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快速设计基础(普通高等院校建筑专业“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工科,
品牌: 李钢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11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60950248/9787560950242
·条形码:978756095024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建筑专业“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建筑快速设计基础》作为一本针对建筑学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参考书,重点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建筑设计与方案学习的知识框架。即按学生专业学习的一般步骤,结合案例进行讲解,旨在让学生迅速地掌握设计中多样的处理手法,完善建筑发计的知识体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建筑快速设计基础》共分八章,第0章为绪论,阐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快速设计基础》编写的特点。第1~6章分别从建筑方案的设计基础、深入、形式设计及细部设计等几个方面,分解式地探讨了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处理手法。第7章则通过对建筑方案概念构思、设计全方位的讲述,旨在从整体性的视点展现建筑设计的一体性,使学生更全面地把握建筑设计。
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需要正确方法的指导,同时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自主地进行知识积累,并将这种积累不断转化为设计的技能,应用到实践中。
目录
0 绪论
1 建筑方案的功能设计基础
1.1 功能分区及流线组织
1.1.1 功能分区及流线组织的原则
1.1.2 功能空间的布置依据
1.1.3 交通空间的布置
1.2 功能模块的多样化
1.2.1 单元空间组合的多样性
1.2.2 室内单元大空间的多样性
1.3 功能空间的多元表达
2 基地环境与建筑设计对应关系
2.1 都市基地形状对设计的影响分析
2.1.1 边界以直线形为主的基地分析
2.1.2 边界以曲线形为主的基地分析
2.1.3 边界为不规则的复合形的基地分析
2.2 契合自然的基地设计分析
2.2.1 山地起伏地势
2.2.2 平坦开阔地势
2.2 3滨水地势
2.3 建筑设计对基地环境的回应
2.3.1 自然景观环境
2.3.2 都市环境的回应
2.3 3周边建筑的制约
3 建筑方案的交通空间组织
3.1 建筑入口空间
3.1.1 关注引导的入口序列空问
3.1.2 强调界面空间的建筑入口
3.2 建筑枢纽空间组织的多样性
3.2.1 中心环绕模式
3.2.2 中心发散模式
3.2.3 多中心组合型模式
3.3 水平连接空间的多样性
3.3.1 外部边界模糊
3.3.2 内部边界模糊
3.4 垂直交通空间的多样性
3.4.1 室内垂直交通空间的多样性
3.4.2 室外楼梯交通空间的多样性
4 建筑围护界面的形式设计
4.1 以承重结构为基础的立面设计
4.1.1 建筑立面的窗墙结构体系基础
4.1.2 立面的开窗设计
4.1.3 构成式开窗
4.1.4 立面的分离——复合立面
4.2 以围护结构为基础的建筑“表皮”概念
4.2.1 建筑“表皮”的生态原初意义
4.2.2 建筑“表皮”形式的技术表达
4.2.3 立面的建筑“表皮”语言
43作为“第五”立面的屋顶设计
4.3.1 屋面的设计表现
4.3.2 屋面与立面设计的一体性
4.3.3 “第五”立面的表现
5 空间特质的剖面表达
5.1 空间关系的剖面表达
5.1.1 功能空间表达的完整性
5.1.2 室内丰富空间形态的表达
5.2 结构技术的表现
5.2.1 结构支撑体系
5.2.2 立面围护结构
6 建筑方案的设计深入
6.1 室外环境设计
6.1.1 室外铺装设计
6.1.2 景观绿化设计
6.1.3 小品节点设计
6.2 室内功能平面布置
6.3 室内概念设计
7 建筑快速设计案例综合品析
后记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管子》一书《权修》篇中有这样一段:“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是管仲为富国强兵而重视培养人才的名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源于此。它的意思是说,培养人才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既十分重要,又不是短期内可以奏效的事。“百年树人”并非指100年才能培养出人才,而是比喻人才的远大意义,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并且要预先规划,长期、不间断地进行。
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形势迅猛,急缺大量的建筑建工类应用型人才。全国各地建筑类学校以及设有建筑规划专业的学校众多,但能够做到既符合当前改革形势又适用于目前教学形式的优秀教材却很少。针对这种现状,急需推出一系列切合当前教育改革需要的高质量优秀专业教材,以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改革,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并且有助于加快改进应用型本科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多元化特色的教育体系。
这套系列教材整体导向正确,内容科学、精练,编排合理,指导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符合学校、学科的课程设置要求。教材以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普适性,尽量满足同类专业院校的需求。教材在内容上大力补充了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成果;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搭配比例,结合目前教学课时减少的趋势适当高速了篇幅;根据教学大纲、学时、教学内容的要求,突出重点、难点,体现了建设“立体化’精品教材的宗旨。
该套教材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振兴建筑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建筑类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己任,对发展我国高等建筑教育的理论与思想、办学方针与体制、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以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主张。希望这套教材能够真实体现我们的初衷,真正能够成为精品教材,受到大家的认可。
文摘插图:
后记在指导同学们建筑设计的教学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在学习中的种种困境。最突出的几个问题的是,如何去收集资料成为自己建筑素养的积累;如何将前期的积累转化为方案的设计;从什么样的角度来深化方案。其实这都涉及到对建筑的理解,因而也就需要从建立同学们的设计方法来入手。这样《建筑快速设计基础》的写作结构就以大家都熟悉的方法为基础,案例分析以实时性为主。毕竟时代的巨变是大家都能够看到的,这就相应地要求在参考书中必须反映当今建筑发展的潮流。
本教材由李钢主持,与各位编写成员协调后进行写作,最后由李钢统稿完成。正是由于书中案例资料的实时特性,收集、整理的工作量较大,编委会成员姜卫、刘欢、李诤、杜庆、侯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承担了相应的文稿编写工作。由于才疏学浅,各种疏漏错误在所难免。至于书中尚存的偏失错漏,概由李钢承担。
在写作中,笔者参考并选用了若干书籍的插图。对著、译者及插图作者表示感谢!同时,要感谢主审项秉仁老师对《建筑快速设计基础》的指导,还要对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图书分馆的康静、毕秀琴、李纪华老师表示感谢!
最后,对《建筑快速设计基础》的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王良勤先生、王彩霞女士、许闻闻女士,编辑张若琳女士、王婷婷女士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