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柱技术(色谱技术丛书)
分類: 图书,科学与自然,化学,分析化学,
品牌: 刘国诠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30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0257672X
·条形码:9787502576721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色谱技术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色谱技术丛书》中的一册,作为分离的场所和工具,色谱柱性能的优劣,从根本上决定了分离效果的好坏。本书从色谱的基本理论入手,进而分类介绍气相色谱柱和液相色谱柱技术。全书共8章,其中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填料和色谱柱,对这一领域的新进展亦有所涉及。为给读者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方便,还择要收集、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商品色谱柱,供选用色谱柱时参考。
本书可供从事气、液相色谱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从事色谱柱开发研制的技术人员参考。
媒体推荐前言
本书是《色谱技术丛书》中的一册,重点介绍色谱柱技术。
色谱主要是一种分离技术。色谱分离过程的本质是不同溶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分配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多次反复进行之后被扩大,从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固定相,可以是固体物质的表面,也可以是负载于固体表面的某些特定物质。它们在通常情况下均呈颗粒状(有时亦可是膜或纤维),故可称之为填料。填料填充于柱管中,即为色谱柱。作为分离的场所和工具,色谱柱性能的优劣,从根本上决定了分离效果的好坏。因此,有人将色谱柱誉为色谱仪的心脏,应是当之无愧的。为使读者对色谱柱技术有一个全面而概括的了解,本书拟从色谱的基本理论入手,进而分类介绍气相色谱柱和液相色谱柱技术。其中,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填料和色谱柱,为给读者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方便,还择要收集和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商品色谱柱,供选用时参考。
本书自2001年第一版面世以来已逾四年。四年间,色谱柱技术领域中又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如整体柱技术已走向实用化;小粒径填料的发展促进了超高效(压)色谱仪的问世;蛋白质组学和新药开发推动了高通分析和多维色谱的发展等。在本书的第二版中,对此进行了适当的介绍和反映。此外,接受读者建议,增加了关于“色谱柱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方面的内容,为第八章;在第五章中增加了一节对亲水作用色谱的介绍。
由于本书是在第一版基础上加以修订、增补而成的,故仍由原作者修订或撰写。具体为刘国诠(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余兆楼、郭晴(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徐桂云(第二章第三节)、赵睿(第三章、第五章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七章、第八章)、喻昕(第四章、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七节)和苏天升(第六章)等共同编著。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色谱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在不同的分支领域和不同的著述中有时会有微小的差异。近年来,国外文献上多开始采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1993年推荐的色谱术语(Nomenclature
for chromatography)。考虑到这一情况,本书参照IUPAC的命名法将“容量因子”改称“保留因子(retention factor)”,表示符号亦相应改为k,但其意义和内涵则是完全相同的。
在本书第二版即将出版之际,谨向本丛书主编傅若农先生,副主编刘虎威、汪正范先生,化学工业出版社编辑以及帮助本书出版的Agilent公司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对本书再版给予的关怀、支持和帮助。
本书初版时,囿于著者学识和时间所限,致使疏漏之处颇多。借再版之机已尽力加以校勘,然恐很难彻底消除,深望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编辑推荐本书可供从事气、液相色谱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从事色谱柱开发研制的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色谱柱理论概要
第一节 色谱柱的塔板理论
一、塔板理论要点
(一)色谱峰及色谱参数
(二)色谱过程的塔板理论
二、保留体积与保留时间
……[看更多目录]