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唯一推荐用书)(附赠学习卡)

分類: 图书,考试,资格考试/职称考试,执业助理医师,
品牌: 中医师资格考试专家组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9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2315891/9787802315891
·条形码:978780231589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唯一推荐用书
·附带品描述:附赠学习卡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分综合笔试和实践技能考试两部分。综合笔试部分采取标准化考试方式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承担国家一级的具体考试工作。实践技能考试由省级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及习题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唯一推荐的考试用书。本次编写我们大量听取广大考生的意见和建议,总结以前各版本的成功经验,避免了既往的不足。一、专家组成员都是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教授或主任医师,他们在学术上有较高造诣,同时他们掌握医师资格考试规律,即“会考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把握考试的重点,知道“考什么”,二是“会出题”,即所出习题较为规范。因此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及习题集能较好地贴近考试大纲,将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整地体现出来。二、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完全按照考试大纲的单元、细目编写。习题集按单元列出,每单元后附参考答案。习题集完全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规定的题型编写,基本覆盖了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
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第五单元 五脏
第六单元 六腑
第七单元 奇恒之腑
第八单元 气血津液
第九单元 经络
第十单元 病因
第十一单元 发病
第十二单元 病机
第十三单元 防治原则
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 绪论
第二单元 问诊
第三单元 望诊
第四单元 望舌
第五单元 闻诊
第六单元 脉诊
第七单元 按诊
第八单元 八纲
第九单元 病性辨证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中药学
第一单元 药性理论
第二单元 中药的配伍
第三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第四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五单元 解表药
第六单元 清热药
第七单元 泻下药
第八单元 祛风湿药
第九单元 化湿药
第十单元 利水渗湿药
第十一单元 温里药
第十二单元 理气药
第十三单元 消食药
第十四单元 驱虫药
第十五单元 止血药
第十六单元 活血化瘀药
第十七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八单元 安神药
第十九单元 平肝息风药
第二十单元 开窍药
第二十一单元 补虚药
第二十二单元 收涩药
第二十三单元 攻毒杀虫止痒药
方剂学
第一单元 总论
第二单元 解表剂
第三单元 泻下剂
第四单元 和解剂
第五单元 清热剂
第六单元 祛暑剂
第七单元 温里剂
第八单元 补益剂
第九单元 固涩剂
第十单元 安神剂
第十一单元 开窍剂
第十二单元 理气剂
第十三单元 理血剂
第十四单元 治风剂
第十五单元 治燥剂
第十六单元 祛湿剂
第十七单元 祛痰剂
第十八单元 消食剂
第十九单元 驱虫剂
针灸学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单元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
第四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第五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六单元 手太阴肺经、穴
第七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穴
第八单元 足阳明胃经、穴
第九单元 足太阴脾经、穴
第十单元 手少阴心经、穴
第十一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穴
第十二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穴
第十三单元 足少阴肾经、穴
第十四单元 手厥阴心包经、穴
第十五单元 手少阳三焦经、穴
第十六单元 足少阳胆经、穴
第十七单元 足厥阴肝经、穴
第十八单元 督脉、穴
第十九单元 任脉、穴
第二十单元 常用奇穴
第二十一单元 毫针刺法
第二十二单元 常用灸法
第二十三单元 其他针法
第二十四单元 针灸治疗
第二十五单元 头面躯体痛证
第二十六单元 内科病证
第二十七单元 妇儿科病证
第二十八单元 皮外骨伤、五官科病证
中医内科学
第一单元 感冒
第二单元 咳嗽
第三单元 哮病
第四单元 喘证
第五单元 肺痈
第六单元 心悸
第七单元 胸痹
第八单元 不寐
第九单元 癫狂
第十单元 痫病
第十一单元 胃痛
第十二单元 呕吐
第十三单元 腹痛
第十四单元 泄泻
第十五单元 痢疾
第十六单元 便秘
第十七单元 胁痛
第十八单元 黄疸
……
……[看更多目录]
文摘(三)气的主要功能
气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如元气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水行,所以人体的血液循行和水液代谢也都赖气之推动而完成,如心气推动血行,肺气推动津液输布等。
2.温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气通过运动变化能够产生热量,温煦人体。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依靠气的温煦来维持相应的体温;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需要有相应的体温,才能确保正常的循环运行,故有“血得温而行,遇寒而凝”之说。
3.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有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功能。气一方面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另一方面还可驱邪外出。气的防御功能正常时,邪气不易侵入,或虽有邪气侵入,但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易于治愈。所以气的防御功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防止其无故流失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固摄血液,可使血液循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二是控制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的分泌、排出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三是固摄精液,防止精液妄泄;四可固摄冲任。
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而言,指气具有促进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人体的气化运动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气化就是体内物质的新陈代谢、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6.营养作用:人体之气分布于全身各脏腑组织中,为各脏腑器官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源于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水谷精气中的营气与津液,在脏腑的气化作用下化为赤色的、具有营养作用的血液,以滋养全身各组织器官。另一部分是经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此外,气具有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整体联系的中介作用。气充斥于人体各个脏腑组织间,人体内各种生命信息,都是通过人体之气的运动来感应和传递,从而实现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气的运动
气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