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经管专业,
品牌: 左玉辉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8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040130009
·条形码:978704013000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环境经济学》是教育部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环境类专业基础理论体系建立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成果之一。
笔者针对目前国内环境经济学教材的不足,将经济学、环境学与国情进行有机的融合,首次将环境经济学基本原理概括为双赢原理、状态转换原理、内在化原理和环境生产力原理,并作为基本思想贯穿全书。全书共十章,分为导论篇、市场篇和调控篇。导论篇旨在为读者构建环境经济学的框架,包括“环境与经济”、“市场与环境”、“外部性与物品分类”三章;市场篇将各种环境经济学概念应用于环境经济学案例分析中,分为“基本消费理论与绿色消费”、“生产成本与环境成本”、“完全竞争市场和市场均衡”、“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外部性”;调控篇以宏观境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介绍宏观环境经济学理论,分“经济发展与环境生产力”、“贸易与环境”、“环境经济调控”三章进行阐述。
《环境经济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非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环境经济学课程教材,亦可作为广大社会读者、尤其是非经济类专业环境工作者了解环境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读物。
目录
第一篇导论篇
第1章环境与经济
第一节环境经济学原理
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式
第三节贸易存在的原因
第2章市场与环境
第一节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
第二节弹性及其应用
第三节市场和福利
第3章外部性与物品分类
第一节外部性
第二节物品分类与环境资源
第二篇市场篇
第4章基本消费理论与绿色消费
第一节消费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消费行为理论
第三节消费的外部性
第四节绿色消费
第5章生产成本与环境成本
第一节机会成本和企业会计
第二节生产函数
第三节成本的衡量
第四节替代原理
第五节短期与长期成本
第六节环境成本
第6章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均衡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
第二节利润最大化与完全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的供给
第四节竞争均衡
第五节一些具体环境手段的经济分析
第7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外部性
第一节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
第二节垄断的来源
第三节垄断者的生产与定价决策
第四节垄断的福利代价
第五节垄断竞争市场
第六节垄断竞争市场与外部性
第七节寡头和博弈论
第八节清洁生产
第三篇调控篇
第8章经济发展与环境生产力
第一节经济发展的传统衡量——GDP
第二节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第三节经济增长与环境
第四节经济发展的真实衡量
第9章贸易与环境
第一节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第二节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环境对贸易的影响
第四节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贸易与环境问题
第10章环境经济调控
主要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环境经济学》是教育部于2000年下达给南京大学的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重点资助项目“环境类专业基础理论体系建立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是依据环境学基本原理构建的环境类专业“2+4”核心课程教材之一(其中“2”指环境学和生态学,“4”指环境自然科学、环境社会科学、环境经济科学和环境技术科学)。
全书共十章,分为导论篇、市场篇和调控篇。导论篇旨在为读者构建环境经济学的概貌,其中,第一章“环境与经济”,阐述了环境经济学的由来、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市场与环境”,利用与环境相关的例子初步介绍了需求、供给、弹性等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并对福利经济学的部分内容作了简单概括,使读者能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对现实中的环境经济现象进行考察;第三章“外部性与物品分类”,则将经济学与环境学融合,引入外部性概念和物品分类理论,并对外部性内在化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简单阐述了作为共有态物品的环境资源的可持续运营方法。市场篇从微观的角度深入考察各种环境经济学概念,并将之应用于环境经济学案例分析中,其中,第四章“基本消费理论与绿色消费”以及第五章“生产成本与环境成本”,主要考察支配需求与供给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理论,并结合环境学知识,介绍了绿色消费、环境成本等一系列重要的环境经济学概念;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均衡”,考察了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生产与定价策略,描述了一般竞争市场的均衡,并介绍了帕累托效率这一重要概念,从而使读者初步建立起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体系;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外部性”,考察了除外部性外影响市场均衡的垄断、寡头、垄断竞争等不完全竞争及其本身的外部性。调控篇以宏观环境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介绍宏观环境经济学理论,其中,第八章“经济发展与环境生产力”,介绍了GDP、GNP等经济发展的衡量方式,对于环境生产力作了专门阐述,同时对经济增长与环境、产业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介绍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这一重要概念,最后还从可持续的资本观、财富观和发展观角度出发,对国际上如何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九章“贸易与环境”,考察贸易与环境问题、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贸易的影响三方面的问题,介绍了环境壁垒等一些与环境相关的贸易概念,同时还结合国情,对加入WTO后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第十章“环境经济调控”,对环境经济调控的理论进行了探索,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寻求对于自然资源、环境质量等环境物品的环境经济调控手段,提出了环境经济调控的状态转换与外部性内在化两大原则。
文摘第1章环境与经济
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同时,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能源紧张、资源耗竭、自然灾害五大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于是,人们开始从管理、技术、法律、经济等各种角度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并逐渐形成了各相关学科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环境经济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门由环境科学与经济学交叉渗透形成的新兴学科。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经济是指社会物资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环境经济则主要通过考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规律与经济规律相互作用的机制,从而建立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政府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以取得环境与经济的双赢,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资料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环境经济学的产生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源于对环境问题的经济学研究。
20世纪中叶,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能源紧张、资源耗竭、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提出了迥然不同于理论学科以往所面临的挑战,它们错综复杂,相互牵连,依靠单一学科的研究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最初由生物、化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家对环境问题进行了科学探讨,在环境机理和治理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指出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随后,经济学家从理论上对环境污染产生的经济根源作了探索,意识到传统的经济理论已不能解决污染、资源破坏和枯竭等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