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局经济学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经济学基础理论,
品牌: 迈克尔·赫勒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1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111264959/9787111264958
·条形码:978711126495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困局经济学》内容为:几年前,一家美国制药公司的主管给《困局经济学》作者——赫勒教授出了一道难题。公司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能有效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新药,但不能上市发售,除非公司能买下几十种专利的使用权。但每一位专利持有人都认为自己的专利特别重要,都可以信口索价;有些干脆不答应这笔交易。故事的结局不怎么美满。原本可以拯救上百万条生命、赚取数十亿美元的新药.就这么束之高阁了。
这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状况就是“困局”,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龙多了旱,人多了乱.母鸡多了不下蛋”。
困局是种全输的博弈。在医药困局这个真实的例子中,专利持有人没有获益,医药公司被迫放弃了最有潜力的新药研发,而那些被老年痴呆症困扰的病人及其家庭大概永远不会想到,他们本来可以过上更为幸福安宁的生活。
如何解决这些困局,让大家的福祉都能增加呢?《困局经济学》不仅有生动有趣的故事,通俗流畅的描述,更给出了一把开启财富之门的钥匙。
作者简介迈克尔·赫勒(Michael Heller),美国顶尖的产权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并兼任该学院副院长。赫勒在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任研究员时开始撰写《困局经济学》,现居纽约和洛彬矶。
媒体推荐这本书提供了看经济问题的一个新的方法。
——路透社
这本书也许会引发经济学革命。
——《时代周刊》
《困局经济学》道出了大多数经济学家所忽视的重要经济现实.读起来饶有趣味。
——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美国经济战略学会总裁
本年度,甚至最近10年最重要、最及时的一本书。赫勒的《困局经济学》为我们看待政治与经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沃伦·本尼斯,最伟大的管理大师之一
很少有书能重新开启一个领域.几乎没有书能重新开启许多领域——这本书就在“几乎没有”的范畴内。
——劳伦斯·莱斯格,斯坦福大学法学教授
过去十年间,有很多挑战人们已经接受的智慧的书出现.最新的就是这本。不同于其他那些挑战直觉的书的作者,赫勒教授在他所细致观察的领域内是个顶尖学者。赫勒教授的这本书,是继《资本论》以来关于产权的最具有洞察力的书。
——Slate在线杂志
编辑推荐《困局经济学》介绍了:颠覆“理所当然”的经济学观点,有趣、有理、有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福布斯》、《商业周刊》、《纽约客》、路透社强力推荐。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反公地悲剧
早先的强盗贵族
救命药物之困局
桂格公司的“大英寸”地契赠礼
历史和文化上的困局
艺术上的困局
公有资源和反公有资源
世界各地的困局
困局的另一面
第2章 词源探踪
神奇停车场
空中收费站
为什么要为”使用不足”正名
集体财产如何运作
公有资源和反公有资源的对称性
几点忠告
第3章 解药在哪里
药品困局是怎么回事
从共享到起诉
是过渡还是悲剧
解决途径
注意:单一的专利并不会造成困局
第4章 你听不见我
使用不足的维度
为什么会有大量频谱闲置
私有频谱的演变
反公有资源频谱
无线专利之战
拆分和政府管制造就的反公有资源
困局假设之修正
第5章 钉子户、碎渣地和香蕉共和国
初窥房地产困局
钉子户
碎渣地
香蕉共和国
第6章 莫斯科空荡荡的商店
发现反公有资源
和尚挑水的困局
从苏维埃所有制到商店反公有资源
莫斯科商店从反公有资源到私人所有
繁荣的公寓市场
集体宿舍的闹剧
和尚挑水的困局
从苏维埃所有制到商店反公有资源
莫斯科商店从反公有资源到私人所有
繁荣的公寓市场
集体宿舍的闹剧
第7章 世界是我的牡蛎
牡蛎为什么未灭绝
任人取用的牡蛎
切萨皮克湾的牡蛎战争
限制使用权的陆上斗争
牡蛎保护的七巧板
古罗马的贪婪
从莎士比亚到狄更斯时代的牡蛎
当代的征服案例
牡蛎和反公有资源
第8章 解决工具包
步骤一:辨识并命名困局
步骤二:解开困局
致谢
注释
……[看更多目录]
序言美国人爱创造新名词,爱到了有点故弄玄虚的地步。“困局经济学”这个说法很新鲜,道理一说破,却分外简单。文中提到的小块土地困局,和我国农村的情况何其相似——由于包产到户,各家分配的土地面积过小,机械化大生产无从开展,农业新技术迟迟得不到推广。当前的新一轮土地改革,不正是打算从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吗?
凑巧的是,就在翻译本书的当口,我在电视的新闻报道里听说了一则类似的事件。几年前,由于国内投资渠道狭窄,部分城市的地产开发商趁机推出了一种投资性质的地产产品。举例来说,地产开发商建好一栋商用楼,并将商铺使用权出租给大型商场,以若干年为限。而后将大楼商铺分割成多个小块,把所有权卖给不同的投资者。销售时这样宣传:大楼已经有某某大商场入驻经营了,业主每年可按实际购买的面积收到多少租金,收租至某年以后,商铺将由开发商按原价回购。
文摘第1章 反公地悲剧
大企业做事古古怪怪。IBM最近捐出了500套软件代码专利,供公众免费使用。公司的一位主管解释说:“这就好像裁军一样,你总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导弹都撤了。”但为什么IBM会自愿捐赠呢?
与此同时,塞莱拉基因组技术公司投资上亿美元破解人类基因组,然后将其庞大的DNA数据库捐赠给了公众。塞莱拉的发言人说:“我觉得,我们最终为科学尽了全力。”的确如此。但科学代替不了董事会的投票,也不能拉动股价。难道塞莱拉的股东们不希望公司从投资中赚钱吗?
这里还有一个谜。制药公司百时美施贵宝宣布暂不研究“癌症可能涉及的50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专利持有人“要么不答应,要么索取不合理的专利税”。公司的一位主管这样说。为什么这些专利持有人不同意让百时美施贵宝先治疗癌症,以后再分享利润呢?
这些神秘的企业行为内有关联,它们皆源自一项所谓的“反公地悲剧”(tragedv of the anticommons)原理。这是什么意思呢?不妨先从我们熟悉的东西说起吧:海洋里的鱼。这是一种我们所有人都能分享到的“公有资源”(commons)。要是太多人都能使用一种资源,我们往往会过度使用,于是我们捞光了海里的鱼。这种不经济的过度使用,叫做“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如何解决这一悲剧呢?大多数时候,我们靠创造私有产权来加以解决。私人所有者大多会避免过度使用,因为保护和留存自身掌握的资源,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