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年谱(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

分類: 图书,辞典与工具书,历史地理,
品牌: 程章灿
基本信息·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420 页
·出版日期:1993年
·ISBN:7221027676
·条形码:978722102767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刘克庄年谱》包括时事,事迹,编年诗,编年词、编年文、附考六项。首列时事,记当年政局变化及国内外大事。次列事迹,考述谱主之家世,生平,仕宦,著述及亲友、交游等。首谱主,次亲友与交游。其交游者之事迹,侧于首次出现时略加考述,其暂无可考者,则从阙疑之义。再次列编年诗、编年词、编年文,编列其系年作品,考订文字附后,并于同卷最后一篇标明卷次,《后村先生大全集》俦文大致以编年为序,凡按原编序系年者,概不赘语。又次附考,考辨有关之人事,地理、制度,并订补相关文献记载之阙误。为避冗赘,《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集》;《后村词笺注》简称《笺注》,《后村先生刘公行状》简称《行状》,《后村先生墓志铭》简称《墓志》,张荃,宋湖民之《刘后村先生年谱》简称《张谱》、《宋谱》。
编辑推荐《刘克庄年谱》为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之一。
目录
凡例
淳熙十四年(一岁)
淳熙十五年(二岁)
淳熙十六年(三岁)
绍熙元年(四岁)
绍熙二年(五岁)
绍熙三年(六岁)
绍熙四年(七岁)
绍熙五年(八岁)
庆元元年(九岁)
庆元二年(十岁)
庆元三年(十一岁)
庆元四年(十二岁)
庆元五年(十三岁)
庆元六年(十四岁)
嘉泰元年(十五岁)
嘉泰二年(十六岁)
嘉寨兰年(十七岁)
嘉泰四年(十八岁)
开禧元年(十九岁)
开禧二年(二十岁)
开禧三年(二十一岁)
嘉定元年(二十二岁)
嘉定二年(二十三岁)
嘉定三年(_二十四岁)
嘉定四年(二十五岁)
嘉定五年(二十六岁)
嘉定六年(二十七岁)
嘉定七年(二十八岁)
嘉定八年(二十九岁)
嘉定九年(三十岁)
嘉定十年(三十一岁)
嘉定十一年(三十二岁)
嘉定十二年(三十三岁)
嘉定十三年(三十四岁)
嘉定十四年(三十五岁)
嘉定十五年(三十六岁)
寐定十六年(三十七岁)
嘉定十七年(三十八岁)
宝庆元年(三十九岁)
宝庆二年(四十岁)
宝庆三年(四十一岁)
绍定元年(四十二岁)
绍定二年(四十三岁)
绍定三年(四十四岁)
绍定四年(四十五岁)
绍定五年(四十六岁)
绍定六年(四十七岁)
端平元年(四十八岁)
端平二年(四十九岁)
端平三年(五十岁)
嘉熙元年(五十一岁)
嘉熙二年(五十=岁)
嘉熙三年(五十兰岁)
嘉熙四年(五十四岁)
淳祐元年(五十五岁)
淳祐二年(五十六岁)
淳祐三年(五十七岁)
淳祐四年(五十八岁)
淳祐五年(五十九岁)
淳祐六年(六十岁)
淳祐七年(六十一岁)
淳祐八年(六十二岁)
淳祐九年(六十三岁)
淳祐十年(六十四岁)
淳祐十一年(六十五岁)
淳裙十二年(六十六岁)
宝祐元年(六十七岁)
宝祐二年(六十八岁)
宝祐三年(六十九岁)
宝祐四年(七十岁)
宝祐五年(七十一岁)
宝祐六年(七十二岁)
开庆元年(七十三岁)
景定元年(七十四岁)
景定二年(七十五岁)
景定三年(七十六岁)
景定四年(七十七岁)
景定五年(七十八岁)
咸淳元年(七十九岁)
成淳二年(八十岁)
咸淳三年(八十一岁)
咸淳四年(八十二岁)
咸淳五年(八十兰岁)
成淳六年(卒后一年)
成淳八年(卒后三年)
祥兴二年(卒后十年)
一九八七年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事迹】六月,父弥正为权相陈自强所嫉,出为贺金国生辰使。行至扬州,传金兵将犯淮,诏还润州待命。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开禧二年冬,虏举国入寇。明年六月,刘公退翁为贺金国生辰使虏。论议往返未决。公至杨(扬)州,诏还润州以俟。”又云:“其在朝,而陈丞相自强愎公不附己,故出以使虏,又疑虏复犯淮,故就用为提盐,皆欲以危地陷公也。”陈自强字勉之,闽县人,官拜右相,韩儋胄专权,自强关通货贿,实为之表里。《宋史》有传。至润州,除提举淮东常平盐事,为切廷收盐利。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自兵起,盐商不敢行。传育虏且犯通、泰,丽提举官相继逛递。盐利大乏,朝廷患之。即京口用公提举淮东常平盐事。公日;‘盐在北而移司于南,异日虏不至,使剽夺窃窥,吾之责也。’遂渡江,益贷亭户,盐既增积,舟相接数千里,卖尽复其旧。”克庄本年仍为圈子生,曾与诸生应公试,识永福吴丙,遂定交。
后记“丁宁稚子收残稿,他日笺家要谱年”(《后村先生大全集》二一《明道祠满》)。
大约正是出乎这个目的,刘克庄生前刊印前、后,续、新四集及其死后季子山甫编定《后村先生大全集》时,都努力使文稿不致散失,以流传后世,并且都自觉采用了编年的体侧。这自然极大地方便了“他日笺家”。1932年,当代词学大师夏承焘曾命其女生张荃作《刘后村先生年谱》(见《天风阁学词日记》1932年12月23日)。1947年,莆阳宋湖民亦作《刘后村先生年谱》。二谱皆急就,篇制短小,且未暇详考,阙误之处较多,此外虽然还有张荃《后村长短旬考证》,钱仲联‘后村词笺注》及孙克宽的几篇考论,但对克庄生平事迹及作品系年的考索可以说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本书试图填补这一空白,弥补刘克庄《宋史》无传之缺憾,并为研读后村文学作品者提供知人论世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