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革”岁月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纪实文学,回忆录/口述,
品牌: 陈小津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页码:4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7327373
·条形码:978750732737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我的“文革”岁月》作者陈小津曾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兼党组书记,现任中国船舶工业股份公司董事长、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其父亲陈丕显,是中共党史上有名的“红小鬼”。“文革”爆发前后,陈丕显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与“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深陷囹圄达8年之久。特殊的家庭背景及经历,使陈小津成为十年“文革”的亲历者、见证着和近距离的观察者。书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
作者简介陈小津,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历任青山船厂副厂长,天津船舶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工程公司总经理,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香港华联船舶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船舶工业股份公司董事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
编辑推荐《我的“文革”岁月》是一部饱含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缅怀之情,并具有丰富“文革”史料的回忆录。书中披露了许多那时期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些党史专家认为,该书披露的上海“文革”初期乱象、历史人物的介绍,以及大量历史照片,都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目录
前言
一次难忘的会面
我的大学
难忘的1965年
罗瑞卿问题
山雨欲来
上海乱相
林彪、江青抛来“橄榄枝”
“江妈妈”的蜕变
陈老总的豪迈
“怪胎”出世
阴险狡诈的张春桥
野心家的“赌博游戏”
批判张春桥“有什么关系!”
“卡断”上海市委的“喉舌”
“秀才”造反,“心脏爆炸”
康平路上大打出手
“没罢官前,照样工作”
上海夺权“风暴”
终生难忘的告别
“你们是法西斯,这样迫害我,
你们才足真正的反革命”
“我有什么罪,你们拿出证据来!”
“岁寒识松柏”
患难之交
令人发指的残害
三位大家的苦难
北上北京
“二月逆流”时,我正在北京
“态度最坏”的我,惹来镣铐加身
投奔“解放区”
粟大将透露好消息
与曾山伯伯的最后一面
又见耀邦伯伯
“解放区”的生活
宁折不弯的“两个老共产党员”
一个避风挡雨的港湾
“走资派”子女们的友谊
耀邦伯伯对我耳提面命
“你敢不敢打个大信封到中南海门口?”
柯庆施其人(上)
柯庆施其人(下)
第一次见到蒙难中的父亲
他们说我“有意欺骗领导’’
邓小平、陈云复出
“解放”序曲
给耀邦伯伯当“通讯员”
毛泽东敲打“四人帮”
设悬案、留尾巴
不知悔改的“四人帮”
残冬里的暖阳
离开“虎狼之窝”
万寿路的春天(上)
万寿路的春天(下)
邓小平问我父亲: “你看了耀邦没有?”
风云突变
“我哭豺狼笑”
邓小平再次被打倒
箭在弦上
大快人心的历史时刻
“无沦十什么,先去!”
“上海有个杨西光,你认识吗?”
打破“两个凡足”的“思想枷锁”
“我不下油锅,准下油锅!”
“两个不管”暖人心
彻底肃清“文革”的流毒
“我不再需要你当通讯员了”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2005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我应邀到会。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胡耀邦同志在长达6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呕心沥血、奋斗不息,贡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历史功绩和优秀品德永远铭记在党和人民心中。我们要学习他忠于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学习他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思想境界,学习他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学习他顾全大局、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
2006年3月21日,是我父亲陈丕显同志诞辰90周年的纪念曰。曾庆红同志在当天的《人民日报》发表了《深切怀念陈丕显同志》的文章。曾庆红同志指出,丕显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杰出代表。我们要学习他坚定不移的信念、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革命情操,学习他对革命和建设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优良作风,学习他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可贵品格。
聆听曾庆红同志的重要讲话,学习曾庆红同志的重要文章,我深受教育,也深受感动。耀邦伯伯和我父亲都是我党历史上有名的“红小鬼”,他们是老一辈革命家中的年轻者,是中国亿万革命青年大军中的领跑者。他们身上,凝聚着所有“红小鬼”父辈们的优良品质。他们革命的、战斗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缅怀和学习。
读文思人,触景生情。近一个时期以来,通过不断重温曾庆红同志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我回忆起了很多往事、很多父辈人物。我想起了耀邦伯伯与我父亲两位“红小鬼”父辈长达半个世纪的紧密交往,以及他们之间非同一般的战斗情谊:想起了耀邦伯伯的恩重如山,他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对处于逆境中的我父亲及我们全家的关心和救助,特别是他对我多达四五十次的耳提面命、谆谆教诲。我想起了我熟知的陈毅、谭震林、曾山、粟裕、叶飞、黄知真、钟期光及原上海市委老领导曹荻秋、魏文伯、杨西光等许许多多父辈革命家,以及他们留在我记忆深处的诸多往事。我想起了巴金、周信芳、贺绿汀等父亲的老朋友,他们曾经与我父亲一起挨揪挨斗、受苦受难。我也想起了我在“文革”中度过的那段特殊岁月……发生在三四十年前的那些往事已经过去很久了,我崇敬的父辈们也都相继逝去,而我对这一切,仍然记忆犹新。
从建国后到“文革”爆发前,我父亲先后任过苏南区党委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全家生活的城市从无锡转到了上海。我作为家中的长子,尽管父母要求一直很严格,不许我们搞特殊化,但客观上仍属于“暖房里的花朵”,生活条件优越,未经大风大浪的磨练。记得我在上海读小学时,学校在华山路803号,而我家当时住在华山路922号,上学只需走上六七分钟的路程。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二三年级,我始终一帆风顺,真可谓不知愁为何物,遑论人间疾苦。但是,随着“文革”风暴扑面而来,父母被揪斗游街、“隔离审查”,我被从居住环境优越的康平路165号市委书记大院里“轰”出来,失去生活费来源……我,一下子从“天堂”坠入了“地狱”。
在“文革”之初的数年间,我从备受歧视的“黑帮子女”变成了“清理阶级运动”中的“反动学生”,进了“牛棚”接受劳动改造,整天埋头拉车送水、打扫男女厕所,由人变成了“牛”。在随后更猛烈的“一打三反”运动中,我再次成为张春桥、王洪文一伙重点整治的对象,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嫌疑犯抓进了监狱,与杀人犯、盗窃犯、交通肇事犯、投机倒把犯等各种各样嫌疑犯关在一起。熬过了半年多的牢狱生活后,我又被押送到湖南汉寿县军垦农场劳动改造……有的人经过生活的磨难,往往棱角磨钝了,变得世故圆滑,而我在与“四人帮”的交锋中,棱角越磨越锐,昔日养尊处优的“大少爷”习气也荡然无存。十年“文革”岁月中,是一身正气、不屈不挠的英雄父辈们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教育了我,是“人间地狱”般的这段特殊经历锤炼了我。命途多舛与生活重压,培养了我不怕困苦、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塑造了我不怕压、不服输的倔强个性,使我强健了筋骨,磨练了毅力,增长了才干。我想,这是“文化大革命”带给我的一笔特殊而宝贵的财富,让我自拔乱反正、改革开放以来在祖国经济建设的大舞台上忘我工作了几十年,为实现耀邦伯伯当年倡导的“中兴伟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文摘插图:
面对专案组批斗和审讯中的肆意侮辱,我父亲毫不示弱地予以回击。他们辱骂他是老反革命,他就说:“你们是法西斯,你们这样迫害我才是真正的反革命”,他们骂他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他就反唇相讥:“我没有死,怎么是死不改悔呢?”他们大声叫他“滚”,他立即转身就走。他们指责他态度不老实,很嚣张,他就说:“你们不按毛主席指示办事,搞逼供信”……
喽哕们整不服我父亲,江青出面了。1967年4月12日,江青在她的那个《为人民立新功》的讲话中点了我父亲的名,指红为黑,称我父亲是“黑小鬼”。从此,张春桥一伙更加紧了对我父亲的迫害,千万百计地搜集我父亲所谓“黑小鬼”的罪证。5月3曰,张春桥把“陈丕显材料组”更名为“陈丕显专案组”,并把“陈丕显专案”列为上海市第一号大案。“陈丕显专案组”由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直接领导,下面由“三王一李”即王维国、王少庸、王承龙及张春桥的老婆李文静具体负责。专案组下设了许多小组,最多时达13个,有正、副组长17人。专案人员最初有50多人,最多时扩充到156人。
专案办、专案组的人都是张春桥等人精心挑选的。最初,专案组里有的人还比较实事求是,但张春桥等人听了他们尊重客观事实的汇报后,十分恼火,立即下令将其调离专案组。张春桥说:“阶级斗争不可能不反映到专案组来。”他要求调那些对我父亲有深仇大恨的人进专案组,并且在专案组内反复动员对陈丕显“要恨得起来”、“要穷追猛打”、“打不倒陈丕显,上海一千万人民不舒坦,不答应”。
后记最近,经中央领导批准,我担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没想到,近日又得知,经中央领导批准,我将担任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近距离的观察者,我一定会尽力做好中共文献和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及中央文献出版社的领导,感谢庆红、德平、毛毛以及很多朋友,感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领导,正是他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这本回忆录才得以正式出版。同时,还要向付出辛勤劳动的李宝华、付海波和张小光表示感谢!
《我的“文革”岁月》是我的第一本回忆录,今后还会有新的回忆录将陆续出版。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关心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