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分類: 图书,艺术,艺术理论与评论,综合,
品牌: 蒋勋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3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108030063/9787108030061
·条形码:978710803006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内容为:“如果我们的生活被塞满了,我们还有空间给美吗?如果我们的心灵没有空闻,美如何进来呢?”作者在这里想给青年艺术家传达的是,使一个人走向艺术的,不是严肃的训练,而是一些身体深处挥之不去的感觉记忆。作者重视的是“感官”,是打开视觉,开启听觉,是用全身心去感觉气味,重量、质地、形状和色彩,是在成为艺术家之前,先为自己准备丰富的人的感觉。作者指出,真正的艺术家,不会将自己置于安逸、固定的生活环境,他必须不断地“出走”,只有这样,才能永葆活泼、健康而年轻的生命力,才能领路创造的愉悦,感受到真正的美。
作者简介蒋勋,美学家、画家、作家。1947年生,福建长乐人。毕业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和艺术研究所,后留学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台湾联合文学社社长。绘画作品以花卉、水景画为主。著作颇丰,艺术研究类有《中国美术史》、《西洋美术史》、《艺术概论》、《美的沉思》、《破解米开朗基罗》、《天地有大美》等,敖文有“岛屿独自》等,诗作有《少年中国》、《母亲》、《多情应笑我》、《祝福》等,小说有《情不自禁》、《因为孤独的缘故》、《秘密假期》等。
编辑推荐《给青年艺术家的信》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封信南方的海
第二封信故乡与童年的气味
第三封信空
第四封信La vie est d’ailleurs
第五封信Andrei Rublev
第六封信苦
第七封信童年的声音
第八封信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第九封信山色有无中
第十封信烛光
……[看更多目录]
文摘小时候常蹲在地上看昆虫,昆虫来来去去,有一种敏捷,像蚂蚁,好像有一种嗅觉的准确,好像靠气味沟通,连成一条浩荡的行列,组织成严密的结构。只是我一直很遗憾,对它们气味的世界所知甚少,我却也因此开始审视许多动物身上存留的敏锐的嗅觉经验。
你记得五代人画的一幅“丹枫呦鹿”图吗?在一片秋深的枫林里,一头大角麇鹿,昂首站立,它似乎觉察到空气里存在着不是同类的体嗅。它在空气中辨认那气味,逐渐靠近,越来越浓,越来越确定。可能是一头花豹的气味,远远就在空气中传出了警讯,使麇鹿可以朝不同的方向奔逃。
麇鹿依靠空中散布的气味,判断危险的存在,远比它听到或看到得更早。嗅觉发布的警告,往往在听觉视觉之前,当然,也更在触觉与味觉之前。
嗅觉仿佛是晟不具体的感觉,气味是最不具体的存在。但是,却是最机警的感官,也是最纤细的存在。
对许多家庭来说,蟑螂和老鼠是最头痛的东西,食物怎么储藏,好像都会被它们找到,但是也不得不佩服,这些动物嗅觉的敏锐。我在想,我们还有多少用嗅觉寻找物件的能力?
丫民,我想象着你在海洋的气味里沉迷陶醉的模样。
海里除了盐的咸昧,还有一种腥味。
盐的成味接近味觉,但不是味觉,不是经由口腔味蕾感受到的成,是空气里潮湿的水分中饱含的成。腥,好像比较难理解。我想象,腥是许多许多大海里死去的鱼类、贝类、海藻类的尸体的气味的总和吧?
我去过一些渔港,刚捕捞上来的新鲜的鱼,带着一种活泼生猛的气味,和腥味不同。腥味好像是死去已久的鱼的尸体在空气中持久不肯散去的忧伤怨愤。
一片大海里,有多少死去的鱼的尸体?分解了,被腐蚀了,化成很小的部分,还会被虾蟹啄食,被虫豸吸吮。最后,没有什么会被看见,好像消逝得干干净净,但是,气味却还存在,气味弥漫着,好像证明那存在没有消失,反而更强烈。
气味是生命最后,也是最持久的坚持吗?
所以,丫民,你闻嗅到的海洋的气味.是多么占老的记忆。
是的,空气里嗅觉的记忆,人类的语言和文字最难以描写的一种感官,却这么真实地存在着。
古老的埃及人,很早就使用了香料。从植物中提炼的香精,用小瓶子储存着,女人们盛装时,把特别设计的小瓶子藏在发髻中,便·直散发着使男人察觉、却找不到来源的气味。
气味好像与本能的记忆有关。
许多动物是靠着气味寻找交配的对象的。
因为肉体上一种特殊的性腺的分泌,使雌雄动物有了欲望,有了发情与交配的季节。
在视觉和听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