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研究入门(研究生学术入门手册)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研究理论,
品牌: 张隆溪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16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309062250
·条形码:978730906225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研究生学术入门手册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比较文学研究入门》第一章引论首先回顾比较文学自19世纪在欧洲产生以来的历史,尤其要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整个历史状况和思想文化环境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影响。第二章专论中西比较文学,说明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特别强调文学理论对中西比较文学的意义。西方文学理论在20世纪发展迅速,但也造成文学研究中一些新的词题,所以在第一、第二两章,我都分出一些篇幅来讨论文学理论的兴衰,以及文学理论与中西比较文学的关系。对于刚入门的研究生们说来,学习研究途径和方法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观察和分析一些成功的范例,通过观摩典范来学习。《比较文学研究入门》第三和第四两章就介绍一些具有典范意义的研究著作。第三章讨论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中有影响的著作,第四章则专论中西比较研究成功的范例。学习范例当然先要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在讨论范例之前,也简略讨论比较文学研究需要怎样的知识准备,包括外语条件和文学与文化的知识和修养。《比较文学研究入门》最后一章为读者提供一个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比较文学研究入门》目,因为对于研究者说来,把握基本的研究材料至为重要。这个书目包括中文和英文丽个部分,不只是列出一份书单,而且对每一《比较文学研究入门》都作一点简单说明,以便读者对这些参考著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作者简介张隆溪,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从事中西比较研究,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1986);The Tao and the Logos(1992,中译《道与逻各斯》,1998,2006);Mighty Opposites(1998);《走出文化的封闭圈》(2000,2004);《中西文化研究十论》(2005);Allegoresis:Reading Canonical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2005);《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2006);Unexpected Affinities:Reading across Cultures(2007)等。
编辑推荐《比较文学研究入门》是张隆溪编著的,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1 引论
一、何谓比较文学?
二、审美历史主义、法国影响研究和美国平行研究
三、文学理论的兴衰
四、全球眼光与多元视野
五、结语
2 中西比较文学的挑战和机遇
一、从边缘走向中心
二、中西比较面临的挑战
三、文学理论与中西比较
四、中西比较方法浅论
3 比较文学研究典范举例
一、知识准备与范例的意义
二、终结、意义和叙事
三、多元的世界文学新概念
4 中西比较研究典范举例
一、理论的理解和表述
二、中西诗论的融合
三、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
四、中西会通的典范
五、结束语
5 参考书目
一、中文书目
二、英文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我们的高等教育里,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门重要学科,在许多大学里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有不少研究生攻读相关课题,有好几种以比较文学为题的书籍和刊物出版,而各个地区和全国性的比较文学学会,也已成立了很多年。然而,就学科发展的情形看来,比较文学与传统的历史研究和中国文学研究相比,似乎还没有在人文学科中取得同等重要的地位。就教学和研究的基础准备看来,我们似乎还没有一本真正是研究入门性质的书,没有特别考虑到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的需要而写的参考书。目前这本《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就是有鉴于此,希望能为攻读比较文学的研究生以及对此有兴趣的其他读者,提供一部切实有用的参考书。本书尤其注重介绍比较文学的学科历史和研究方法,注意把我们的研究与国际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结合起来。本书作者力求在眼光和能力可以达到的范围和程度上,为研究生和对比较文学有兴趣的读者们,探索研究的途径。
内地比较文学真正兴起是在1981年,那一年由季羡林先生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小组。当时笔者刚在北大西语系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就参加了由季羡林、李赋宁、杨周翰、乐黛云和我一共五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并由我出面联系,聘请钱锤书先生担任我们的顾问。我们办了一份十分简陋的刊物,是一份油印的《通讯》,寄发给一些大学里的研究者。同时由我负责,出版一套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由北大出版社印行,其中最早的两本,就是我主编的《比较文学译文集》(1982)和由我与温儒敏先生共同主编的《比较文学论文集》(1984)。那时候我们虽然刚刚起步,却充满了激情。比较文学在那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曾被视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物而遭冷落。在20世纪初的苏联,有学者曾通过研究欧洲19世纪的各国文学,指出俄国诗人普希金曾受英国诗人拜伦的影响,但那一研究立即受到政治上严厉的批判,其结果是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文学根本无法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然而“文革”后的中国,学术界和其他领域一样,到处是一片思想解放的呼声,大家有拨乱反正的锐气,而且有百废待兴的急迫感。
文摘2 中西比较文学的挑战和机遇
一、 从边缘走向中心
在前一章“引论”中,我简略讨论了比较文学在西方的历史和现状,强调东西方比较研究之重要,说明我们要使比较文学真正有所突破和发展,就不能把西方理论和方法机械应用到东方的文本上,而必须打破欧洲中心主义,以东西方共有的基本理论问题为基础,以全球的眼光和多元的视野来研究世界文学。在中国,上海商务印书馆早在1930年就出版了法国学者罗力耶(FrM6ric Loli6e)著《比较文学史》,由傅东华从日文和英文转译为中文,数年后,又出版了戴望舒直接由法文翻译的梵第根(Paul van Tieghem)著《比较文学论》。这说明比较文学在中国从一开始,就和西方的研究密切相关。从那时以来,中国学者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就已经形成自己的历史,也取得了许多成就。20世纪70和80年代,比较文学在台湾和香港曾有蓬勃发展,8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更在中国内地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不过中西比较文学要求研究者对中国和西方的语言、文学和文化传统都要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有范围广阔的知识准备,有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的能力,同时要熟悉国外的学术研究状况,所以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得其门而入,更不用说登堂入室,取得出色的研究成果了。既然比较文学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超越单一民族传统的视野来看问题,中西比较文学更要求我们对西方的研究状况有深入了解,所以我在这一章要讨论的重点,不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或现状,而是在当前的国际学术环境里,我们要推展比较文学研究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回应这些挑战。换言之,本章讨论的重点是如何使东西方比较研究成为国际比较文学一个无可置疑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