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定价理论与方法

分類: 图书,管理,战略管理,并购与重组,
品牌: 孙涛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2073286
·条形码:9787802073289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在分析我国公司并购低效和课题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公司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的综述,指出了我国目前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定价理论与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目标公司“三段论”定价方法的设想,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并对课题研究的前提假设条件进行了归纳。
作者简介孙涛,男,1959年生,山东泰安市人,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7月毕业乎山东科技大学系统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12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财务与会计、资本运营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与会计、审计、金融工程,证券投资等。兼任国家审计署培训中心、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煤炭经济学会等国家级单位和学会的主讲教授,参与中国煤炭建设(集团)公司、兖州煤业、新汶煤业等大型集团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先后在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教达20年,在企业工作6年,主持、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其中,6项分获省部级二、三等科技奖励;出版著作3部、教材4部,在《农业经济问题》、《科学学》、《投资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价
编辑推荐本书是作者20多年来教学和10多年来对证券市场以及资本运营问题研究的结晶。分别对证券市场集中竞价收购、公开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三种方式进行了目标公司定价研究,特别在要约收购的出价方法研究中,分别从投资成本、经济效益、业绩补偿和风险度量四个方面进行了定价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并购定价计量模型和风险度量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目录
序/ l
1 导 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目标公司定价及其定价方法分类/10
1.3 目标公司定价的国內外研究现状/14
1.4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內容/25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1.1.3 公司并购低效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低效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般有社会、政策、
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原因,其中以经济原因为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1)盲目并购,缺乏理论指导。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产生的时间较短,并
购活动多在西方公司并购理论的指导和经验借鉴下进行,还处在理论探索和
起步阶段,尚未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规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因此
,并购活动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效率和个别的失败现象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2)并购动机畸形。正确的并购动机是公司并购成败的一个关键要素,
错误的并购动机容易把公司并购引向歧途。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至
今仍保留许多错误的动机,如消灭亏损企业,争取行业、地方、国家、世界
名次,显示领导能力等。畸形的并购动机会使公司并购脱离追求“企业价值
最大化”的目标,从而产生并购低效率的现象。
(3)并购形式单一,缺乏定量决策。上市公司并购按不同标志分类可有
不同的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会不断产生出许多新的并购方式。我
国目前公司并购以协议收购为主,主要有现金和股票两种支付方式,由于金
融管制,“杠杆收购”还无法在我国得以有效利用。在并购过程中,并购决
策也多由收购公司的主要领导人凭个人的主观意见做出,很少进行并购的可
行性研究、组合选择的定量评价以及财务分析等,这就必然使得公司并购的
效率大打折扣。
(4)政府对公司并购行为干涉过多。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始于政府干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善,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还不
够规范,上市公司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盈利水平普遍较低,国家政策还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国有经济还占主导地位等原因,政府对公司并购的干
预也就难以避免,这也是上市公司并购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5)并购程序和方法不规范。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并购程序和方法多由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这些程序和方法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兼并程序和方
法演化而来,也就必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还没有达到按市场经济
的客观要求确定上市公司并购程序的程度,市场中介在上市公司并购中的作
用还没有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并购程序与方法的不完善及不规范影响决
定着上市公司的并购效率。
(6)缺乏科学论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