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璜碑(中国碑帖经典)

分類: 图书,其他,
品牌: 方传鑫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页码:44 页
·ISBN:780635901X
·条形码:978780635901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中国碑帖经典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鲜于璜碑》用笔纯以方圆兼用者为绝大多数,如《乙瑛碑》、《华山碑》等,用笔以圆笔为主的有《石门颂》、《杨淮表记》、《开通褒斜道刻石》等,用笔以方笔为主的仅有《衡方碑》、《张迁碑》等。《鲜于璜碑》用笔纯以方笔为主,结构严谨,字多方形,用笔凝重,精密内敛,面局规范,浑然一体。
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原作,是书法爱好者的极佳范本。
媒体推荐书评
汉代是中国书法史的鼎盛时期,汉承秦制,朝廷官方文书以篆书为主,民间及下层官吏以隶书通用。因隶书比篆书省易,且书写快速使用方便,富于旺盛的生命力,促使上层统治者在诏书、金石刻辞及官方文件中广泛地使用,推动了文字的发展,致使隶书成为汉代的主要书体。
汉代流传下来的隶书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墨迹,书写在帛书、竹木简牍上,书写时间贯串于整个西、东汉。主要有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的木牍,甘肃居延、武威、敦煌出土的竹木简牍等几十万字隶书。另一类是碑刻,书写年代除了《杨量买山地记》,《五凤二年刻石》,《庶孝禹刻石》等少量西汉刻石外,大量的是东汉碑刻隶书,流传至今有《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张迁碑》,《华山碑》,《曹全碑》,《石门颂》等三百多种。一九○○年以前,由于汉简墨迹隶书尚未出土,最能代表隶书成就的,则是东汉碑刻隶书,清王澍曾评:[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鲜于璜碑》,全名《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东汉延熹八年(一六五)立,隶书十六行,行三十五字。碑阴十五行,行二十五字。碑额阳文篆书[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十字 。一九七三年在天津市武清县高村出土。现存天津市历史博物馆。通碑字迹清晰完好,碑文记述鲜于璜生平事迹,碑阴为长篇四言韵文,文与碑阳类同,末列死者世系,不记捐资人名姓、钱数,为汉碑别例。综览诸汉碑,用笔纯以方圆兼用者为绝大多数,如《乙瑛碑》,《华山碑》等,用笔以圆笔为主的有《石门颂》,《杨淮表记》、《开通褒斜道刻石》等,用笔以方笔为主的仅有《衡方碑》,《张迁碑》等。《鲜于璜碑》用笔纯以方笔为主,结构严谨,字多方形,用笔凝重,精密内敛,布局规范,浑然一体。是建国以来发现的保存完整、字数最多的一通汉碑,为研究汉代的书法艺术提供了新的资料。此碑且早于《衡方碑》三年,早于《张迁碑》二十一年,开汉碑方笔之先河。体势古拙精密,六朝楷书宗尚方折,其源多从此出。
现以初拓精印,以飨读者。
方传鑫
编辑推荐《鲜于璜碑》用笔纯以方圆兼用者为绝大多数,如《乙瑛碑》、《华山碑》等,用笔以圆笔为主的有《石门颂》、《杨淮表记》、《开通褒斜道刻石》等,用笔以方笔为主的仅有《衡方碑》、《张迁碑》等。《鲜于璜碑》用笔纯以方笔为主,结构严谨,字多方形,用笔凝重,精密内敛,面局规范,浑然一体。
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原作,是书法爱好者的极佳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