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原理与实践/水科学前沿学术丛书(水科学前沿学术丛书)

分類: 图书,科学与自然,天文学 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学,
品牌: 贾仰文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28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08426428
·条形码:978750842642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水科学前沿学术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全书由3篇共12章构成。第一篇是概述,阐述了流域水循环研究的意义,综述了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和陆面地表过程模型的发展历程、研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代表性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篇是流域水循环模拟基础,叙述了流域水循环要素过程和能量交换过程及其模拟方法,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数字流域技术在模拟中的应用。第三篇详细介绍了作者多年研发的两个模型-WEP模型和GBHM模型及其在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应用情况。最后一章讨论了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学科与环境学科的科研人员、大学教师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从事水利工程或环境工程规划与管理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贾仰文,男,1965年9月生。山东成武县人。1981-1988年,在清华大学水利系学习,1986年获水资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获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方向硕士学位。1994-1997年在日本东京大学留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水资源研究所总工,中国水利学会和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域水循环、分布式水文模型与数学流域,水资源评价、规划与调配。1989-1994年曾在水利部农水司及办公厅从事过灌溉管理与水价政策、大型灌区工程老化情况调查、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及洞庭湖近期治理工作。1997-1998年曾在日本INA株式会会社从事河川GIS软件开发工作。1999-2002年,曾在日本国立土木研究所任日本科学技术特点研究员和专门研究员,承担了7项日本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在博士论文研究基础上开发的WEP分布式水文模型2002年获日本软件著作权登录,并被日本国土交通省推广使用。
王浩,男,1953年8月生,北京市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导,水利部科技委委员。1982年7月清华大学水利系水资源专业本科毕业;1985年3月清华大学水利系水电规划研究方向毕业,获硕士学位;1989年7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系统工程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1985年4月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工作。1994年6月成为水利系统建国以来第一批破格提升的教授,1999年7月起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黄河项目华北水资源专题研究负责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西北水资源项目技术协调人,总专题负责人;“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水安全项目黑河水资源调配课题负责人;国家计委、水利部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项目技术负责人;水利部重大项目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黄河水资源演变项目第二课题负责人;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水价理论与实践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21世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第二课题工作组组长;中国工程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第二课题工作组组长,中国工程院西北水资源项目第一课题专家组副组长;水利部重大项目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项目负责人。
在中英水资源需求管理项目中任中方专家组组长。在联合国UNDP华北宏观经济水资源管理项目中担任数学模型专家,项目总体组组长。在UNDP/UNEP新疆北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中均担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篇 概述
第1章 流域水循环研究的意义
1 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
2 水资源研究领域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
3 流域水循环研究的意义
第2章 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
1 水文模型的发展历程回顾
2 流域水文模型的分类
3 分布式物理模型的模拟方法
4 代表性模型介绍
5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 陆面过程模型
1 概述
2 陆面模型的发展和SVATS模型
3 代表性模型介绍
4 陆面模型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第2篇 水循环模拟基础
第4章 水循环要素过程模拟方法
1 流域水循环系统与水平衡方程
2 降水及其空间展布
3 蒸散发
4 入渗与土壤水运动
5 地表径流
6 地下水运动
7 坡面汇流与河道汇流
8 积雪融雪
9 人工侧支循环
第5章 能量交换过程模拟方法
1 能量循环与平衡方程
2 短波放射
3 长波放射
4 潜热通量
5 显热通量
6 地中热传导与地表温度
第6章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数字流域
1 地理信息系统
2 遥感技术
3 数字流域
第3篇 WEP模型和GBHM模型
第7章 WEP模型的原理
第8章 WEP模型在日本与韩国流域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第9章 WEP模型在我国西北内陆河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中的应用
第10章 WEP模型在我国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第11章 GBHM模型及应用
第12章 分布式水文模型未来发展及应用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