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道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综合,
品牌: 余振东
基本信息·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07145844
·条形码:978780714584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香的使用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属精神范畴,又属物质范畴。《中国香道》从人类衣食住行的生存环境追溯到远古先民的生活,从民间崇拜祭祀乃至社会各群体与香的关系,将香文化体系定位在中国香道这个座标上填补了中国香道文化研究史上的空白。阅读《中国香道》,华夏民族与自然和谐的智慧结晶跃然纸上,文中大量彩色插图,展现出大自然之美与人性化香韵的传承历史,留住了祖辈人的惊喜、愉悦、以至爱和梦想。
编辑推荐《中国香道》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目录
卷首语
守望精神京园
第一章 香道探源
第一节 从道法自然谈香道/23
第二节 中国第一枚旧石器发现地的原生态吾/28
第三节 黄帝在侨山一带的香活动/30
第四节 医圣岐伯的香疗法/31
第五节 飘扬在香气中的庆阳端午/41
第六节 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2
第七节 香溢四海的中国香道/58
第二章 香道文化
第一节 崇拜祭祀中的香文化/65
第二节 宗教中的香文化/75
第三节 民俗节庆中的香文化/86
第四节 历代帝王与香文化/93
第五节 古典名著中的香文化/99
第六节 文人诗词中的香文化/l07
第七节 中医药中的香文化/114
第八节 名酒品出的香文化/121
第九节 茶道中的香文化/127
第十节 闺阁中的香文化/132
第十一节 香文化传承脉系/139
第三章 香道的运用
第一节 香道与养生/145
第二节 香品种类/151
第三节 香品的使用/182
第四节 佩香/186
第五节 观香/190
第六节 焚香/197
第七节 熏香/203
第八节 闻香/207
第九节 香具/212
第四章 进入生活、走向世界的中国香道
第一节 花杆杆挑出的香市场/2l9
第二节 中药百草香飘海内外/223
第三节 生活用香日趋红火/231
第四节 祈求幸福的心理趋向/234
第五节 市场化的香料产品/239
第六节 香道文化发展的广阔前景/242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欣然应约为《中国香道》一书作序,但犯难的是不知从哪个角度下笔为好。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行列中道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成分。《中国香道》这本书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它从多方位、多侧面阐述了香之所以成为道,是大自然芳香物质数千年来作用于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未因朝代和政治变迁而消亡;它凝聚民族情感、链接公共意识、展现社会再生活力、传承历史文化的生命特征正是道的博大精深之处。从华夏文明初创迄今,塑造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气质的也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史,它的理论框架,让全世界的人望其项背。
追溯道文化的历史,我这里想提一下华夏人文初祖创说的太极模式。一个黑点一个白圈代表恒定,一个白鱼和一个黑鱼互抱互回代表恒动。恒动的阴阳鱼承载着恒定的黑白鱼眼,形成了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生生不息的阴阳运动模式。这个运动模式平面地、简明地、朴素地揭示了宇宙大自然的运动规律,相对与绝对的对立统一观,是道文化的自然观,哲学观。所以我们说阴阳太极图即是道。它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创了一条巨河大川,容纳了万象自然。中国的香文化在万象自然中形成的香道体系,正是老子《道德经》中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产物。
文摘插图:


后记《中国香道》一书付梓时,我们的心有些忐忑不安。因为这本书选题比较宏大,资料相对匮乏。从创意、体例、构架到谋篇成书,我们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但作为一部“香学”的学术专著,能将她首先推出来,毕竞是一种抛砖引玉,能引起社会对中国香道的关注,是我们的夙愿。
中国香道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理念。它源自岐黄故里的医文化,所以甘肃东部的庆阳是中国香道的发源地。中国的香文化博大精深,将此升华为一种完整的文化体系,寻找出一种凭借理由,将它纳入“道”的范畴,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学术界的争鸣,作为岐黄故里的我们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探索、研究、发掘它的责任。这种责任感促使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研究了方方面面原始素材,于是我们在庆阳市连续六届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中得到启迪,“香”的文化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经验,为此书的编写找到了一个切入口、生发地,让我们看到了香文化的广阔道路和辉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