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悦(心灵·探索系列)

分類: 图书,宗教与术数,佛教,禅,
品牌: 阿姜布拉姆
基本信息·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页码:26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7092203/9787807092209
·条形码:978780709220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心灵·探索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禅悦》是禅修入门指导书的佼佼者,为禅修新手和经验丰富的修行者提供了详实有用的禅修指导。作者阿姜布拉姆透过令人莞尔的幽默文字以’及具有激励、指导与启发意义的故事,于《禅悦》与读者分享他对“禅那”的知识与经验,直指佛陀原始禅法的核心,引你开启内心的智慧果园,体悟充满惊奇与喜悦的禅那境界。
作者简介阿姜布拉姆(AjahnBrahm)是南传佛教大师阿姜查的弟子。1951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理论物理学系。23岁于泰国曼谷的金山寺受戒,后跟随大师阿姜查在森林中修行9年。1983年于澳大利亚创办南半球最大的佛教寺院一觉乘寺,经常吸引数千名的各国听众前往听讲。现为觉乘寺住持暨西澳佛教协会指导教师。
编辑推荐这《禅悦》有三个功能:
一、提供完整而渐进的禅修课程
《禅悦》基于佛陀智慧真言与佛学传统理论,是循序渐进且架构完整的禅修手册。仔细阅读并落实《禅悦》所教导的快乐呼吸法,可体验到超乎寻常的平和与快乐。
二、帮助禅修者排解禅修疑难
禅修时常会遭遇各种形式的障碍,包括欲贪、嗔怒、昏沉、疑惧等,作者以过来人的经验协助读者克服禅修中的疑难问题。例如,当愤怒阻碍禅修时应该如何对治,以及如何安置“守门人”以监督并保证禅修免受干扰,都是非常详尽珍贵的指导。三、帮助读者探索较为陌生的禅修领域
《禅悦》为读者提供了平时不易找到的佛学与禅法资讯。例如深观的本质是什么?当初是佛陀先发现了禅那的美好境界吗?到底什么是禅那?《禅悦》将为读者揭开答案。
生命中最棒的技巧,就是学会全然放下。
◆放下,慢下来、停止,什么也不做。这不仅对获得正觉很重要,更是身心健康之关键。因为心理与身体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压力造成的,不知道怎样才能放下过多的事情,这就是压力的源头。
◆禅修是“放下”之道。禅修不是要你不负责任,放弃义务,而是通过修习,放下心灵的重担,获得内在的安定。禅修是净化与增强内心力量的好方法,这种从世间解脱的净心经验,即是不可思议的禅悦。
◆禅修是快乐与健康之道。它引导你保持正念,学会倾听,你甚至能听到自己身体的声音,听到身体发出的警讯,进而兼得愉悦与健康的身心。
目录
推荐序 完整与深化的禅修指导
导 论 了解禅修,了解本书
第1部 禅修的快乐
第1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禅修的七个阶段
第2章 禅修的障碍
……挡在我们与禅那之间的五个障碍
第3章 正念的特质
……心的守门人;如何才能禅修成功?
第4章 换一种禅修方法
……使心欢愉,不再厌倦并享受喜悦
第5章 美丽的呼吸
……获得禅那与正觉
第6章 四念处
……利用念处得见莲花中心的宝石
第2部 禅悦与解脱
第1章 禅那[1]:禅悦
……展开“美丽的呼吸”之旅
第2章 禅那[2]:禅悦增上
……禅相;禅那的入口
第3章 禅那[3]:禅悦极增上
……如何进入禅那;禅那中别有洞天
第4章 深观的本质
……无法如实智见的因素;如何产生深观?
第5章 解脱的深观
……深观改变一切并引导我们正觉
第6章 正觉:入流
……什么是涅盘(正觉)?涅盘的初体验
第7章 完全正觉
……四圣果:如何辨别某人已经觉悟
结 论 永远放下
……放下执著,让生活变得安定快乐
致谢
……[看更多目录]
序言你手上拿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比丘撰写的禅修手册。作者阿姜布拉姆是研究、修行并精通佛法的现代西方人,如今,他要为认真修行的人贡献出他的所学、所思、所感。
在本书中,你将发现一套有关禅修的完整教法,其目标是达到禅定以及下一个次第的洞见。阿姜布拉姆提供了一套详细、精妙的方法与理论,教你如何面对刚开始禅修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使内心趋人禅那的狂喜、快乐、轻盈和深定,最终带来大解脱,实现无我洞见及智慧。
我相当随喜于阿姜布拉姆以自身的丰富经验,来指导修行者的发心。他以佛陀所教导的方式来指导这条增长禅那与洞见的道途,用以帮助弟子们渐次觉悟。一行禅师、佛使比丘、孙伦法9币等大师们的教导皆各有其长,所提供的方法虽不同,然殊途同归,皆具有大解脱力。
因此,请有志于修行禅那的读者,仔细阅读本书,并尝试以此为范本。
对于佛陀与阿姜布拉姆的忠告,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或尝试着付诸实践,但切勿过于执著。
文摘禅修的基本方法
本章将要探讨禅修的七个初级阶段。你们如果想要快速地通过初级阶段,那么千万要小心。倘若心急想要快点结束初级阶段的禅修,就好像地基还没挖好就想盖房子一样,房子可能很快搭建起来,但会很快倒塌!
明智之举是,多花点时间打好坚实的基础,如是方能稳扎稳打地练习到更高层次,体验到最终的禅悦。第一阶段:觉知当下
首先,我要教导大家如何放下过去与未来的包袱。你们可能以为这事很简单,其实不然。
“放下过去”意味着不去想工作、家庭、承诺、责任以及童年的快乐或悲伤等等,你将完全对过去的所有经历无所牵挂,对它们的回忆完全不感兴趣。禅修时,你应“放下过去”,切断自己老是回溯过往的陋习,停止去想自己生于何处、住于何处、父母是谁或你接受了何种教育。
如果你和别人一起禅修,人人平等,都只是一个修行人。不论你是资深禅修者或只是初学者,都不重要。我们都不应再回想过去发生的事情。假如能抛开过去的一切,抛开使内心不安的顾忌、观念或想法,我们才有可能是平等与自由的。
这样的心灵修炼,如同在病房墙壁上安装软护垫,任何经历、观念或想法在撞到护垫时都不会反弹,只会沉入其中,毫无回溯之音。
有些人以为,自己多少可以通过回忆往事来学到一些东西,并可以此解决眼前的问题。但实际上,当我们凝望过去时,总会附带先入为主的思考方式,因此我们所看见的事实真相,其实已经不是真相了!正因如此,诸多人等都会对某件过去的事各执己见、争吵不休。
对于此点,调查交通事故的警察可谓深有体会:两个目击者虽然都非常诚实,却可能对同一件事做出完全相反的陈述。记忆并不可靠,我们若明白这一点,就不会高估自己的回忆,也就能够将之埋葬——如埋葬死者一般,一切就此了结。
不必缅怀过去,不必紧紧抓着装满往事的棺材不放。否则,你就是在用并不必要的重担来压垮自己。只要放下过去,你就能立即得到解脱。
至于未来的事情,包括忧虑、恐惧、计划、期待,你也应该放下,佛陀曾说:“不论你以为它将会如何,它总是会变成另外的模样。”智者知道未来是不确定、不可知和无法预测的,所以没有必要去思考未来,对于禅修者而言,这样做更是浪费人生。奄奇妙丽美好的心灵
当你专注于内心世界时,就会发现心很奇妙,它会带给你许多美好的感受。
静不下心的修行人有时会想:“又来了,难熬的一个小时又来了。”但接下来总会有奇妙的事情发生:最终他们往往会远超自我预期,进入非常平静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