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节日中国)

分類: 图书,文化,文化专题研究,民俗文化,
品牌: 萧放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7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108029863/9787108029867
·条形码:978710802986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节日中国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春节》俗称大年,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其前身是上古的丰收祭与新岁首。作为正月岁首的春节,在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内容,主要包括腊八、祭灶、扫尘、年节食品备办、洗浴、装饰门庭、团年、守岁、压岁钱、爆竹迎年、拜天地祖先、拜年、贺年、送穷与祭财神、人生日、迎春、阉元宵等。结合简明的史志文献与生动鲜活的地方节俗调查报告,读者品味着浓浓的年味,会清晰地看到一份文化传承的责任。
作者简介萧放,男,1960年生,湖北黄冈英山人,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文化史、岁时节日民俗等。先后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代表著作:《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初版,2004再版,2006年由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出版韩文版)。
协助钟敬文主编完成六卷本《中国民俗史》,并撰写其中的明清卷(人民出版社即出)。
编辑推荐《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本书系统梳理了春节传统民俗:从节俗起源、典故、诗文,到节俗活动及其文化内涵,沿着春节的时间进程,对各项节俗逐次展开叙述,是春节民俗志写作的新尝试。
目录
编者的话
题记春节:民族的心结,亲情的驿站
壹、春节溯源:丰收祭与新岁首
贰、春节的历史演变
(一)上古春节雏形:岁终大祭与新年祈谷之礼
(二)中古春节:朝会与拜贺
(三)近代春节地位的变化与节俗传承
叁、春节习俗深描
(一)忙年
1.腊日与“报信儿的腊八粥”
2.二十三,祭灶王
3.二十四,扫扬尘
4.二十五,磨豆腐
5.二十七,洗疚疾
6.二十八,贴花花
(二)团年、守岁
1.年夜饭
2.压岁钱
3.守岁
(三)新年庆贺与拜年
1.爆竹迎年
2.天地、祖先祭祀
3.着新衣、戴花胜、饮春酒
4.贺年与拜年
5.送穷鬼与祭财神
(四)正月初七“人生日”
1.七菜羹
2.人日戴胜
3.人日登高
(五)正月里来是新春
1.鞭春
2.春饼
(六)闹元宵
肆、海外华人春节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自然生态的保护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民族传统节日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遗产不是历史的陈迹,而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既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凝聚社会群体的力量,也为展示个人才艺、表彰伦理道德、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了时机与途径。传统节日适应了人们定期精神调整的需要,通过祭祀、娱乐等民俗活动使民众得到休养,以积蓄未来生产生活的心理能量。它有效地协调着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同时,以其独有的内涵和魅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