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全日制义教学生必读书系)

分類: 图书,科学与自然,科普读物,生物世界,
品牌: 法布尔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4227267
·条形码:9787534227264
·包装版本:2003-02-01
·装帧:平装
·开本:64开
·丛书名:全日制义教学生必读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和生物学家,一生写了二百多篇有关昆虫的文章,汇编成十卷巨著《昆虫记》。本书是针对中国少年儿童的特点,从《昆虫记》里精选而成的故事集,共收了描写蜘蛛、蟋蟀、蝉和松毛虫的十三篇文章。这几种都是中国小朋友熟悉和常见的昆虫。在这些文章里, 法布尔就像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站在一具高倍显微镜前,指导我们观察昆虫由生到死的全过程,娓娓地给我们讲述昆虫的生命本能和独特的生活习性。他那细致的观察,独到的视角,幽默风趣的语言,使我们在汲取丰富知识的同时,也领略了文学的优美。
媒体推荐编者的话
法布尔(1823-1915)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和生物学家,全名叫让一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一八二三年,他出生于法国南部一个农民家庭。法布尔从小生活在乡野,喜欢大自然的一切,很早就立志,要做一个为昆虫书写历史的人。长大以后,他通过刻苦自学,获得了物理数学学士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为实现自己的志向作了充分的知识准备。他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对昆虫世界做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并作了详细记录,为以后写作积累厂大量的宝贵资料。
法布尔一共写了二百二十多篇有关昆虫和生物学方面的文章。他用这些文章编成的巨著《昆虫记》,有洋洋十卷之多,译成中文不下二百万字。从理论和科普意义上说,《昆虫记》算得上一部生物学著作,然而从文字的生动,叙述的精彩,描写的细腻和想像的独特来说,它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在二十世纪初,法国文学界曾以“描写昆虫的杰出诗人”的名义,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是瑞典文学院的评审委员们还没来得及做出决定,法布尔就逝世了。
本书针对中国少年儿童的特点,从《昆虫记》中精选了描写蜘蛛、蟋蟀、蝉和松毛虫的十三篇文章。之所以选这些文章,一是因为它们本来就是杰作,较好地代表了法布尔的风格:二是因为它们文字生动,情节有趣,不像有的学术文章那样枯燥,小朋友读起来不会太费力气;三是它们描写的对象都是中国小朋友所熟悉的,在中国土地上容易见到的昆虫,读起来会有一种亲切感。当然全本《昆虫记》十大卷,优秀文章比比皆是,可惜限于篇幅,无法都选进来,
这点要请小朋友谅解。
在书所收的文章里,法布尔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上面四种昆虫的生命本能和独特的生活习性。他就像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站在一具高倍显微镜前面,来指导我们观察昆虫由生到死的全过程。我们从他轻松讲述的故事里,可以体味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无情的自然法则,还可以从他细致的观察,独到的视角,幽默风趣的语言里,汲取大量的生物学知识,同时领略到文学的优美。
编辑推荐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和生物学家,一生写了二百多篇有关昆虫的文章,汇编成十卷巨著《昆虫记》。本书是针对中国少年儿童的特点,从《昆虫记》里精选而成的故事集,共收了描写蜘蛛、蟋蟀、蝉和松毛虫的十三篇文章。这几种都是中国小朋友熟悉和常见的昆虫。在这些文章里, 法布尔就像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站在一具高倍显微镜前,指导我们观察昆虫由生到死的全过程,娓娓地给我们讲述昆虫的生命本能和独特的生活习性。他那细致的观察,独到的视角,幽默风趣的语言,使我们在汲取丰富知识的同时,也领略了文学的优美。
目录
黑肚皮的塔蓝图拉毒蛛
虎纹园蛛
狼蛛
狼蛛的家庭生活
天生攀岩家
蜘蛛离乡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自然法则虽已存在,但事实不容否认,无论如何,理论的迷雾是遮盖不住事实的。
它压根儿不会抱怨自己命苦,而是对自己的住所,还有自己的提琴深感满意。它是看得透想得开的家伙,知道虚荣是怎么回事。居所虽然偏僻一点,可是它看中的确实远离那帮寻欢作乐家伙的吵闹,独居一隅的清静。
是啊,亲爱的松毛虫,我们人类和你们一样,是为了将来的安宁舒适而工作。你们是为冬眠,它能使你们从幼虫变为蛾;我们是为安息,它让旧的生命消失,又创造出新的生命。让我们一起努力工作吧!
……
书摘1
因为这意味着它可以好几天衣食无忧。但是,这种自负偶尔也会使它一无所获:因为过大的“之”字花饰非常影响网的坚固性。另外有时候猎物的抵抗会出奇地剧烈,因此网的坚固性也常常面临这种严峻的考验。
园蛛并不主动选择猎物,而是端坐于网中央,尽量伸直八条长腿,感受网上任一方向的细小震动。它总是充满耐心,静静地等待幸运的降临。也有一些弱小的蜘蛛不能控制战局,虽然缠住了猎物,但在强壮猎物的强劲冲击下,很快就失去了控制权。特别是陷入蛛网的蝗虫,性情凶猛,会伸出它那富有弹性的长腿乱蹬一气。落网的蝗虫可能认为凭它的力量足以震慑住蜘蛛。蝗虫的腿就像装了尖尖的马刺一样,一阵乱踢乱蹬、很可能挣破蜘蛛网,从而逃脱,捡回一条小命。但是蝗虫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安然脱身,如果它一开始使出浑身解数的话,很可能就会命丧黄泉。捕猎过程中,园蛛有时会猛地翻过身来,迅速用背部的毒刺——它的刺就像玫瑰花刺一样尖锐——刺穿猎物的胸膛。
园蛛的吐丝器在后腿之间。它的后腿比其他腿要长,呈圆弧形分开。就这点来说,园蛛真该感谢上帝赐与它如此精巧的身体结构。这样,它吐出的丝不仅能四处延伸,而且不再是一根根的,而是一股股,一团团,像彩虹一样浓密,最后把猎物牢牢裹在里面。在捕食过程中,蜘蛛会向猎物猛喷丝雾,同时,把猎物颠来倒去,绑得密不透风,直至猎物俯首就戮。古时候的角斗士在对付猛兽时,总是左肩扛着一张叠好的绳网来到角斗场。当猛兽猛扑过来时,角斗士会像渔夫一样,迅速用右手掷出左肩上的绳网,把猛兽罩住,再拉紧绳网,最后象征性地一刺,表示他战胜了敌人。园蛛捕食时与角斗士斗兽时所采取的方法非常相似。它总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这种性格使它的进攻套路总是不停翻新。一种办法不对路,马上使出第二招、第三招,直至吐尽最后一缕丝。当猎物束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