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奇闻异事记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综合,
品牌: 洞隐楼主
基本信息·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页码:30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222056726/9787222056725
·条形码:978722205672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上海滩奇闻异事记》讲述了民国时期、上海滩商界翘楚陈久生收到一个乞丐给的字条。那字条的内容竟然将他未来之事料得分毫不差。而在这乞丐最后的诗谜中,甚至还预示出了陈久生将有一场生死大难。为了将这谜团解开,更为了躲避就要到来的灾难,陈久生不得不找来了好友左秋明.帮他一同调查其中的悬疑。与此同时,在英租界内又发生了一桩凶案,一名叫做李金凤的女子被人杀死在自家屋内。其死亡过程异常离奇,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是鬼怪作祟……
作者简介邱捷,笔名洞隐楼主,曾经在“榕树下”网站连载多篇恐怖悬疑小说,当时写有《医院恶灵》、《天法寺》、《湖景亭》等作品,反响较好。
他幼年时的生活环境就是上海城隍庙一带,因此对于老上海的“弄堂文化”非常熟悉。又由于家中长辈在民国时期便已移居上海,常听长辈谈天说地,讲民国时的故事,所以对那个时代印象深刻。《上海滩奇闻异事记》是其近期成熟作品,在天涯论坛连载,曾获天涯人文版首页推荐,反应极火。
编辑推荐《上海滩奇闻异事记》编辑推荐:而负责查案的探长郑鲍为了追查死者手中的签条,也到左秋明处寻求帮助,这两件事情就此碰在了一起。表面上这两者看似并无关系,但在渐渐深入之后.却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纠葛,互有渗透,前后关联,以致形成了无数谜中谜、奇中奇。左、陈、郑三人周旋在其中,头脑常被突如其来的情况冲昏。而郑鲍在探案过程中.又遇到了不少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件.让他这个素来不信鬼神之事的人、都渐渐产生了动摇……
目录
第一回 陈公馆/1
第二回 郑先生/11
第三回 访签/20
第四回 梦境/40
第五回 圣玛利医院/48
第六回 许伯的故事/54
第七回 陈医/65
第八回 跟踪/74
第九回 查访/81
第十回 胎记/89
第十一回 科学协会/97
第十二回 红信封/106
第十三回 钱府/117
第十四回 露馅/133
第十五回 回魂/143
第十六回 藏宝图/154
第十七回 姐妹/171
第十八回 尼师白月/183
第十九回 血泪/193
第二十回 冤鬼/205
第二十一回 天堂饭店/211
第二十二回 殴斗/223
第二十三回 附身/235
第二十四回 照片/243
第二十五回 审讯/254
第二十六回 黑纱女人/269
第二十七回 说案/276
第二十八回 转折/285
第二十九回 灵异/292
第三十回 谢幕致意,299
第三十一回 下台再鞠躬/303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回 陈公馆
陈久生,祖兴行的大老板,虽然不过三十出头,却已是一幅要人派头,在上海滩很有些名气。早年在英国人所开的白斯顿洋行充一名小伙计,因为腿脚勤快,很受器重,后被提拔到办公室接洽生意上的来往。时间一久,慢慢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洋文。周旋于各式人物之中,眼界渐宽,私下里也开始做点自己的小买卖。起初不过是为了赚点小钱,贴补家用。没想到后来竟然越做越大,着实赚了不少。他见时机成熟,便离开了白斯顿洋行,自立门户,成立了“祖兴行”,专营丝绸生意。数年下来,家产百万,在官在商都是个人物。更重要的是,他与各租界的邻事关系密切,有不少都在他公司内参有股份。这样的背景,哪个不给他三分薄面?
但是今日,这位几乎可以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青年翘楚却眉头紧锁,一言不发的靠在皮椅上,脸色惨白不堪。摆在一旁的饭菜已经凉透,还没有动过一筷。下人们见了这情形,都远远躲在一旁,谁也不敢上前去自找没趣,整个陈公馆为死寂所笼罩。忽然,一阵电话铃声打破沉默,陈久生迟疑了一下,缓缓接起了听筒。打电话来的是祖兴行的一位经理,陈久生的得力助手。陈久生大约交代了几件事情,最后说了一句“最近公司的事情就由你来打理,我大约有几日不来。”便匆匆挂上了电话。下人们在一旁猜想:一向以事业为重的东家,这次居然可以放下公司的业务不管,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就在此时,一名用人走到陈久生身旁,弯下腰说道:“老爷,左先生来了。”陈久生一听,双眼立即恢复了神采,脸色也红润了起来,忙道:“快!快!请左先生进来!”赶紧站起身来,整理下略显凌乱的头发。不多时,进来一个年轻人,身材高大,穿着并不入时,头带一顶圆帽,一说话就笑了起来:“陈兄,多日不见了。”陈久生勉强也笑了笑,客套地问了一句:“老弟的生意可好?”
这“左先生”叫左秋明,是个豁达的乐天派,整天笑呵呵的。他也是个成功的商人,确切的说,应该是一名成功的投资人。因为他并不自己经营买卖,而是在一些赚钱的商号内参有股份。按他自己的话说,便是“我自己在经营上根本不在行,对那许多生意又一窍不通,与其占着位置外行人领导内行人,不如放手让真正的内行去做。虽然参的股少,但这样总比我自己来做都亏了得强。”也正因此,他手头比较丰裕,时间也多,可以做不少“其他”的事情。
左秋明笑道:“托福,还过得去。只是最近那两间做灯泡的厂连续砸了几份大买卖,估计年底帐面上会难看许多。”陈久生也陪着笑了几声,边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