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策:善治与体制

分類: 图书,政治,中国政治,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品牌: 唐晋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802088542
·条形码:978780208854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大国策:善治与体制》是《大国策》丛书之一。丛书共四十多册,荟萃学者五六百人,其主题集中于大国之路和强国之鉴。我曾经主编《大国》学术丛刊,对于现代国家的法政建设有自己办刊的思考,今受嘱谈点感想,权且作为导言。
编辑推荐《大国策:善治与体制》:引导社会资源配置要用两只手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这两只手各有所长,各负其责,所以才有"公益物品归政府,私益物品归市场"的说法。政府什么都要管,什么都管不好,也管不过来。正在进行中的事业单位改革,体现了政府在公共产品供应上的角色转变——从全过程的控制者变成引导者和协调者。
"闭门会议"和"开门决策"属于两种不同的决策模式。闭门会议研究的往往是"A政策更优还是B政策更优?"而"开门决策"能够让C政策也进入决策议程。为什么有些事情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另一些却没有?在医改、房改、怒江大坝等政府决策案例中,我们发现缺乏一个能够让公民直接参与公共问题讨论的渠道和制度。
目录
法治成就大国——《大国策》系列丛书导言
从现代国家构建的视角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回顾总结与前瞻思路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行政管理面,临的十大挑战
行政管理全球化:中国的视角与机遇
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基本价值取向与综合绩效评估
政府管制以及良好政府管制的原则
能促型国家的角色——事业单位的改革与非营利部门的转型
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研究型政府:公共管理的新愿景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政府政策应具开放性——以牙防组事件为例
地方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以怒江大坝建设为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
“政策异变”及其解读:以住房政策为例
“职责同构”批判
我国政绩考评制度的结构性偏失及其矫正
政府绩效、理论期待、内在困境与制度化构建
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制
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我国的实践历程与前景
行政区划改革:焦点、态势及走向
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
现行省级行政区划改革
县级政府行政改革的战略选择
中美县政体制及其与市政关系之比较
……[看更多目录]
序言《大国策》丛书,旨在为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读者提供一份思想的盛宴,为治国理政者提供一份决策参考。丛书共四十多册,荟萃学者五六百人,其主题集中于大国之路和强国之鉴。我曾经主编《大国》学术丛刊,对于现代国家的法政建设有自己办刊的思考,今受嘱谈点感想,权且作为导言。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大国,这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上下五千年,纵横八千里,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我们的自然禀赋、人口规模、社会结构,乃至意识形态、人文风情,等等,都注定了我国是一个大国。但是,大国不等于强国,更不等于优良的法治之国。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如何从内政上厘清一个大国与强国之间的本质性不同,在外交上构建一种国与国之间的责任关系,需要我们有一双“法眼”。
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同于古代,古代王朝政治的国家治理经验,例如被某些学者所褒扬的“德治”、“峻法”,以及“朝贡体系”,等等,在当今世界,已经失去了原初的功能和效用,现代社会迫使我们建设一个新型的国家,即法治国。一个社会犹如一个活的生命体,法治是其中的骨骼和精髓,其他的所谓国之“大”者,不过是一堆肉泥而已。
文摘如果对世界近代的历史作一番粗略分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西方近代崛起的政治基础是现代国家的构建。一方面,现代国家制度是西方主要民族国家构建的前提与基础;另一方面,现代国家制度为现代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提供了政治与法律保障。
现代民族国家的特征是以民族认同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基础,以国家结构作为共同体意志的代表,从而形成统一的民族意志与强大的凝聚力。从历史的角度看,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有两种路径。第一,早期民族国家的构建的路径是先出现了国家结构,然后国家利用自己的强制力使国家内部的不同族群形成一个共同的文化认同,从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民族构建过程是国家利用暴力的垄断强迫少数族裔同化的过程。第二在稍后发展的国家,民族国家的构建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一些具有同一民族特征的人民以民族主义为诉求,争取以民族为界域构建独立的民族国家。德国民族国家的构建就是这种模式。但即令如此,在民族国家构建之后,也往往会有一个利用国家所垄断的使用暴力权力构塑内部文化认同的过程。
现代国家制度对西方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为经济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政治的与法律的保障。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现代市场经济是以现代国家为前提的。著名经济史专家波拉尼在其著作《大转变》中描述近代市场经济的兴起时指出,市场经济不是自发、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创造的。市场经济的产生必须以某种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为前提。最近20多年来影响颇大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条件作出了更深入的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市场经济运行需要独特的外部条件,这些条件至少包括:第一,现代国家,它提供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条件,保护产权,制定规范;第二,宗教、文化所提供的“信任”;第三,市民社会,尤其是规范各种群体行为的行会、中介机构。在这三方面中,最重要的是国家。市场经济正常运作需要道德与信任,因为良好的道德风俗能够减少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