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国民党人的交往
分類: 图书,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
品牌: 莫志斌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3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010074992/9787010074993
·条形码:978701007499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毛泽东与国民党人的交往》介绍了:在几十年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国共两党作为当时国内的两大政治势力,彼此分分合合,其中既有作为革命同路人的光荣历史,也有为坚持革命与反对革命,甚至镇压革命的互为敌人的生死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曾主宰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国民党人几址年连续不断的往来关系,这是中国特定的国情决定的。
编辑推荐《毛泽东与国民党人的交往》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
1 革命先行 永承其志 ——毛泽东与孙中山
2 以诚为本,功在国家——毛泽东与蒋介石
3 是非曲直 功过分明——毛泽东与汪精卫
4 肝胆相照 共辱与共——毛泽东与宋庆龄
5 满门忠烈 理当尊重——毛泽东与何香凝
6 诗交与良友——毛泽东和柳亚子
7 “我国不分先后”——毛泽东与李宗仁
8 分久必合 爱国同心——毛泽东和李济深
9 三到延安成佳话——毛泽东与张治中
10 “你为解放北平立了大功”——毛泽东和傅作义
11 爱国一家亲——毛泽东与卫立煌
12 松柏气节 令人敬重——毛泽东与续范亭
13 民主斗士 历史铭记——毛泽东和冯玉祥
14 “我们会合作得很好”——毛泽东与邓宝珊
15 重大义,存疑异——毛泽东与阎锡山
16 为民族利益而共同奋斗——毛泽东与张学良
17 尊重甚于对立——毛泽东与程潜
18 诚心和谈 我们欢迎——毛泽东与刘斐
19 亦城聆教 永生勿忘——毛泽东与蔡元培
20 “宿敌”也要交往——毛泽东与戴季陶、陈果夫、陈立夫
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毛泽东是20世纪最杰出的伟人之一.他曾以过人的胆识与气魄,在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写下了壮丽的历史篇章。虽然他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三十多年了,但人民仍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并对他的生平与思想活动加以认真研究。毛泽东的思想,对于我们民族来说,的确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视。
对毛泽东的生平与思想活动,人们已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全方位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中西方学者已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
文摘1革命先行永承其志——毛泽东与孙中山
毛泽东和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闻名于世的两大伟人。说到毛泽东与孙中山的关系,还得从20世纪初说起。
1911年春,在省城长沙读书的毛泽东受当时革命风潮的鼓舞,开始摆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思想的影响而转向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派一边。到长沙不久,毛泽东在湘乡驻省中学读书时,读到了著名同盟会会员宋教仁、于右任主编的《民立报》。读报中他得知黄兴在广州领导反清武装起义和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他深受革命志士事迹的感染,心情激动,奋笔疾书写了一篇充满激情的文章,贴;在墙上。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向师生发表了自己的政见:赞成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建立民国,组织新政府,把孙中山请回来,出任总统,康有为和梁启超则分任国务总理和外交部长。虽然此时毛泽东不可能见到孙中山,他也不可能弄清楚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本质区别。当时,他甚至对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与活动的了解也不全面。不过,我们可以看出,在他的不成熟的政治思想中已进发出拥护进步思想,拥护民主革命的火花,已经产生了一种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孙中山民主共和的革命主张的思想意识。在省城,毛泽东接触了更多的社会现实,特别是了解到当时立宪派发动的君主立宪运动由于受时代的局限等方面的原因而破产的事实。他认真思考,觉得救国之途,唯有走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的民主革命道路,中国才有出头之日。思想上的转变使他行动上也有了明显的表现。为了表示自己拥护革命与反对清王朝的决心,他动员同学和他一样剪掉了长辫子。1936年,在延安的窑洞中接受美国记者诺的采访时,他回忆到这件事说:“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我从讥笑假洋鬼子的假辫子发展到要求全部取消辫子了。政治思想多么能够改变人的观点!”毛泽东不仅在学生中带头剪掉了辫子,为了响应革命,他还参加了新军。然而,由于革命派的阶级局限性等方面的原因,最后,革命胜利的果实被窃国大盗袁世凯所篡夺。尽管革命失败了,但毛泽东从中得到了较为深刻的启示。1915年9月,当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新文化运动勃然兴起之际,毛泽东受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受到陈独秀等人鲜明的反封建君主专制,提倡民权、民主主义的思想与立场的影响,他反思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两场政治运动失败的原因,初步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即像康有为、孙中山等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不可能找到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今日变法,俱从枝节人手,如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