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思考(成功大学文库)

分類: 图书,哲学,伦理学,人生观、人生哲学,
品牌: 詹姆斯·爱伦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页码:29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6884076/9787806884072
·条形码:978780688407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成功大学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人生的思考》讲述了作为一位神秘的文人,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每日环顾世界,冥思苦想,终于发现了抚慰世人内心痛苦的疗法、引领众人步入成功的法则,并通过其作品将这些智慧奉献于世。对于那些正在经受心灵创伤、一直期盼成功的人们来说,这些作品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他们的心扉,滋润他们的心田。这些精神顿悟浓缩在这本著作中。令人遗憾的是,直到爱伦去世以后,世人才发现其杰出的思想与文学才华,于是他的作品陆续问世,并且一直流传至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正如作者所言:“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写出一些作品,去帮助普天之下的人们,无是男是女,是贫是富,有无渊博的学识,老于世故或涉世未深,在他们自身之内发掘所有成功、所有幸福、所有真理的源泉。
作者简介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神秘者”。1864年出生于英国莱斯特。其父曾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后因经济不景气,生意破产。更为不幸的是,他于一年之后惨遭暗害。这使得年仅15岁的詹姆斯不得不离开学校,挑起养家重担。詹姆斯后来结了婚,并给英国一家大公司主管做私人秘书。 38岁那年,詹姆斯·爱伦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在托尔斯泰作品的影响下,詹姆斯终于意识到整日忙于赚钱,并把钱花在无足轻重的事情上,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活方式。他辞去工作,和妻子一道移居英国西南部的一个小镇,追求一种敛心默祷式的生活。开始寻求“乐于清贫、精神自律、简朴人生”的梦想。 他每天早早起床,外出散步,每次登上一个峭壁,眺望大海。在那儿,他要沉思默想一个小时左右。当萦绕他精神视野的蛛丝被轻轻抹掉之时,整个宇宙的奥秘便展现在他的眼前。这些奥秘消无声自地在他的内心烙下印记。随后,他返回家中,把他内心的顿悟诉诸笔端。到了下午,他就侍弄自己心爱的小花园。晚上,他则与当地喜欢谈论玄虚的哲学家们聊叙一番。 詹姆斯·爱伦一直过着这种平静、沉思的生活,他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皇室支付的稿费。48岁那年,他突然间撒手而去。直到他辞世多年之后,世人方识他杰出的才华。然而,在他百年之后,世人得以分享他的精神顿悟,这也正是詹姆斯·爱伦之所想。
编辑推荐《人生的思考》与《人性的弱点》、《思考致富》并列的三大励志经典;一位“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神秘者”的心灵之作;让读者远离时代喧嚣的令人感动而穿透力的美文。
目录
关于作者和本书
序言
第一篇 做个思想者
思想与品质
思想对境况产生的作用
思想影响人的健康和身体
思想与目的
成就中的思想因素
构思与理想
宁静安祥
第二篇 兴盛之路
邪恶的教训
心态折射出的世界
摆脱逆境的途径
思想无声的能量
健康、成功和力量的秘诀
无限幸福的秘诀
富有的实现
第三篇 命运的主宰
行动、品性及命运
自我控制的科学
人类行为的因与果
意志的磨炼
头脑的构筑与人生的构筑
专心的培养
沉思默想的练习
追求的力量
成就带来的欢乐
第四篇 平静之道
沉默默想的力量
两位主人:自我与真理
获取精神能量
把无私的爱化为现实
真正的服务就是忘我
完美平静的实现
第五篇 理想的王国
心灵的伟大需求
竞争定律与爱的定律
找到原则
达到完美境界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环顾这个世界,发觉它被悲伤的阴云笼罩,被苦难的烈火炙烤。我努力地寻求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我四处观望,无法找到它;我查阅书籍,无法找到它;我沉思默想,最终发现了原因之所在。我再次深入细致地观察,发现了一种疗法。我发现了一条法则,爱的法则;一种人生,顺应那种法则的人生;一条真理,被驯服的思维及平静、恭顺之心的真理。
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写出一些作品,以帮助普天之下的人们,无论是男是女,是贫是富,有无渊博的学识,老于世故或涉世未深,在他们自身之内,发掘所有成功、所有幸福、所有业绩、所有真理的源泉。多年来,这个梦想一直伴我左右,最终它得以实现。
如今我郑重地把这些作品奉献世人,履行一种治疗创伤、赐福于人的使命。我知道,对于那些一直在期待着疗治创伤、获得幸福的人们来说,这些作品将像一股清泉,流进他们的家庭,滋润他们的心田。
文摘第一篇 做个思想者
思想与品质
思维是塑造一切的支配力量,从根本上来讲,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思维,就在于人能够利用思想这种工具,使自己的意愿得以实现,并带来了数不胜数的欢乐与苦疾。人悄无声息地思想,并最终将思想化为现实。周围的环境只不过是人的观望镜.
有句格言称:“人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他就会成为怎样一个人。”这句话涵盖了人的全部,它是一句高度浓缩的精辟之言,触及到人生所碰到的各种境况。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人就是其所想,人的品质是其思想的总括。
土壤中没有种子,就没有禾苗破土而出。没有了思想的种子,人的行为也无从谈起。无论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出乎意料”的行为,或者是精心设计的行为,都体现出了同一个道理。
行为是思想的花,欢乐与悲伤则是思想的果,一个人到底能收获甜蜜的果实,或者收获苦涩的果实,都取决于播下的种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尽管头脑中的思想使我们成为现实中的人,但思想却是我们精心培植的。
如果一个人内心包藏邪恶的思想,痛苦就会伴着他走,就像车轮伴着拉车的牛走一样……
如果一个人培植出至纯至真的思想,那么欢乐就将永远与他相伴,就如同他的身影永远与他相伴一般。
人是自然规律的产物,而非雕虫小技的造化。因果不仅体现在可看得见的物质世界中,而且它也无庸置疑地暗藏在思想的王国。
高贵的、至高无上的品质,并非是一种恩赐或机遇,而是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不断努力的自然结果,是长期培植至高无上的思想之必然所得。卑鄙的、野兽般的品质的形成过程也一样,它是长期包藏祸心的必然结果。
你就是命运的主宰者
人生是由自己塑造的。人的行为是由思维支配的,人们在动用武力的思想的指导下,就千方百计地制造出了自我毀灭的武器。人们也崇尚一种思想工具,用这种思想工具可为自己创造出无限的欢乐、力量与和平。通过做出正确的选择,培植正确的思想,人就能够升华至神圣的完美;而对邪恶思想的培植及滥用,则只能导致人沦落到野兽的层次。在这两个极端中间,是各个层次的品质,而且人是他自己的创造者及主宰。
在心灵的所有美好的真理中,最能够令人愉悦、最能够带来累累硕果的就是:人是思想的支配者,品质的培养者,状况、环境及命运的塑造者。
作为力量、智慧与关爱的化身,以及自己思想的主人,人掌管着一把能应对任何境况的万能钥匙。在他的自身内设置有一个转化及再生的装置,借助这个装置的运作,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