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2009最新修订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唯一推荐用书)(附赠学习卡)

分類: 图书,考试,资格考试/职称考试,执业助理医师,
品牌: 中医师资格考试专家组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92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2315913/9787802315914
·条形码:978780231591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唯一推荐用书
·附带品描述:附赠学习卡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医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2009最新修订版)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分综合笔试和实践技能考试两部分。综合笔试部分采取标准化考试方式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承担国家一级的具体考试工作。实践技能考试由省级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及习题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唯一推荐的考试用书。本次编写我们大量听取广大考生的意见和建议,总结以前各版本的成功经验,避免了既往的不足。
编辑推荐《医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2009最新修订版)的专家组成员都是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教授或主任医师,他们在学术上有较高造诣,同时他们掌握医师资格考试规律,即“会考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把握考试的重点,知道“考什么”,二是“会出题”,即所出习题较为规范。全书完全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规定的题型编写,基本覆盖了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
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第五单元 五脏
第六单元 六腑
第七单元 奇恒之腑
第八单元 气、血、津液
第九单元 经络
第十单元 病因
第十一单元 发病
第十二单元 病机
第十三单元 防治原则
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 绪论
第二单元 问诊
第三单元 望诊
第四单元 望舌
第五单元 闻诊
第六单元 脉诊
第七单元 按诊
第八单元 八纲
第九单元 病性辨证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中药学
第一单元 药性理论
第二单元 中药的配伍
第三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第四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五单元 解表药
第六单元 清热药
第七单元 泻下药
第八单元 祛风湿药
第九单元 化湿药
第十单元 利水渗湿药
第十一单元 温里药
第十二单元 理气药
第十三单元 消食药
第十四单元 驱虫药
第十五单元 止血药
第十六单元 活血化瘀药
第十七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八单元 安神药
第十九单元 平肝息风药
第二十单元 开窍药
第二十一单元 补虚药
第二十二单元 收涩药
第二十三单元 攻毒杀虫止痒药
方剂学
第一单元 总论
第二单元 解表剂
第三单元 泻下剂
第四单元 和解剂
第五单元 清热剂
第六单元 祛暑剂
第七单元 温里剂
第八单元 补益剂
第九单元 固涩剂
第十单元 安神剂
第十一单元 开窍剂
第十二单元 理气剂
第十三单元 理血剂
第十四单元 治风剂
第十五单元 治燥剂
第十六单元 祛湿剂
第十七单元 祛痰剂
第十八单元 消食剂
第十九单元 驱虫剂
针灸学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单元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
第四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
第五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六单元 手太阴肺经、穴
第七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穴
第八单元 足阳明胃经、穴
第九单元 足太阴脾经、穴
第十单元 手少阴心经、穴
第十一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穴
第十二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穴
第十三单元 足少阴肾经、穴
第十四单元 手厥阴心包经、穴
第十五单元 手少阳三焦经、穴
第十六单元 足少阳胆经、穴
第十七单元 足厥阴肝经、穴
第十八单元 督脉、穴
第十九单元 任脉、穴
第二十单元 常用奇穴
第二十一单元 毫针刺法
第二十二单元 常用灸法
第二十三单元 针灸治疗
第二十四单元 头面躯体痛证
第二十五单元 内科病证
第二十六单元 妇儿科病证
第二十七单元 皮外骨伤、五官科病证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第五单元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第六单元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第七单元 风湿性疾病
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第九单元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第一单元 绪论
第二单元 中医外科证治概要
第三单元 无菌术
……
……[看更多目录]
文摘(二)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肺位于胸腔,分居左右,上连气道,喉为门户。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覆盖于其他赃腑之上,故有“华盖”之称。
肺气运动的特征是宣发和肃降,体现于肺的一切生理活动之中。宣发,即宣布、发散,有向上、向外之意;肃降,即清肃、下降,有向下、向内之意。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排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浊气,完成气体交换;二是将脾上输于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于体表,以防御外邪,温养肌表,调节汗孔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四是通过肺气的向外运动,将会聚于肺的血液经清浊之气交换后布散至全身。
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清肃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并向下布散;二是将脾转输于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并把代谢后的水液下输。至肾和膀胱;三是清除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其洁净和通畅;四是通过肺气的向内运动,使周身含有浊气的血液流经于肺并加以清除,使血液保持洁净;五是肺气的肃降还有利于大肠向下传导糟粕。宣发和肃降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相制约、不能分割的,二者相反相成。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常简称为肺主宣降,两者共同的生理效应,简言之有五方面:一是维持呼吸运动正常,二是辅助心脏推动血行,三是输布水谷精微于全身,四是布散卫气于体表,五是促进水液输布排泄。可见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是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
1.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包括主呼吸之气、主管气的生成,以及对全身气机运行的调节三方面。其中,以肺主呼吸之气为其基础。
(1)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的功能也称“司呼吸”,是指肺主管呼吸运动,为体内外清浊之气交换的场所。肺主呼吸主要表现为肺“一呼一吸”,从而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以实现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肺的这一功能正常,则表现为呼吸运动均匀和调,气道畅通,清气吸入充分,宗气生成充足,脏腑组织之气旺盛,全身气机升降出入协调,从而维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主管气的生成:‘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是人体一身之气生成的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宗气的生成。宗气是在肺的气化作用下,将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肺以呼吸运动为核心,通过生成宗气而发挥主一身之气生成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