为“媲美古惑仔”的作品,电影作品正在火热策划中。
编辑推荐香港资深电影人、多届金像奖主席文隽 倾情作序
著名散文作家、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万伯翱 倾情作序
著名导演、演员黄磊倾力推荐
九夜茴亲笔题写扉页文字,亲笔绘画情节插图
2009年开篇巨献
纯爱、原罪、判罚、救赎
挑战情、法、理极限
感动百万读者追踪3年
原名《弟弟再爱我一次》
关注热点——少年犯罪
几十家文学网站过亿点击
——《花开半夏》
目录
引
十二岁·遇见
十七岁·雷雨
十八岁·依稀少年
二十岁·他与她
二十一岁·在一起
二十二岁·告别红颜
二十六岁·花开半夏
番外篇:《某年某月,某时某人》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在考虑这本书能否拍成电影!
我是个传统的人(你可以说我老派,无异议),所以写文章仍然用稿纸,一笔一划;仍然爱逛书店买书,喜欢一页一页地翻的感觉。
我知道年轻人都喜欢在网络上阅读,可我不行,偶尔经过,望两眼就头晕。虽然如此,我却知道,那是个生机勃勃、充满人气的地方。
什么人在网络上爆红,我会听说过。一般80后的作者,虽然距离很遥远,却从不被我漠视。我知道,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作者,表达的形式不同,但目的都一样,就是透过文字,感动苍生!
因为拍电影,我认识了其中一位因网络而名扬天下的年轻作家蔡骏。和他合作,拍了他的《荒村客栈》,也先睹为快他的新作,因为我欣赏他的才华!
同样也因为拍电视剧,我接触了九夜茴的作品——《匆匆那年》。我不在乎她的小说在网络上的点击率有多“牛”,我只知道,当我捧起已出版的书。我被她的文笔打动,被当中的情节吸引,一口气就读完了!
我在想,如此才气横溢,九夜茴会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影视公司再送来她的新作——《花开半夏》,说是更“火”的一本作品,点击率累计已过亿!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追读……。
就像当年我接触王朔的《动物凶猛》的感觉,《花开半夏》对残酷青春的描述,令人震憾、深思、无奈而又茫然若有所失。
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可否成为另一套“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
九夜茴再一次证明她是这批80后作者中最有实力的其中一个;
洞悉世情,敏感、敏锐;
文笔技巧,细心、细腻;
读这本书,心情就像两位主人公的名字:如风、如画!
我诚恳推荐这本小说!
于2008年12月10日北京
文摘1约定
说起叶向荣的履历,在那个轰轰烈烈西街码头10·29大案之前,其实他最先是从祥叔的案子崭露头角的。
那时候他是刑警队的栋梁之才,年轻有为,跟了不少大案要案的专案组。他干得也格外拼命,事无巨细得一直坚持在最前线,盯点撒线都亲力亲为。在他心里一直有着一种坚定的信仰,他站在正义的一边,而他所面对的,毫无疑问是邪恶的。
或者说,应该是邪恶的。
那一年祥叔折腾得有点不像话了,狂妄的结果就是接二连三的出现小纰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人只有一双眼,只能望着前面。不管做什么事情,不管得意还是失意,都要记得看看身后。百密仍有一疏,而这一疏往往决定胜败。就像小伤口可以致命的道理一样,祥叔也在不知不觉间走向末日。
总局已经安排好了收网的时机,逮个最终现场是必不可少的。线人的消息,左右不过这两天,就快有动静了。一般传来的话总有点含糊,祥叔混这么久了,老东西老奸巨猾,鼻子灵得很,叶向荣他们也吃过暗亏。但这次线人很肯定,所以局里更加重视,几个点都是三人值班,叶向荣直接盯最要紧的A点。
A点在海平市临海的地方,那里最早只是一个小渔村,后来随着海平经济的发展,慢慢地成了块热闹的地方,因为挨着海平最大的祁家湾码头,所以鱼龙混杂。但是贫富之间的差距在那儿划了一条不着痕迹的线,既有新盖起来的楼房,也有几十年不变的低矮民房;既有衣冠楚楚的新贵大款,也有仍靠出海讨生活的渔民。
快入秋了,可天气却还带着夏末的余热,天闷得像憋在罐子里,傍晚前下起了雨。
A点只剩下了叶向荣和一个新进刑警,和他一起的老搭档吴强去和女朋友约会了,那家伙30多岁了,典型大龄未婚青年,这主儿也是个玩命的,之前的女朋友都因为工作的原因黄了,这次好不容易谈了个能谈婚论嫁的,是说什么也不会轻易放过了。吴强临撤之前拍着叶向荣的肩膀一脸了然地说:“老叶,我知道你最爱的是案子不是女人,你喜欢祥叔胜过东歌的小姐!所以我保家、你卫国,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了!”
“妈的!臭小子!”
想到这里叶向荣狠狠地吸了最后一口烟,抬手扔烟蒂的时候,他被楼下垃圾堆前的一个淋着雨的小小身影吸引了。
那是个游荡在这附近的小男孩,叶向荣已经看见他好几天了。显然他是孤儿,不管什么原因,总之是被父母和社会抛弃了。这在海平市并不奇怪,处于经济高速前进,道德却缓慢倒退的年代,两者之间形
……[看更多书摘]
后记写完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北京下起了雨,外面有些冷,我心里也有些冷。
从开篇开始,我想大多数人就读到了悲剧的味道,我没想突兀的设计圆满,引用苏彤的话,圆满这两个字奢侈的可笑。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在2005年曾经在网上发表过一个长篇小说,叫做《弟弟,再爱我一次》,那就是这篇小说的前身。
但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花开半夏》与《弟弟,再爱我一次》是完全不同的,除了主要人物关系我沿用了下来,两篇文字几乎没有一句话是相同的。之所以做了这么大的改动,还是因为这个题材。
《花开半夏》是根据一个真实案件改编的,雏形来源于我学生时代看的一本杂志,那本杂志里有一个寄信栏目,就是可以把写给其他人的信,在杂志上公开发表。我看到的就是一封20岁左右的女孩子写的信,收信者是个已故去的男孩。字里行间能看出来,那个男孩是个少年犯,在一起涉黑案件中被伤害致死。因为男孩比女孩小一些,所以女孩叫他弟弟。最后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女孩说,弟弟,你答应我一定回来的,你忘了吗?
当时看完这封信我很唏嘘,还特意写了篇风花雪月的短篇,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同学间传阅,名字就叫《再爱我一次》,那就是我写过的第一篇小说。后来到了2005年我重新拿起了笔,为了纪念我最初的文字,我就用同样的题材扩充成了《弟弟,再爱我一次》。那会我只看中了这一段凄美的爱情,因而表现的也是爱与命运的主题。
但是到了今年,当我重新回想这个的时候,我有了不同以往的想法。
不管是杂志里的男孩女孩,还是魏如风和夏如画,他们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是因为涉及了少年犯罪。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真的有这样的事情么?年纪那么小也会做这样的事么?
我要说,有,真的有。
少年犯罪是一件灰暗且令人惋惜的事,但是它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看过《匆匆那年》的朋友应该都会记得,我在里面写了一个少年犯罪的案子,男孩李贺在与社会青年的斗殴中被弹簧刀扎中肝脏,死在了学校门口。这也是个真实的事件,是我上初中时同区的一间学校的事。我有一个朋友和死者还很相熟,他甚至告诉我,那天下午打架之前,死者也叫他去帮忙来着,但是恰巧他有事,就没过去。结果第二天,就传出了那人的死讯。后来我问他,如果你那天没事呢?你会去吗?他迟疑了一下,点点头说,会去吧,谁也想不到他会死啊!
少年时代谁能想过会直面死亡呢,可少年犯罪就是这样,在想不到并没准备的时候突然发生。
原本我以为这是个极少的个例,可是没想到在网上关于《匆匆那年》的讨论中,我看到很多人说起这件事,这些读者都猜测《匆匆那年》确有其事,理由就是在他们学校,曾经也发生过“李贺事件”!我数了数,里面提到的学校至少有十几所,而且全国各地都有涉及。
这样的结果让我讶异,我又回想起我高中时在学校的德育课上听到一个通告,一个少年黑社会性质的秘密组织“三合堂”被侦破,其中所谓的老大应该只有17岁,而他的手下竟然有上千人!整个堂会像武侠小说一样树形布置,分布之详细,部署之周密,令人叹为观止。
后来在陆陆续续的关注中,我看到了更多的这样的事,比如校园暴力,少年涉黑涉毒等等。也是因为如此,我重新构思了整个故事,写出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花开半夏》。
《花开半夏》并不是一部说教的小说,我还是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很认真的讲一个爱情与命运纠葛的故事。我要真切的描绘爱情的悲恸、命运的无常、人性的懦弱、法律的桎梏、罪恶的救赎。
在这个故事里有四个少年犯,阿福因淫欲种祸,阿九因贪欲种祸,程秀秀因轻狂种祸,魏如风因年少种祸,四个人的罪构成了整个故事,一步步的决定了最终的结局。
然而他们每一个人在最初都不是那么想的,阿福只是喜欢着夏如画,阿九只是想挣大钱,程秀秀只是想得到魏如风,魏如风只是想和他姐姐永远一起过下去,他们都不是为了犯罪而去犯罪,但是他们却都做错了选择,走错了路。
其实像他们一样的年纪,我们每个人都犯过错,轻则口头批评、写份检查,重则请家长、警告处分。但是少年犯罪要怎么样去判罚呢?我觉得所有的量刑都很难准确的裁决。因为社会的压力无法衡量,法理的沦陷无法衡量,心里的痛苦无法衡量,年华的错落无法衡量,未来的灰暗无法衡量。
而所有的这些必然凝结成唯一的结果,那就是人生悲剧。
在故事的最后陆元问苏彤,他们后悔过吗,苏彤回答,他们还没来得及后悔。我因此心疼他们,因为他们来不及了。所有的青春和爱情都是美的,而魏如风和夏如画美得太过残忍。他们很努力的想要幸福,也曾经幸福过,只是没能一直幸福下去。
生如夏花,但他们却只花开半夏。
现实中的幻梦,幻梦中的现实。纯爱中不该有原罪,判罚后我们都应救赎。我希望再也不会有魏如风和夏如画来令人感伤。
九夜茴
2008年初秋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