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分類: 图书,历史,世界总史,通史,普及读物,
品牌: 马世力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33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101065546/9787101065541
·条形码:978710106554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一本书读懂世界史》描述从上古时代到二战结束的历史进程,分为17个篇章,下面有若干小节。设置以下栏目:篇章概述: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历史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讲述重大事件中的细节或人物,注重可读性和趣味性;大事年衰:以编年的方式,简要展示历史演进线索,从中可以找到历史故事所处的地位;知识链接:以名词形式阐释与历史故事相关的事件:常识介绍:介绍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如典章制度、人物史实等;圈片传真:选择历史图片,展示讲述内容的相关场景等。
作者简介马世力,1949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历史学会理事、教育部全国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独立撰写学术论著20馀篇(部),两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陈光裕,1955年生,天津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天津市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兼职教研员、咨询委员。曾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历史教学、教研工作,现从事师范教育历史学科课程论、教学论等教学与研究,撰写、发表历史教育教学论文和各类历史科普文章百馀篇。
编辑推荐《一本书读懂世界史》,一书通古今,开卷知天下。一本书浓缩世界历史,节约时间就是提高效率。
目录
尼罗河文明
尼罗河的“赠礼”
胡夫的“太阳舟”
古埃及的“拿破仑
“太阳之子”的宗教改革
两河流域文明
亚当、夏娃和诺亚方舟
从弃婴到国王
“四方之王”汉谟拉比
“空中花园”
印度河流域文明
“死者之丘”下的古城之谜
“贱民”饭的传说
佛祖释迦牟尼
黑、白阿育王
古希腊文明
“木马计”的传说
“疯子”梭伦请战
罕见的尚武国度
作风民主的伯里克利
马拉松大战
斯巴达偷袭羊河口
亚历山大巧布战阵
古罗马文明
母狼与罗马的传说
圣山撤离运动
“圣鹅”救罗马
汉尼拔的“坎尼”
七十八角斗士出虎口
无冕之君“凯撒大帝
罗马一帝——奥古斯都.屋大维
耶稣的传说
君士坦丁大帝与基督教
“永恒之城”的陷落
西欧中世纪早期
克洛维创建法兰克王国
“丕平献土”与教皇国
查理威慑降“岳丈”
凡尔登三分疆土
奥托三征意大利
西欧中世纪中期
哈斯丁斯之战
卡诺莎觐见
米兰、琅城争自治
凄惨童子军
阿伯拉尔讲学
西欧中世纪晚期
“黑死病”重灾区英格兰
“奥尔良姑娘”贞德
英王屡成阶下囚
其他地区中世纪历史
神助壕沟战
大马士革之战
革新派铲除苏我氏
三次帕尼帕特之战
钱袋伊凡
奥斯曼攻陷君士坦丁堡
封建制解体时期的欧洲
哥伦布降服“海上凶神
麦哲伦机智平叛乱
艺术大师达,芬奇
马丁·路德及其《九十五条论纲)
哥白尼的曰心说
“篱笆”引发的起义
“无敌舰队”的覆灭
坚守诚信的荷兰人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纳西比的“铁骑军
不流血的革命
“五月花”结出“感恩节”
莱克星顿的枪声
艰难“联邦”路
伏尔泰为让。卡拉昭雪
巴士底狱的崩塌
18-19世纪中叶的世界
彼得一世割胡剪袖
女皇以身试疫苗
壶盖振动引起的剧变
三皇会战
多洛雷斯的呼声
新和谐公社
《资本论》的诞生
19世纪中晚期的世界
路易.波拿巴政变
加里波第和千人“红衫军
电文的“红布效应”
约翰·布朗起义
农奴制的恶果
五月流血周
鸟羽、伏见之战
詹西女王巴依
戈登之死
爱迪生灯丝试验之旅
第一次世界大战
萨拉热窝的枪声
“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法军抢修“生死路”
曰德兰海战
“阿芙乐尔”号的诉说
一战后的世界
“三巨头”讨价凡尔赛
列宁对话农民
鲁尔危机
记忆中的“柯立芝繁荣”
凯末尔扔掉“费兹帽
甘地向“食盐进军
二战前的世界
罗斯福“炉边谈话”
国会纵火案
“二·二六”兵变
意大利“速战”而未决
慕尼黑阴谋
同仇敌忾马德里
臭味相投俩狂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
消灭波兰的“白色方案”
敦刻尔克大撤退
英、德空中“电子战
女英雄卓娅
日本偷袭珍珠港
苏联蜂农捐飞机
“三巨头”和平会晤
玩具“蟋蟀”立战功
法西斯恶魔的末日
“曼哈顿计划
梅汝礅雄辩东京庭
后 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在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两河流域长期战乱频仍,没有出现过较为长久统一的王朝,但在公元前18世纪,这里却出现了一个称雄一时的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其极盛时期是其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
公元前2000年前后,闪族的一支阿摩利人进入两河流域,他们很快接受了苏美尔人、阿卡德人文化,进入阶级社会。两河流域兴起了阿摩利人的国家,主要有苏美尔地区的拉尔萨、阿卡德地区的伊新等。这些国家为争夺两河流域的统治权展开长期混战,最后完成两河流域统一的是古巴比伦王国(巴比伦第一王朝)。
“巴比伦”一词是“神之门”(众神相会之地)的意思。巴比伦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扼西亚贸易交通要冲,战略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巴比伦作为一个城邦,大约是在公元前1894年由阿摩利人建立的。立国之初,巴比伦只是一个依附邻国的弹丸之邦。到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时,巴比伦逐渐强大起来。
据史料记载,汉谟拉比聪明绝顶,脾性火爆。即位伊始,他就立下远大志向,不仅要使巴比伦成为强国,还要实现两河流域的统一,建立大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深知,国家要强盛,首先必须巩固内部,积聚力量。因此,在他当政的头几年里,他藏而不露,积极扩充军备,周密准备统一战争。
公元前18世纪初期,两河流域出现对汉谟拉比实施统一极为有利的形势。当时,在阿摩利人的主要国家中,马里、埃什努那受控于强盛起来的亚述,拉尔萨一度被埃兰人征服,伊新也衰弱了。汉谟拉比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机动灵活的外交政策,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力量打击一个主要敌人。他首先与拉尔萨结盟,一举征服了南方的主要敌国伊新。接着,又与马里联盟,帮助马里摆脱亚述的控制,在马里支持下又转而征服了拉尔萨。公元前1759年,汉谟拉比挥师北上,直逼曾经的盟友马里城下。经过近一年的对峙苦战,迫使马里国王吉姆里利姆屈膝臣服。至此,汉谟拉比历时35年,终于完成两河流域的统一。
后记2007年末,中华书局编辑李洪超先生向我谈了本书的设想,并征求我的意见,能否主持编写。由于该书角度新颖,对我们这些常年从事传统史学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我当即答应接手这一任务,并开始就编写此书进行准备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书终于可以同读者见面了。在写作过程中,我们着力遵循出版社的立意,尽力突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线索性与立体性相结合。该书遵循我国史学界对世界历史分期的共识,以上古(包括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中古(包括西欧中世纪早期、西欧中世纪中期、西欧中世纪晚期和其他地区中世纪历史)、近代(包括封建制解体时期的欧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8-19世纪中叶的世界和19世纪中晚期的世界)、现代(止于二战结束,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的世界、二战前的世界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四个大的历史时期或历史主题为纵向线索,兼顾世界各主要文明和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每个大的历史时期都由主题概述和主题内容组成。主题概述对各个时期世界历史的发展概况分别进行简要描述,以使读者对其线索、空间范围和发展规律有所了解。主题内容主要由大事年表和历史故事组成。大事年表概述了对历史进程有影响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简要经过等内容。历史故事则选取大事年表中相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的细节加以表述,以丰富的历史坐标点构建尽可能真实、生动和客观的世界历史发展框架。同时辅以“相关链接”、“历史常识”等栏目,并插入相关历史图片,突出该书点、线、面、体相结合的立体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