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9版)(高等院校双语教材·财税系列)

分類: 图书,英语与其他外语,大学英语,教材,
品牌: 大卫·N·海曼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6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300107523
·条形码:9787300107523
·包装版本:第9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丛书名:高等院校双语教材·财税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财政学(第9版)》系统地介绍了公共经济和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并对理论与实践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讨论。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政府行为的经济基础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私人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市场和政府配置资源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公共产品及外部性以及公共选择问题等;第二部分对公共支出资金的筹措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税收原则、政府财政负担的分摊、税收对价格和效率的影响以及税收归宿等,第三部分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财政能力等进行了分析。
《财政学(第9版)》严谨的结构,丰富的案例,充裕的网络资源以及具有拓展深度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将使广大师生受益。对于所有从事西方财政理论、制度与政策研究的人士以及在该领域从事实际王作的人们来说,《财政学(第9版)》也颇具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大卫·N·海曼(DavidN.Hyman),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自1969年以来,一直为该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财政学课程。海曼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经主持伍德罗·威尔逊奖学金、埃尔哈特奖学金和福特基金会奖学金。他曾先后在《国家税收杂志》、《公共选择》、《经济教育杂志》和其他一些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他曾经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顾问,1988—1989年曾任该委员会的高级经济学家。
编辑推荐《财政学(第9版)》是大卫·N·海曼编写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部分 政府行为的经济基础
第1章 个人和政府
个人、社会和政府
资源在公共用途和私人用途之间的配置
混合经济、市场和政策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作用:政府规模多大是适中的?
总结
网上资料
附录1:微观经济分析工具
第2章 效率、市场和政府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资源使用的规范评价:效率标准
市场、价格和效率的条件
市场失灵:对政府行为的基础的综述
公平与效率
权衡公平和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结
网上资料
附录2:福利经济学
第3章 外部性和公共政策
外部性:一个分类和一些案例
外部性内部化
资源使用的产权和外部性内部化;科斯定理
总结
网上资料
第4章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特点
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供应:市场和政府
一种纯公共产品的需求
一种纯公共产品的有效产出
免费搭车问题
总结
网上资料
第5章 公共选择和政治程序
通过政治程序提供公共产品:政治均衡的概念
一个多数决定规则下的政治均衡模型
多数决定规则的唯一结果及循环结果
政治程序
一次就一个以上的问题投票:互投赞成票
特殊利益集团及其对政治均衡的影响
官僚政治及所提供的公共产出数量
总结
网上资料
第二部分 为公共支出筹措资金
第6章 政府财政介绍
政府财政的目的及结果
税收原则
应该如何分摊政府财政负担7.
评估政府财政的可用方法的标准
税收替代
政府企业
总结
网上资料
第7章 税收、价格、效率和收入分配
定额税:一个可供参照的基准水平
税收对市场价格和效率的影响
对税收归宿的进一步分析
对税收超额负担和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税收、政府支出和收入分配
总结
网上资料
第三部分 州财政和地方政府财政
第8章 财政联邦主义及州与地方政府财政
财政联邦主义
集权政府与分权政府
市民流动性与分权政府
税收辖区的外部性及居所选择
一个分权体制下的税收理论
财政能力的差异
转移支付理论
配套拨款与一般目的拨款多数决定控制下的集体选择理论的一个应用案例
总结
网上资料
术语表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本书是面向大学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所开的“财政学”这门主干课程的双语教材。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如何提供公共物品和为政府开支筹措资金的可供选择的方法的经济学领域.本书分析的关键目标是弄清政府支出的后果、规则、税收,旨在刺激就业、投资和花掉征得的税收。本书运用一些原理阐明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行为对资源使用、国民福利方面的影响。
对本书的要点做批注,是鉴于国内学生在学习“财政学”这门主干课程时,对于概念和要点性的东西经常会因为语言的关系理解模糊,以致影响对书中基本原理的准确理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本书专门就概念和要点做了中文批注,同时对书中模型部分的要点也相应作了一些批注。为了准确理解概念,在书后还就专业词汇做了翻译,在学习时可以参考。
为这本双语教材制作的PPT是为教师的教学做参考而设计的,所列的内容基本上是全书的要点和纲目,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地插进相应的案例.
在翻译要点时,对资料性质的内容不做翻译,因为考虑到这部分内容本科生可以不涉及,研究生可以作为参考资料来阅读。删掉的部分则是考虑到教学课时数的安排,是在无法把全部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性的舍弃。
文摘插图:

If regulatory authorities wish to reduce emissions to 75,000 tons per year, theywould issue 75,000 pollution rights, requiring that one right be purchased for theprivilege of emitting one ton of waste per year. This might or might not be theefficient level of emissions.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efficient level, authoritieswould have to estimate the marginal social costs of emissions and compare themwith the marginal social benefits.
A pollution control board would auction off the rights to those firms thatdesire to emit wastes. The market price would correspond to the intersection of thefixed supply curve, S, and the demand curve, D, in Figure 3.8. Assuming that thescheme could be easily enforced, each polluter would have to buy one right per tonof waste emitted per year. As shown in Figure 3.8, the resulting price is $20 perpollution right. At that price, some firms find it cheaper to change their productionmethods, reduce output, or go out of business rather than purchase the rights. Theresult is an immediate reduction in emissions from 100,000 tons per year to 75,000tons per year.
Changes in market conditions would change the price of pollution rights. Forexample, if the marginal social benefit of emissions were to increase, the demandfor pollution rights would also increase. Provided that the supply of permitsremained fixed, their price would increase.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could peri-odical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ermits available. It could also purchase some ofthe permits of existing firms and remove them from circulation. This would affectthe supply and thereby change the price. By controlling the number of rights incirculation, the authorities can strictly regulate the amount of pollution. Firmshave the choice of paying the price to pollute or taking measures to reduce emis-sions. Pollution rights are used today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control Sulfur Dioxideemissions (see the Public P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